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新车型和奇瑞新能源重卡在贵阳量产、詹阳重工全地形车多次完成南极科考任务、贵阳造接触件随火箭飞船翱翔九天之上……
“强省会”首先强产业,强产业重点强工业,强工业聚焦强制造业。贵阳市鲜明树立“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导向,全面落实“工业强市”战略,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工程,全力以赴做强做大做优工业经济。
今年1至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在西部10个省会城市排名第1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5.2、2.5个百分点,“强省会”的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澎湃“第一动力” 夯实发展根基
吉利新车型全球上市、奇瑞新能源重卡量产,今年,贵阳新能源汽车迸发新动能,直接推动前三季度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幅提升,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近日公布的贵州经济“三季报”数据显示,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5%,工业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第一动力。
作为全省发展“火车头”,贵阳以工业经济牵引全市经济增长已持续多年。数据显示,全市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从2021年开始保持在25%以上,今年上半年达到38.9%,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0.7%。
“第一动力”生生不息背后,是贵阳“六抓”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不懈努力。前三季度,贵阳工业经济成绩亮眼:全市工业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9.4%;新增宁德时代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户,较去年同期多26户;收储工业用地8362亩,新增可用标准厂房1228万平方米,新增制造业人才2万余人。
工业稳则经济稳。一项项数据表明,“工业强市”行之有效,贵阳工业正勇挑重担,为全市经济运行不断注入新动能。
筑牢“主要阵地” 塑造优质空间
近期,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园区企业研发的两款特医食品上市,实现贵州该领域“零”的突破。
类似的突破在贵阳各级各类开发区不断出现。开发区(园区)是贵阳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主阵地。新技术正引发新变革,新结构正激发新活力,一个个优质空间载体之上,贵阳新型工业化阔步前行。
为高质量建设开发区,贵阳围绕优体制、优规划、优建设、优招商、优服务,聚焦“人、钱、权”等重点领域,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走向纵深。同时,科学做好各类规划,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定位、区域布局,抓好标准厂房建设,持续完善生活服务设施配套。
今年以来,贵阳已推动云岩、南明、观山湖、花溪等4个园区升级为省级经开区,“园区事园区办”走深走实,下放48项涉企经济基础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权限,不断提升政务、商务、事务服务质效。
在贵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园区企业研发的系列科技机器人身影出现于各类建筑工程;在清镇经济开发区,园区企业投资6000万元成功提炼金属镓,延长了当地氧化铝产业链……
以开发区为载体,贵阳持续推动工业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聚焦重点项目 撑起工业“脊梁”
11月5日,记者走进位于贵阳的贵州航天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项目,车间中,自动化生产设备高速运转,一件件精密器件从此诞生,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
“我们上个月才搬过来,公司为了冲刺四季度,制定了系列工作计划,开足马力生产。”入驻该项目的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令红表示,不仅如此,该公司还以商招商,吸引4家省外配套企业到园区落户,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
无独有偶,贵阳市花溪区表面处理产业园项目今年9月正式开园,作为省内规模最大的电镀集中处理中心,已签约10家企业,将有效推动周边区域表面处理企业集聚发展。
重点项目是产业发展的“强引擎”。今年以来,贵阳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项目“谋、投、建、管、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强化。
在贵阳市工业产业各条战线上,重点项目推进如火如荼。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0%,其中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同比分别增长9.6%、28.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9%。“工业强市”正不断从蓝图迈向现实。
重点项目从“规划图”到“施工图”再到“实景图”,贵阳工业经济稳定增长有了“压舱石”。坚定不移强工业,贵阳正一步一个脚印地锻造“强省会”的核心引擎。(记者 陈玉林 鲁毅 潘德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