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难舍难分。一方面,微生物是人类亲密的伴侣,有益微生物能够帮助人体促进消化;另一方面,微生物又是隐形的“杀手”,一些病原微生物(也称病毒)能够制造疾病,这些致命的杀手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可以夺走人的生命。

《致命的伴侣:微生物如何塑造人类历史》(下文简称《致命的伴侣》)致力于研究微生物与人类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具有深刻的医学人文关怀和社会现实意义。本书的出版正值新冠疫情开始的2020年,对于大众了解微生物及其致病机制具有重要的作用。该书把医学与历史完美结合,做到了既有专业性和学术性,又具科普性和趣味性。

《致命的伴侣》译介始末

我的专业是世界史,在承担翻译任务前,我也对医学史有过关注,对作者多萝西·克劳福德有些了解,知道她在公共卫生史普及领域的重要贡献。2020年初,空前规模的新冠疫情暴发后,我找来了一些外文书以试图了解历史上的各种疫情及其原因,其中就包括《致命的伴侣》。不久后,3月的某一天,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的鲍静静老师来电问我是否有兴趣翻译《致命的伴侣》一书,说由我来翻译这本书比较合适。当时,我正好有时间静下心来读读书,鲍静静、李彦岑、朱健还有我,为此建立了“《致命的伴侣》编辑群”,经常就有关问题进行沟通。

在开始翻译工作之后,我为该书的宏大视野和医学人文关怀所深深触动,最深的体会就是作者把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致命的伴侣”(deadly companions)。就该书的书名,我和鲍静静老师进行了几次沟通,感觉“致命的伴侣”是一种极其形象的比喻,表明人类和微生物像“伴侣”一般彼此依存,但这种关系又很大程度上是“致命”的,因为微生物通常会给人类带来伤亡。由于疫情期间没有多少杂事的干扰,在完全专注的情况下工作效率特别高,我三个月完成译稿和校对,并很快通过了出版社的审读。期间就有关专业知识请教了多位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老师,请他们对翻译过程中涉及的公共卫生知识进行把关。出版后,该书有幸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垂青,获得“优秀科普作品奖”银奖的肯定,此外还获得“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一等奖,这些小小的成绩让我和编辑团队备受鼓舞,对这些支持深表感激。

如今医学健康类译著汗牛充栋,质量却参差不齐,有的好书能给读者许多启发和思考,有的仅仅停留在介绍层面。科普译著图书出版的主要难点有:首先,找到一本高品质的医学健康著作比较难,这不仅需要出版社和译者的仔细鉴别,也需要一定的机缘,需要了解国外出版的众多相关著作,并对其在中国的反响进行充分的评估。有时某本书在国外影响很大,引进到国内却反响平淡。其次,找到一个高水平的译者也比较难,高水平的译者既要有很高的外语水平,又要熟悉理解该书的知识背景和专业术语。再次,找到一家高质量的出版机构比较难,一本精品好书离不开高质量的出版社团队的精心打磨和认真编校,出版社是图书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最后,找到一种高效能的推广手段更难,如今医学健康类图书市场竞争激烈,必须在图书推广和广告营销上下功夫,琢磨大众的需求。

基于以上难点,想要做好一本医学健康类译著,需要在相关专家的指导和建议下,从选书策划、寻找译者、编辑出版、包装推广等环节全盘考虑,这四个条件必须环环相扣、紧密配合,此外也需要综合考虑受众群体和市场反响等多方面因素。

从译者视角探寻人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

一个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物种,另一个是拥有最高智力并全面主宰这个星球的物种,微生物与人类之间形成了亲密而又致命的复杂、微妙关系。虽然人类是有史以来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种,几乎占据了每个生态位,并借助技术对自然实现了多方位的征服,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的胜利,相反,人类对微生物空间的过分侵占,激起了微生物的“报复”。其结果是,微生物以流行病的形式反作用于人类,人类由此深受疫情之苦。从某种程度上说,微生物及其导致的传染病是对人类文明的警示,时刻提醒着人们,人类所取得的惊人成功是以惨痛的血泪为代价的。

长期以来,有关微生物的历史是传统史学研究中被忽略的对象。作者多萝西·克劳福德的《致命的伴侣》主张将微生物的历史纳入史学研究范畴中,强调微生物以超乎想象的方式塑造了人类历史,尤其是病原微生物直接干预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人类每个关键性的转折(从狩猎采集者到农民再到城市居民)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人类由类人猿进化而来起,微生物就一直与人类共存,它深刻地参与并塑造了人类文明演进,尤其通过引发流行病造成了人类的重大伤亡,抑制了人口增长,影响了文明进程,从而塑造了人类历史。一部人类的历史,是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彼此竞争的历史。人类文明的过分扩张,挤压了微生物的活动空间,使得人类与致病微生物的接触机会大大增加,后者以流行病的形式对人类进行“报复”。

《致命的伴侣》的主要创作意图和重要贡献是,以“地球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审视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所谓“致命的伴侣”是一种共存共荣的关系。克劳福德以特有的大历史视野,将微生物与地球、人类三者的历史有机结合起来,置于一个相互影响、共存共荣的生态系统中加以研究,不再是单纯以人类为中心,而是充分考虑了微生物和其他物种的视角。该书着重探讨了微生物的多变性和适应性,并将这些特性与人类的全球化进程联系起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不同地区的微生物之间也发生了交换,从而使一些地方性微生物走向了全球。可以说,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许多新兴微生物的出现、传播和变异充分利用了全球化的条件,比如贫穷、国际旅行、不平等秩序,然而,人类似乎还没有做好团结抗击疫情的准备。克劳福德指出:“(全球化时代的)微生物已经迅速利用了我们的全球社会,但不幸的是,我们还没有想出控制它们的全球解决方案。”这种地球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体现是,全球疫情需要全球社会的合作应对。身处地球村时代,流行病绝非是某一个国家或少数国家的事情,它是一个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必须以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审视人类自身以及人类和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克劳福德在全书结尾强调,人类一直被微生物这个致命的伴侣看作是一个全球共同体,因为微生物没有国家的概念,也不尊重国家的边界。在微生物看来,人类都是一样的,它们对人类的攻击完全是不加区分的,并不分中国人、美国人、意大利人、澳大利亚人……

“顺势而为”的科普创作

作者多萝西·克劳福德曾任英国爱丁堡大学副校长,爱丁堡大学医学微生物学荣休教授,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会士、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在医学和微生物领域深耕多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著作有《隐形的敌人》、《搜寻病毒》、《牛津通识课:病毒》。我的体会是,由知名权威学者来撰写科普读物十分必要,而且更容易产生巨大影响。《致命的伴侣》一书出版后,在国外产生了较大影响,被列入“牛津科学里程碑系列”,荣登BBC历史著作畅销榜。中文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在国内同行和读者朋友的支持鼓励下,获得许多好评,中华读书报等媒体积极推介,进入多个医学人文类图书畅销书榜。

作为一本科普著作,《致命的伴侣》的初衷是为想要了解微生物及其与人类关系的读者提供系统全面的理解,它主要面向世界史和微生物两个方向的受众。全书分为八章,围绕微生物如何影响和塑造人类历史这条主线,讲述了从史前时代到21世纪两者之间关系的不可思议的演进历程:从40多亿年前地球的起源开始,到15万到20万年前人类在非洲的出现,再到1万年前农业文明的诞生以及1000年前欧洲文明的崛起,500年前微生物的全球扩张以及微生物对粮食作物的侵害,最后到150年前人类对微生物的揭秘和最近50年微生物的反击。作者最终将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定位为“共存共荣”。

2020年初以来暴发的疫情,导致公众对医学科普作品的需求激增,助推了“医学科普热”,市面上出版了大量的医学科普著作。例如《流行病的故事》《人类大瘟疫》《瘟疫:历史上的传染病大流行》《瘟疫之王:黑死病及其后世界》《1918年之疫:被流感改变的世界》等。这些医学科普作品的特点主要有两个:其一,聚焦传染病的历史和发展演进,对传染病的宏观历史进行梳理;其二,关注那些造成重大杀伤的传染病,例如黑死病、1918年流感,等等。

经过此次疫情,公众对传染病基本历史的认知已有较大提高,对医学科普创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满足于粗线条的介绍。为了适应国内医学科普知识内容提升的需求,后续医学科普著作需要深挖传染病的传播机制、防控机制和疫后重建等层面,特别是传染病相关的政治、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内容。

就医学科普创作的发展趋势而言,在疫情的推动下,相关著作层出不穷,既有对各类疫情和传染病的个案探讨,也有对传染病与社会治理之间关系的探讨,还有传染病整体发展史的探讨,这些著作比较缺乏的是对人类与微生物的互动关系的探讨。基于此,目前类似于《致命的伴侣》关于传染病与人类之间互动关系的宏观探讨仍需要加强。在构建地球命运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致命的伴侣》仍是不可替代的经典著作,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有阅读的必要。

作者简介:

艾仁贵,世界史学者,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

来源 / 我们如何书写科学:第六届、第七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获奖图书佳作评介

排版:沈 丹

编辑:林雪琪

审定:李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