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秋风送爽,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各位打工人迎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近日,一则重磅消息引发了广大打工人热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指导意见提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指导。
意见还提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推动企业依法保障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等合法权益。虽然这个消息已发布了一段时间,但依旧值得我们去关注思考这个政策背后的巨大的意义。
1
打工人有望迎来一轮工资上涨吗?
这一次,国家定调非常明确,就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居民收入。
困难阶层直接发生活补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工薪阶层也指导涨工资,同时拉升股市,提高股民群体的财产性收入,可谓照顾到了方方面面。
实际上,在高层文件出炉前后,各省也都动作频频,目标只有一个——启动涨工资!
上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发布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低工资标准情况。吉林、湖南、云南等地均有所上调。
要知道,最低工资标准强制规定了工资的“下限”。除了托底保障的“下限”,企业工资指导线也被进一步提高。
近期,多个省份和城市还发布了2024年企业工资指导线,提出要逐步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
那么何为企业工资指导线?通俗地说,就是政府给企业下达的“涨工资”建议,根据企业发展状况来确定。
梳理发现,湖南、四川、山西三省给出的基准线均为6%,下线均为3%,上线均为9%,即希望企业今年工资平均涨6%,最少涨3%,最高涨9%。
不过,工资指导线并不具有强制性,可能会在国有企业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工资指导线的意义并不明显。
但是这次中央提出“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指导”,具体会如何实施,是不是意味着工资指导会具有更多强制性,将是未来的一大看点。
2
全方位布局,提升居民收入
其实,涨工资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国家更重视的,是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为此,已经展开了全方位的布局:
“最快到账”的大招是——消费券和国家补贴。目前,多地正在开启新一轮消费券发放,密集地让居民“领钱”。
国庆前,上海投入5亿元发消费券,涵盖餐饮、住宿、电影、体育四大类,真金白银给居民补贴家用。其中3.6亿元给到了餐饮,第一轮从9月28日10点开始,分四周发放,每周额度分别为9000万元、3000万元、3000万元和3000万元,第二轮从11月开始……各种细则都非常清晰,就怕居民没领到“钱”。
10月起,河南省财政投入资金2亿元,在全省范围内分4批发放金秋消费券,每批次安排资金5000万元。只要定位在河南省范围内的人员,包括外省市来豫人员均可参加。
而对于生活困难的群众,官方是更是“直接打钱”。9月25日,民政部、财政部联合部署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向特困人员、孤儿等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
更重要的是“钱生钱”的大招——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9月24日,提振经济与股市的多项重磅政策抛出,A股市场情绪从持久低迷到快速爆燃;10月12日,国新办再次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启动股市,托底楼市,虽有波折,不会一步到位,但一定会坚持做。
此外,最近几年,我国一直在通过各种办法减轻民众的个税负担,比如增加各种个税专项抵扣、提高个税起征点等。
可见,国家正多管齐下,针对不同的群体,想方设法全方位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实际上,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也是国家一直努力的事,今年举行的三中全会也有相关部署。这也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题中之意。毕竟,只有民众收入提升之后,反过来才能刺激经济更快增长,给政府带来更多税收。
编辑:青青
图文来源:凤凰网、三联生活周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