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取得巨大经济成就;但无论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家庭,都积累了巨额债务。
目前不完全统计的全社会债务总额已超400万亿元。
这其中,地方债务或超100万亿,居民和企业债务都在200万亿元左右。
而去年GDP才126万亿元,全社会债务已超经济体量3倍,严重制约经济,“全民化债”是今后相当长时间的重要任务!
地方化债:中央支持、地方“造血”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迅速冷却和“土地财政”收入断崖式下跌,地方财政进入极端困难状态。
而早年大规模建设积累的天量债务,陷入连付息都困难的境地。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是地方经济主要投资者。一旦地方财政吃紧,地方经济也失去最重要的投资,陷入恶性循环。
所以,无论从缓解地方债务压力,还是从重振经济角度,化解地方债务都是中央刻不容缓的任务。
最近中央提出的地方“化债”方案是:总额10万亿元,5年专项债4万亿元、另增加6万亿元债务限额。
10万亿元的数额庞大,可有效缓解地方流动性压力和减轻利息负担。
但总体以“借新还旧”方式进行。也就是说地方债务的最终解决,仍需要自身“造血”能力的恢复和增强。
居民化债:降息、减税、增收
中国经济一直内需不振,重要根源是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债务负担过重。
200万亿居民债务分摊到14亿人,每人债务高达14万元。
如按照5%利率算,每人每年利息约7000元,
去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才3.9万元,近2成收入用来付息了。
沉重的债务和利息负担,严重制约居民消费。而消费不振就制约经济增长,进而又影响到居民收入,再反过来再影响消费和债务化解。
如此反复,陷入一个经济和收入下行的死循环。所以,居民化债也是盘活经济的重要结点。
这其中的方法,降息当然是较直接的手段。另外也需通过降个税、增社保等方式减轻居民负担,以及提振房地产和资本市场等方面增厚居民财产性收入。
企业化债:降息、减税、资本化
经济下行背景下,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巨大,很多企业倒在现金流面前。
企业化债与地方和居民相对不同的地方,是除了降息、减税之外,还可通过资本化等市场化方式进行。
但这些年资本市场政策反复,投资者退出机制淤塞,让企业与资本市场始终面临“最后一公里”的距离。
所以企业化债的关键是仍然在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以及扩大直接融资、盘活创投、常态化IPO和鼓励并购重组等方面。
而更长远的,则是在充分尊重企业家才能和精神、完善各类产权保护、稳定政策预期等方面,最终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