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锤》是对定位理论的延续与深化。1980年,定位学的创始人艾·里斯在其著作《定位》中主要探讨了如何通过文字来进行品牌定位,而对视觉元素对人们认知的影响并未给予足够重视。谭滨锴指出,定位的关键在于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寻找一个独特的空间,并将一个鲜明的概念扎根于此,从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视觉主导且快速发展的时代,想要有效占领消费者的心智,运用强有力的“视觉锤”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视觉形象如同锤子,能够更迅速、更有力地确立品牌定位并引发顾客的共鸣。视觉形象与语言信息之间的关系就像锤子和钉子:我们需要借助视觉形象这把锤子,将语言信息这根钉子牢牢植入消费者的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劳拉·里斯担任里斯伙伴品牌战略咨询公司的全球总裁,是定位理论的杰出继承者。她被美国媒体公认为新一代的营销战略大师,同时兼任美国福克斯新闻、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美国广播公司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多个频道及栏目的战略顾问,并为全球《财富》500强企业提供品牌战略咨询服务。1994年,劳拉·里斯成为艾·里斯的合伙人,联合出版了《品牌22律》《品牌的起源》《董事会里的战争》等商业经典,推动了定位理论的发展。

2011年11月,艾·里斯先生在参加“第20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时,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新闻联播》的采访。他在采访中正式宣布退休,并确定劳拉·里斯为接班人。

新一代定位专家劳拉·里斯女士著作了《视觉锤》一书,以补充《定位》。

“视觉锤”的价值在中国目前被严重忽视。谭滨锴专注于多种定位营销,想向大家推荐一本优秀的书籍。

如果您研究过全球领先品牌的标志发展,您会注意到,除非产品的认知发生变化或业务有了扩展,大多数最初带有图形的品牌通常不会放弃其图形标志。如果必须放弃某种元素,通常是文字部分。

在众多一线品牌中,苹果的标志是一个去除文字的典范。

在标志设计中,不仅仅是苹果品牌去除了文字,耐克和奔驰也做出了类似的改变。耐克在1995年决定在其标志中去掉使用了23年的“nike”英文。

奔驰在1989年去掉了标志中的“Mercedes Benz”字样,只留下了三芒星。这充分体现了视觉冲击力的重要性!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认知资源显得十分稀缺。获得这些认知资源的先手者,便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吸引注意力可以在第一时间引导顾客的认知资源集中起来。

视觉锤的作用在于首先刺激视觉,通过独特的设计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从而占据他们的认知资源。

谭滨锴认为,第一视觉是在顾客“理解”品牌名称、类别名称和广告语等定位信息之前的竞争,早于“定位”这个概念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