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天第一个节气,为冬天的开始。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立冬时节,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照射越来越少,但地表贮存的热量还有剩余,一般不太冷。晴朗无风之时,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十分宜人,且对冬作物的生长也十分有利。

立冬习俗

补冬

立冬也是重要的进补之日,古人有“入冬日补冬”的习俗。与秋季进补不同,冬季进补更侧重进食高热量的食物。如在福建地区,人们在立冬这一天要用四物汤、八珍汤等药材炖肉,一般用狗肉、羊肉,也有用猪排的。浙江地区有的地方把立冬称为“养冬”,也就是补养身体的意思。

吃甘蔗

在广东的潮汕地区,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饭。甘蔗能成为“补冬”的食物之一,是因为民间素来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意思是立冬时的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这个时候“食蔗”既可以保护牙齿,还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

吃饺子

在北方的很多地方,立冬还有吃饺子的习俗。一般认为,饺子是“交子”的谐音,故季节交汇之时、新旧岁交汇之时,往往都有吃饺子的习俗。而立冬的饺子更有其他寓意,因饺子的形状如耳,此时吃饺子也有“冬天不冻耳朵”的寓意。

立冬养生很重要

立冬时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情志养生

立冬后人体的新陈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时期,故此时养生要注重“藏”,在精神调养上要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避免烦扰,使体内的阳气得以潜藏。

适当运动

多做有氧运动、在日光下活动、调整饮食结构等可以让人提升情绪、饱满精神。以养阳气为根本,使阳气闭藏,多打太极拳、八段锦等。适当运动能提高大脑内啡肽的浓度,让人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建议每周至少参加一次运动,每次持续时间约30分钟。

延长光照

早睡晚起,日出而作,顺应自然。早睡可养人体阳气,晚起能养人体阴气,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建议冬季尽可能多到户外晒太阳,可起到壮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养生食谱

荔枝龙眼山药粥

荔枝可生津止渴、和胃平逆。龙眼肉可补心安神、养血益脾、补气血,可用于改善四肢冰冷的症状。山药能补脾胃、益肺肾,促进全身气血循环,冬季脾胃虚弱,便秘者可适量多吃。这道药膳具有安神、健脾、润肺的功效,冬季食用可温补阳气,安养心神。

原料:荔枝肉6个,龙眼肉30g,山药200g,五味子6g,粳米400g,白糖少许。

做法:

1.将粳米放入盆中,用清水淘洗干净,浸泡30分钟。

2.用清水将山药洗净,削去外皮,切成片,备用。

3.用清水分别把龙眼肉、荔枝肉、五味子洗净。

4.将所有原料放入砂锅中,倒入适量清水,用文火煎煮至米粒熟烂。

5.出锅前用白糖调味即可。

END

素材来源:“中国医药报”微信公众号

编辑整理:广东药监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