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的人大会议,终于揭开了10月12日财政部发布会留下的悬念。从化债角度看,10万亿元规模符合预期,甚至“略超预期”。

这次官宣了地方化债三箭齐发: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分三年实施;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上述三项政策协同发力后,2028年之前,地方须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将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

2023年末,中国全国隐性债务余额为14.3万亿元。这是财政部部长公开的数据。为了这个数据,坊间测算了好多年。

杠杆加在中央,支出落在地方,早已是共识。财政部预算司曾撰文指出,增发国债、扩大赤字是政府弥补收支缺口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也是各国惯用的应对办法。比如美国,政府变得越来越大。美国国债2023年9月突破了33万亿美元,而拜登政府在2023财年的预算赤字高达1.695万亿美元。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三大赤字。美国政府出现更大赤字是在2020年和2021年的新*冠*疫*情时期。

财政部部长还公开了其他关键数据:中国政府负*债率显著低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据,2023年末G20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18.2%,其中:日本249.7%、意大利134.6%、美国118.7%、法国109.9%、加拿大107.5%、英国100%、巴西84.7%、印度83%、德国62.7%;G7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23.4%。同期中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85万亿元,其中,国债30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0.7万亿元,隐性债务14.3万亿元,政府负*债率为67.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正在趋同、赶超。表述上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正变成事实上的双扩张。而双扩张的途径,先是资产膨胀,然后达到物价上涨3%的目标。资产膨胀,第一目标是推高股市、稳住楼市。因为在楼市过剩的情况下,推高楼市的难度极大。

2022年11月,官方齐发了楼市三箭,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楼市三箭两年后,官方又推出了化债三箭。思路与政策的根本性转变,有望逆转下*行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