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综编(综合自:新记者、半月谈、湘伴、传媒见闻、闪电新闻)
今天是记者节。在人工智能的洪流中,记者这个职业 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会被AI替代吗?
从过去到现在,媒体被重新定义了三次,从媒体、自媒体到“超级个体”的阶段,每个人既是生成者又是受众;内容本身也被重新定义了三次,从新闻资讯到UGC再到AIGC,而AIGC还远不是终点。
尽管主流媒体致力于不断向新媒体领域扩展,但在自媒体甚至是“超级个体”的冲击之下,传统主流媒体的地位和影响力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挤压。
不少资深媒体人就有过类似的体验,自己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写出来的原创内容,发在报纸和网站上,掀不起多少“水花”,但自媒体改一个标题或者截取几段内容生成短视频,阅读量分分钟“10万+”。
电视台变革浪潮,记者面临的转型困境
近年来各大电视台纷纷进行转型,“最难的其实就是转换思想,思想上要接受,要融合,要顺应时代趋势。”滨州电视台编辑部的副总监袁传峰,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在电视台干了三十多年编导,临退休了,却被要求学新技术、新理念,要跟报纸、广播、互联网融合,要向全媒体发布……袁先生从思想上不愿接受。
为了顺应时代趋势,滨州电视台于2014年正式开始进行媒体融合,以中央厨房采编技术平台为支撑,实现“策、采、编、审、发、评”内容生产流程一体再造和“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平台发布”。 在这样的趋势下,报纸、广播、电视这三大媒体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也对袁先生这种老员工带来了思想上的冲击。
“在我的观念里,报纸,广播,电视一直都是平行运行,各自封闭运行的,所以对于媒体融合,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有点排斥。 但媒体融合是必然趋势,我们必须从思想上理念上接受它。 我自己也处在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的过程中。 思想决定行动,只有思想认可,才能主动适应,产生内生动力。 ”
媒体融合对新闻工作者业务能力的新要求也引起了 “本领恐慌”。袁先生的工作角色也从单一的“电视新闻监审”到“电视新闻、平面媒体、报纸监审”,再到“电视新闻、报纸、广播、客户端短视频等全平台内容的监审”。 这是个充满挑战的过程。
“毕竟我年纪在这里,其实不太知道你们年轻人现在喜欢看什么,但是现在短视频平台主要的受众就是年轻人,所以我也得慢慢学习。 ”他拿出手机,打开抖音,推荐界面全是关于短视频剪辑、配乐的教程视频和讲述国家媒体融合政策的视频。
不过,袁先生也从未对传统媒体丧失过信心。他始终坚持传统媒体有其独特的优势所在。传统媒体具有专业性、权威度,并且具有政府的支持,还可以通过官方招聘技术人才,并进行技能培训,培养各方面传播人才,并进行设备更新等。
袁先生表示:“传统的新闻业现在确实是遇到了一些困境,但不能因此否定传统媒体的未来。媒体融合这条路是没问题的。媒体融合时代对新闻工作者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好理论,学好技能,这就是你们新闻学子最该做的。现在电视台需要注入年轻血液,我们电视台每年的招聘情况也是很乐观的,所以先不用担心未来,只需要先做好当下。”
对此,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田丽深有同感。她说,技术好比孙悟空,武功高强,在提升传播效果方面能力强大,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因此面对技术浪潮下的媒体竞争,既要保持与技术的对话,也不能将导向全部交由技术。
田丽还提到,内容传播本质上是一种观点或态度的输出。机器的逻辑可以夸大或渲染气氛,甚至对情绪推波助澜,但人类的情感细腻而复杂,敏锐而多变,唯有“人”的同感才触达。“社会信息的提供者和社会气压的调控者,这是主流媒体的双重身份和独有优势。”
也就是说,任凭自媒体“七十二变”,但主流媒体在意识形态宣传、舆论引领及增强文化软实力等方面,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工智能浪潮来袭,记者真的会被AI取代吗!?
当下,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异军突起,在传播领域掀起继互联网兴起后的又一轮重大变革,“万物互联、万物皆媒”的时代正呼啸而至。
媒体人是不是要被AI取代了?这两年,随着各种AI大模型取得突破性进展,不少编辑记者面临着职业转型的困境。
近日,据外媒消息,波兰一家名为“OFF”的电台解雇了其所有记者,并于本周启用人工智能生成的主持人重新开播。
该电台称这次重启是“波兰首次进行的一个实验”,电台主持人由AI创造的虚拟形象担任。
该电台位于南部城市克拉科夫,新的三位虚拟主持人将通过谈论文化、艺术和社会问题(包括 LGBTQ+ 人群的担忧)来吸引年轻听众。
该电台负责人马尔钦・普利特在声明中写道:“AI 对媒体、电台和新闻业来说是机遇还是威胁?我们会努力寻找答案。”
此前,曾在该电视台主持节目的记者兼电影评论家马特乌什·德姆斯基(Mateusz Demski)于周二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抗议用人工智能取代员工,这一变化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他警告称,这是一个危险的先例,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有打击。这可能会开启一个新世界,在媒体行业工作多年的资深员工和在创意产业工作的人员将被机器取代。
据悉,登姆斯基从2022年2月开始在“OFF”电台工作,今年8月他和大约十几名记者一起被解雇。然而,电台负责人普利特坚持认为,解雇记者并非是因为AI,而是因为电台的收听率“几乎为零”。
波兰数字事务部长兼副总理克日什托夫・高克夫斯基周二表示,他已看到登姆斯基的呼吁,并呼吁尽快制定法规,规范AI 的使用。“尽管我支持 AI 技术的发展,但我认为我们已经越来越多地越过了一些边界。AI 的广泛使用应服务于人类,而不是对人类造成威胁。”
这场“AI 风暴”不仅在媒体界引起了震动,也引发了整个社会的思考。
如今,AI 在新闻业务中的应用已经变得越来越广泛,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在新闻内容生产方面,AI技术能够自动生成新闻稿件、财经分析、体育赛事报道等,大幅度提高了新闻生产的速度和效率。例如,在一些简单的体育赛事、财经数据报道等领域,AI 可以快速准确地生成相关新闻,让读者能够第一时间获取信息。
同时,AI 还能通过情感分析、关键词提取等技术对新闻内容进行智能化编辑和优化,提升新闻质量,并辅助编辑在新闻报道中添加相关的多媒体素材。个性化推荐系统也是 AI 在新闻领域的一大应用,它能够根据用户的历史阅读记录和兴趣偏好,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新闻内容,提高用户体验和留存率。此外,在新闻传播分析、事实核查、数据分析、多元语言服务等方面,AI 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尽管 AI 在新闻领域有着诸多优势,但大众普遍认为 AI 无法完全取代记者这一职业。
每一名优秀的记者,都无可替代
记者,如果只是“记录者”,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写作与内容生成功能,几乎可以“秒杀”一众记者,且效率更高、逻辑性更强。
但如果让AI记者去做蹲点札记、一线观察、走访见闻等亲历式报道,它们或许可以亲赴现场,如实记录下所见所闻,却无法采写当下最直接、最真实的感受,也无法凭经验搜寻到重要线索或采访对象,并尽可能多地采集重要信息,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当事人的处境。
记者,不只是“记录者”,也是“亲历者”。不管是在战争、灾难的最前线,还是在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最需要发声时,记者总是冲在第一线,与真相站在一起。一位专业的记者,报道中会尽可能保持中立,用平和的提问让采访对象说出他们想说的,尽量全面地去看、去体会、去感受,不扣帽子、不贴标签,几近白描地呈现。
因为“记者”这个身份,会约束他们表达自己好恶的本能,在一篇报道中提供尽可能多的事实。真实记录,真诚表达,既要“唯真”,也要多一些思量。
AI也许善于深挖信息,但未必善于深挖新闻。相对于“AI泄露隐私”的槽点,专业记者更多是秉持“保护个人隐私高于仅满足公众窥视欲的真实”的理念,在报道真实的前提下,选择以适当的方式呈现给公众,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健康的公众趣味。真实记录变化的时代,真诚面对变化中的每一个人。
记者,不仅是“亲历者”,也是“守望者”。网络时代,舆论喧嚣,反转的“剧情”左右横跳、难辨真假,真相在不同利益群体的撕扯中呈现出不同侧面。
在一些众说纷纭、各执一词的舆论事件中,AI可能在算法的加持下,根据不同用户偏好,精准地将不断极化的信息投递到他们的“茧房”中,不考虑对个人或社会的影响。而专业记者面对类似事件时,可以采访热搜榜上的当事人、“罗生门”中的目击者,或是在暗访中有新的发现,可以让各方的声音都发出来,不让任何一方失语,让真相在“阳光”下越辩越明。
AI、直播、社交平台……不管媒体以什么形式出现,优质内容都可以通达所有渠道、所有平台。一些传统媒体一味求新,浮于表面,讲究形式,放弃了自己的真正优势,这不仅没有意义,反而会把自己拉低。
新闻是有品格、有力量的。这品格和力量,来自求真务实的作风、旗帜鲜明的立场、一心为民的情怀。好记者如好匠人一般,用心做擅长之事,扎扎实实打磨内容。只有静下心来,守住初心,才能在纷繁复杂、乱花迷眼中守护真相,守望新闻理想。
记者,不仅是“守望者”,更是“行者”。一位专业的记者,总是葆有对未知的好奇,对社会丑恶现象和落后面貌的批判,并且始终葆有对人尤其是普通人的温情,对美好未来的追寻……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专业的韧性和坚守中。
行者的“行”,不止是起早贪黑、跋山涉水,更是发乎于心的“践行”,是躬身于一线。作为超级学习者的AI,通过训练可以一分钟快速成稿,实现7×24小时全天候在线同时与多人交流互动;作为记者,需要日积月累训练的,却是抓取细节以及贴近人心的能力。你与受访对象走得越近,对他所处的领域理解得越深入,他对你就打开得越多,与你的交流就越有温度。
许多时候,一篇报道真正打动人心的不是“结论”或“意义”,而是一种闪闪发光的生命状态,是一段极致经历中的精神力量,是藏在受访对象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中那些仅属于他们的东西。
采访的终极目的,是带领读者认识社会、认识人。所谓的走心报道,既要“接地气”,深入基层、沉得下去,也要不断向内求索,走到表象背后探寻本质。
每一位记者笔下的文字、镜头中的画面,都是对时代变迁的记录,滴水见日,管中窥豹。而每一次采访、每一个选题,都会让记者重新回到起点,在报道中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在一次次坚守与挣脱中不断打破、重建、向前,不是打败谁,而是战胜自己。
行者无疆的脚步、汪洋恣肆的笔墨,每篇报道写到最后实则是在写自己。回看一篇篇报道,好似在复盘自己的成长。每一名优秀的记者,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无可替代,AI也不可以。
综合自:
新记者:三位地方台电视人的困顿、转型与挣扎(作者:白亦舒)
半月谈:AI时代,记者会被替代吗?(作者:潘晔)
湘伴:AI来了,记者怕了?(作者:曹茜茜)
传媒见闻:一广播电台解雇所有记者,AI真的取代人类了!
闪电新闻:AI 时代,记者何去何从?——盘点记者节献词中关于“AI 是否会取代记者”的观点
编辑:所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