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美食的璀璨星河中,有这样一位熠熠生辉的星辰——苏厚兆,他不仅以其超凡的烹饪技艺和不屈的创新精神,书写了饼点制作的辉煌篇章,更被誉为“饼圣”,一手缔造了享誉世界的广东大饭店。
苏厚兆,这位广东潮安之子,1865年在一个平凡的家庭中呱呱坠地。他的人生如同一部传奇小说,自幼便对烹饪艺术情有独钟。13岁那年,他与父亲一同离开故土,踏上了通往繁华广州的旅程,从此与美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沙面一带,父亲以修鞋为生,而苏厚兆则在这座城市的喧嚣中,追寻着自己的梦想。
17岁时,命运之神眷顾了苏厚兆,他得以进入美资在广州最大的洋行之一“旗昌洋行”工作。在厨房部,他以勤奋好学的态度,迅速赢得了大师傅徐老高的赏识。徐老高,这位后来创办我国第一家西餐厅“太平馆”的传奇人物,以其精湛的西餐技艺闻名,但苏厚兆却对西式糕点的制作情有独钟。他总能巧妙地将中西元素融合,创作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美食,因此备受赞誉。
然而,苏厚兆的抱负远不止于此。1891年,随着旗昌洋行的关停,他在太平路(今人民路)开设了自己的点心坊——“广东美点栈”。这个位置是徐老高为他精心挑选的,象征着新的起点。凭借精湛的手艺和源源不断的创意,他的点心坊很快在广州美食界崭露头角。
五年后,苏厚兆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不顾亲友的劝阻,毅然决然地盘下了点心坊的主楼,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升级。最终,他将点心坊更名为“广东大饭店”,这一举动标志着他的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
在苏厚兆的领导下,广东大饭店逐渐成为了广州乃至全国知名的美食胜地。而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他于1903年首创的蛋黄月饼。这款月饼以其独特的口感和美味,迅速赢得了广大食客的喜爱。这一创新不仅让广东大饭店的名声大噪,也造就了月饼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仅仅一年后,广东大饭店的蛋黄月饼便迎来了更高的荣誉。1904年,官厅选送广东大饭店的蛋黄月饼远赴北美,参加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这款月饼以神秘的东方口味一举夺魁,荣获金奖,为中国传统美食在世界最高舞台赢得了声誉。这一消息传回国内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时任广州知府陈望会亲赠“蛋黄月饼第一家”牌匾给广东大饭店,从此“蛋黄月饼第一家”成为了广东大饭店的响亮名号。
随着事业的蓬勃发展,苏厚兆的好友江孔殷先生更是赠予他“饼圣”的匾额,这一称号也成为了他的代表标志。此后,“饼圣”之名在广东乃至全国范围内广为流传。
进入20世纪后,广东大饭店继续扩大其影响力。1931年,饭店在香港开设分号,由第二代饼圣苏仕同主理香港事务。此时广东大饭店的名号已影响至南洋,全港更是无人不知广东大饭店的大名。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1937年广东大饭店正式向民国商业局递交“饼圣”商标注册申请,并同时启用英文标识,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然而,历史的进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1939年随着日军的入侵和广州的沦陷,广东大饭店不得不关停广州总店,将香港分号改为总店。尽管面临困境,但广东大饭店的精神和技艺依然在大家心中传承着,等待辉煌复兴的时刻到来。
战后广东大饭店逐渐恢复了往日的辉煌。1954年香港第二家“广东大饭店”开业,新店以粤菜粤点为主打特色,并设有独立的点心部门以满足食客们对美食的挑剔口味。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1967年广东大饭店停止餐饮业务,回归饼干点心的业务市场,专注于中式饼点的制作与销售。
即使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广东大饭店依然保持着对传统美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1991年在新加坡举办的第三届东南亚华人美食大赏中,广东大饭店派出以苏锦荣为代表的团队参赛,最终以一道“港式蛋卷酥”获得点心类金奖的殊荣。这一奖项再次证明了广东大饭店在中式点心领域的卓越技艺和不懈追求的精神。
如今,广东大饭店已经成为了中式点心界的佼佼者,而苏厚兆先生作为“饼圣”的传奇故事也一直在人们口中传颂着。他的一生是对美食文化不懈探索与勇敢创新的旅程,他的卓越成就和深远影响力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在美食领域不断追求和创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