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我读了几次,每次都没有读完。但里面有个桥段印象比较深刻,一群到处搭便车,醉酒,漫游美国的垮掉一代,在货车上内急,于是逆风排尿,被溅了一身。(这个情节我一直记得,也可能是书中没有的,那就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似乎人类历史上,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这样迷茫的年轻人选择出行。他们“非去不可,在到达之前,永不停止”。
但是凯鲁亚克笔下的年轻人,却基本上都是三五成群的。有些在途中就走散了的。他们没有交警叔叔去“保驾护航”,不会享受为了让他们可以平安在城市机动车道上驾驶共享单车,就对原本享有道路权利的机动车进行管制的优待。
共享单车是一个低成本的城市化的隐喻,而国内大学生性格深处的抱团意识,又让他们很容易去亲近这种出行方案。大家骑着一样颜色,一样款式的自行车,在晚上驶过一个城市,毫无目的可言。
但是除此之外,他们还能干些什么呢?我们撇开毕业之后能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之类的世故性的因素,纯粹从精神性而言,共享单车式的出行方案,在我看来,依然是一种比较乏味而廉价的青春正能量。我并不认为这种出行方式可以跟凯鲁亚克式的出行能够相提并论。仔细想来,当然是因为行驶的方案和过程都太安全了,缺乏冒犯精神。
但是这似乎是郑州大学生们为数不多的可以群体出行的娱乐方式,或者说行为艺术。
他们的口号是“青春没有售价,夜骑开封拿下。”
然而,共享单车当然是明码标价的,单车企业也不想被白嫖。不会因为你的一句“青春没有售价”就自动开锁。
他们通过几次夜行事件,一下子让开封这个城市,以及互联网上云游的网民们认识了中国当下大学生的精神面貌。
都无需去跟凯鲁亚克相比,即便是跟之前的中国大学生相比,共享单车式的出行,也显得严重缺乏个性,从而失去了很多旅行上更为个人的启示。
窦文涛在武大读大学的时候,失恋,带着八十块钱从武汉徒步朝着一个地方走,没有方向,途中就在农民的家里借宿。
在撒哈拉沙漠生活的三毛就更不用说了,只有远离了人群,精神上才有可能得到某种自由,并从此得到了很多启发。
我们这代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缺少了很多对于自由和未知的向往。骑共享单车去开封,每一条路线都是被精心设计过的,而且跟众人在一起骑行,根本不会出现任何意外的情况。就连机动车都在给他们让路。他们就像一群在城市游乐园里还未心智成熟的孩子。
成熟的一个标志,就是足够开放,愿意拥抱未知。记得看过一个街头采访上海中学生的视频,女生的英语说的十分流利,在谈到自己今后的计划时,她说她想去美国念大学,只是想看看美国是不是像传说中的那样好,或者那样糟。这就是一个足够开放的人生观。当然,这种人生观是跟消费能力挂钩的。
共享单车的好处是足够廉价,门槛也足够低。但也足够无聊,因为你的一举一动都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掌握。
如果是凯鲁亚克,怎么也要选择一辆摩托,或者干脆徒步。我笃定他接受不了共享单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