人居环境整治难不难?难!

难在哪里?要花钱!花不少钱!难在长效保持,常常前清后乱!

然而,在昌乐县营丘镇有这么一个村,在人居环境整治上,不仅花钱少,还创建成为省级和美乡村。

解锁这个叫庞家河沟村的善治“密码”,有三把钥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庞家河沟村村风文明绘上墙。

01

从“一贫如洗”到“富甲一方”——集体增收是基础

村头巷尾整洁有序,房前屋后干净美丽,侧耳倾听,树枝间婉转着动听的鸟鸣……走进庞家河沟村,目之所及,皆为风景,甚为舒心。

然而,当时光退回到2018年以前,庞家河沟村却是另外一个模样:村内无硬化、无绿化、无亮化,还负债60余万元,村民怨声载道。

2018年,村党支部书记庞友德上任后,决定改变村庄面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钱何谈提升人居环境?”各种消极声音传入庞友德耳朵,但庞友德“咬定青山不放松”,誓把家乡换新颜:“没钱就要想办法挣钱,既要开源,更要节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生源现代农业示范园

按照村“两委”研究的增收节支思路,庞友德对村内的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梳理,整理出闲置土地300余亩,成功引进睿奭农场与和生源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仅此一项村集体每年增收20余万元。另外,盘活闲置土地200余亩种植大樱桃、西瓜等特色农产品,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5万元。

有了钱,庞友德带领村“两委”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内修建排水沟时,为了降低成本,庞友德带领村“两委”干部,外加村里的泥瓦窑匠、水泥工等撸起袖子下手干,以不到市场价一半的投入完成了近2000米的排水沟建设。用同样的办法,庞家河沟村又陆续完成了12横、3纵共计10000余平方米的水泥路面硬化,将原来的垃圾场打造成1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配备体育运动设施10余套,安装路灯30余盏,栽植海棠、玉兰、月季、欧石竹等绿化苗木共计20000余棵。

乡村提颜值,幸福增底色,村民乐享美好乡村人居环境。“村里每天都是井然有序、干净整洁。”营丘镇党委书记石文韬对此非常自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庞家河沟村房前屋后干净美丽。

02

从“脏乱不堪”到“风景如画”——人人参与是关键

和美乡村建设既要“面子”,也要“里子”。要想由“外在美”向“内在美”,“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提升村民内在素养迫在眉睫。

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村庄,他们就会手持扫帚、铁锹等工具,穿梭在房前屋后、街头巷尾,清理卫生死角、整治污水排放、美化村容村貌。榜样是无声的语言,村民们看到党员干部在干,也纷纷加入整治人居环境的行列中。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充分调研和征求民意的基础上,庞家河沟村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将全村划分为4个网格,由村干部和党员担任网格员,网格员每周都会对各自的网格进行巡逻,不定期督导,对个别不自觉的村民则会上门劝导。

同时,村里设置人居环境“红黑榜”,将村民房前屋后卫生情况纳入榜单,与村民的福利挂钩。

“我是因为去年中秋节的时候在门前堆放了一些玉米棒子,经网格员提醒后忘记收进院里,所以上了‘黑榜’。我得发现下一个不遵守村规民约的才能从‘黑榜’上除名,但是直到现在,快一年了,依然没有发现。”村民庞大姐说,虽然上了“黑榜”,取消了她今年的妇女节和中秋节福利,但是她心服口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头巷尾整洁有序。

03

从“乱作一团”到“治理有方”——干部队伍是保障

村庄治理,关键在人。

“村‘两委’干部人人都有对集体事务的否决权。”这是庞友德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庞家河沟村每两周召开一次村“两委”干部会议,党员和村民代表一起参加,共同讨论村庄发展规划、资金使用等事项。

聚焦环境整治,立足长远,提质升级长效。庞家河沟村积极探索“网格管理、自我约束”治理模式,在网格内“定人、定岗、定责”,村干部带头划分“责任田”,清扫分管区域的卫生,各家各户负责各自房前屋后的卫生,公共区域则由村干部每周义务清扫两次。“原来是没人管,现在是人人争着干。”村民笑道。

“大家平时还会给路边的花草剪枝、浇水。”庞友德说,路边的绿化苗木有很多是村民主动从自己家里移植的。

德莫大于爱民,行莫高于乐民。村干部的以身作则让庞家河沟村上下团结一致,大家的心拧成了一股绳,感人的故事不时在这里上演。

潍坊致达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岳永明2018年到庞家河沟村承包了100亩土地做农场,2023年9月,由他出资在村里建起爱心食堂,免费为7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晚餐。村民庞希龙则为爱心食堂一次性捐助现金一万元,村民庞希刚、庞其玲每天轮流到食堂义务帮工。

修建公墓、爱心助农、免费为老人理发、危房改造等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庞家河沟村的公益事业中……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古诗中描绘的田园风光,如今在庞家河沟村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