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无锡国专

便不能不首先提及三十余年中

始终执掌该校校政的唐文治先生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

没有唐文治

便没有无锡国专

无锡国专

1919年,新文化运动迅猛展开,西学大潮汹涌澎湃,唐文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受到的无情冲刷,并为此而深深忧虑。于是他萌生了由“振兴实业”转为“修道立教”的想法,1920年11月,唐文治辞去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校长职务后回无锡定居。

此后不久,由施肇曾出资捐助,陆起任总干事,筹办无锡国学专修馆,唐文治应邀出任馆长,订立了《无锡国学专修馆学规》,共有躬行、孝悌等十条。

无锡国学专修馆最初租赁无锡惠山之麓五里街原锡商山货公所为校址,于1921年2月27日正式开馆上课。到此年10月1日,迁入无锡学前街学宫东部由原尊经阁、训导署改建成的校舍之内。

初期的无锡国学专修馆,是一个小型的书院式的高等学馆,这是无锡国专的初创时期。1928年9月,无锡国学专门学院被批准立案,表明该校从此成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正规高等教育机构。1930年1月,学校备文呈报国民政府教育部,将此前的校名“无锡国学专门学院”改为“私立无锡国学专修学校”。

抗战期间,众多中国高校内迁。无锡国专规模最小、最不起眼,但以校长唐文治为首的无锡国专师生所表现的坚毅卓绝的精神,震撼人心。抗战爆发后,国专由无锡转迁至湖南长沙,后因长沙不安定,再迁校至湘乡铜钿湾。路上,唐文治疲惫已极,但仍和陆修祜写成《大学格物定论》讲稿。1938年2月1日,在铜钿湾安顿下来不久,唐文治为学生讲授此课。抗战胜利后,钱基博撰《唐文治先生创设国学专门学校之宗旨》一文,称其坚贞蒙难,延续唐先生之斯文一脉于西南,实以续如缕不绝之国命。钱基博认为,唐文治带领下的国专师生抗战中坚韧卓绝、弦诵不废,体现“国性之自觉”。只要这种“国性之自觉”不灭,民族及文化则不灭。这既是对唐文治师生的高度评价,也是对无锡国专坚持办学三十余年所体现的价值意义的一个总结。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专桂校师生于1946年6月复员回无锡。1947年春,国专沪校五年制班合并至无锡本部,其余班级仍留在上海。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7月,国学专修学校改名为私立无锡中国文学院。1950年5月,并入苏南文化教育学院。1954年春,唐文治嘱咐门生,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长久大计,非一校之存废而已。望转告诸同门,勿忘此旨。

无锡国专的办学宗旨是“以救正人心,复兴中国文化,发扬民族精神为本”,作为一所授受“国学”的专门学校,无论是讲学的“大儒”,还是莘莘学子,都以“继绝学”自命。唐文治先生办无锡国专,在顺从世界潮流、与现代教育体制接轨的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中国传统书院的精神。

无锡国专有五个办学特点:一是注重和强调励学必先敦品,学和行要合一。二是强调读古籍原著。在浩如瀚海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着重读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元典性著作;由读原著、读元典而衍伸出来的,是带有唐文治本人鲜明风格印记的“读文法”(即今所称之“唐调吟诵”)。三是高度重视学生的写作实践。四是坚持自身特色与顺应时代潮流。五是注重培养学生国学研修的自我学习、自我组织、自我实践的能力。

以上数点,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承继了中国传统书院精神的精髓。除此之外,唐文治办学非常重视师资,“学生之成就,系于教师之学养”,为此,他广延名师硕儒来校讲学授课,而他自己则不顾年事已高且双目失明,在助手的协助下,数十年如一日地照常登坛为学生讲课。

无锡国专的办学规模并不大,三十年来共培养了两千余名学生,但却造就了很多国学研究、文史教育和其他领域的高质量人才。独特的办学风格特色和卓著的办学成果,使唐文治领导下的无锡国专,成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一道极为独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