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支教并“设为星标 ★ ”一起探寻适合儿童的教育!
本文根据此念直播采访和黄灯《去家访》一书整理
导读
之前对于二本学生群体的去向是感到悲观的,家访让我看到了课堂上看不到的细节,当我有机会贴近他们的来路,看清他们一路走来的坚韧和勇气,往日的担忧得到了不少释放。
我眼中的二本学生,他们是一群内心柔软、感情充沛、充盈着责任感而不乏力量的人。
无论社会的缝隙怎样狭小,年轻的个体终究在不同的处境中,显示出了各自的主动性和力量感,并由此散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我的学生,就算只能来到一所二本院校的课堂,但是他们没有被现实中无处不在的压力打败。
他们依仗更为本源的滋养和力量,在喧嚣世界中找到了安放自己的地方。
cinian
黄灯
中山大学文学博士
著有《我的二本学生》《去家访》等
01
5年间,
去全国20多个地方做“家访”
▲ 图片来源:Juhae Haam
2017年暑假,我应2010级中文班学生黎章韬的邀请,开始了去学生家看看的漫长旅途。
随后五年,我利用周末或者寒暑假,断断续续去过郁南、阳春、台山、怀宁、东莞、潮安、陆丰、普宁、佛山、深圳、饶平、湛江、遂溪、廉江、韶关、孝感等地,当然也去过广州的荔湾、越秀、萝岗和白云。
在中国的教育语境下,这个过程被称为“家访”,也是传统教师角色的一项日常工作,但对我而言,这种跨越时空的走访,完全超出了日常“家访”的边界,成为我从教生涯中,从“讲台之上”走进“讲台背后”的发端。
人到中年,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我会不时思考,当下的年轻人,到底和我们这一代有什么不同?
他们的人生选择,是否真如媒体所强调的那样,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和自由,不愿结婚,不愿生孩子,不愿和他人打交道,不愿安心在单位工作,一言不合就离职走人?
不可否认,直面变动不居、急剧动荡的流动时代,年轻人普遍遭遇了无处不在的焦虑,如何找到一条安身立命的路径,既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也是我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家访个案身上,还原他们各自被遮蔽的成长细节,我惊讶地发现,其力量感的来源,很大一部分来自和现实的对接。
当负载于学校教育之上的文凭,其边际效应日渐递减,他们立足现实,脚踏实地,破除“成功学”对自己的禁锢,回到“整体的人”成长本身,在一次次另类实践中,相信来自直觉的声音,相信内心的真实力量,并促成了教育最为核心的环节——“自我教育”的达成。
02
他们没有名校光环,
生命力依然非常饱满
▲ 图片来源:Juhae Haam
中国有1000多所大学,其中985、211以及一本大学加起来不超过10%,剩下的就是二本和职业院校,还有许多民办大学,我们有三分之一的本科院校是民办的。
每年大学毕业生接近1000万,其中二本毕业生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可是媒体只对成功者的故事感兴趣,一个普通二本青年是怎么长大的,他们在社会上的境遇如何,媒体缺乏关注的热情。
《去家访》这本书写完之后,我发现里面的12个孩子背景都挺接近的,这是无意识中呈现的结果,跟二本院校的生源是挺吻合的。
这个群体很少发声,处于一种被遮蔽的境地,作为一位老师,我觉得自己应该把它表达出来,告诉别人我所看到的东西。
作为老师要有两种视角,一种是我站在讲台上,能看到每个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另外我对于这些学生的成长经历非常好奇,当我讲述自己的学生时,也应该去看看他长大的地方,他出生的村庄,他的父母是干什么的,这些对我来说也很重要。
判断一个人混得好不好,在社会上有没有价值,只有一个很单向度的标准。比如对一个学生来说,就看你能不能上重点学校,能不能考上好的大学;对一个做生意的人来说,就看你能不能赚钱,你要获得成功,你这个人才是有价值的。
我觉得一个普通人,活在世上也有他的价值和意义,也有他的生命乐趣,所以我对成功学一直是非常警惕的。
我的学生虽然没有北大清华、985、211那种所谓的名校光环,但是他们的生命其实也是非常饱满的,他们尽管有很多辛酸,但是作为个体的那种生命尊严,跟重点大学的孩子没有太多差异。
03
全家奋不顾身,
才能把一个孩子供上大学
▲ 图片来源:Juhae Haam
我在学校教书的时候,也觉得有一部分学生是挺艰难的,但是理解没那么深切,后来去学生家走访之后,真的觉得他们不容易。
他们自己很努力突围出来,他们的父母也特别努力,对于一个农村或小镇的普通家庭来说,要全家奋不顾身才能把一个孩子供上大学。
之前我会看学生毕业之后能不能在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经济发达的地方立足,能不能成家立业安顿好自己,我最开始教的那几批学生,要达到这一点是很容易的。
我当班主任的第一届学生是2010年毕业的,班上五十多个学生,其中有二十七八个留在了珠三角地区,都过的很不错。
因为外部环境改变了,所以我对年轻人的观察与结论也有一些变化,不能说现在的年轻人完全不想呆在大城市,因为呆下来的难度越来越大,工作机会也比以前少了,所以他们把眼光投向了别的地方。
写《我的二本学生》一书的时候,我有一点点悲观,因为我目睹学生们越来越艰难了,毕业去向让我心里特别不踏实,怎么大环境变成这个样子了?
可能因为我有那种线性的乐观,总觉得学生应该一代比一代好,但事实不是这样。
我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观察持续了20年,如果按以前的理解来看这些年轻人的命运,就会得出一个斩钉截铁的结论:年轻人越来越艰难了。
我又发现很多学生,他们还是能在社会上立足的,我想了解更多一些,看看是哪些因素促进了他们在社会上立足,所以说《去家访》这本书有一种建设性的企图。
04
在喧嚣世界中,
找到安放自己的地方
▲ 图片来源:Juhae Haam
陪伴学生回到他们成长的地方,一种被遮蔽的力量,总能在年轻人身上神奇地复苏。
我不否认,囿于校园的狭隘和对年轻群体理解维度的单一,在此之前,我对二本学生群体整体的去向过于悲观。
当我有机会贴近他们的来路,看清他们一路走来的坚韧和勇气,我发现,往日的担忧,竟然得到了不少释放,他们作为个体所彰显出的自我成长愿望,让我清晰地看到,无论社会的缝隙怎样狭小,年轻的个体终究在不同的处境中,显示出了各自的主动性和力量感,并由此散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我的学生,就算只能来到一所二本院校的课堂,相比更为多数的同龄人,也算得上巨大的突围和幸运,更幸运的是,他们没有被现实中无处不在的压力打败,终究依仗更为本源的滋养和力量,在喧嚣世界中找到了安放自己的地方。
五年的家访经历,极大地丰富了我对教育的理解。
每次走进学生家,我都怀有特别的期待和真实的雀跃,见到家长的那一刻,内心充盈着一种久违的温情。
在短暂的相处中,我亲眼看见一双双或沧桑或残缺的手,通过各类普通的劳作,铺就了孩子们通往大学的路。
我亲眼看见他们劳碌的同时,因为教育带来的希望,在田野、在山间绽放的笑容。
和他们在一起,一种“遥远的亲切”和“眼前的亲切”杂糅交织,我由此感受到某种从未有过的慰藉和涤荡,从他们身上,我看到同代人被时代打下的精神烙印,清楚觉察到独属于一代人的率性、野性以及并未泯灭的活力和激情。
05
好的教育,
就是目中有人的教育
▲ 图片来源:Juhae Haam
在我看来,好的教育就是目中有人的教育,你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成长,不要太复杂,不要给他们施加太大的压力,现在很多问题在于没有把人当人,把人当机器,把人当工具,把人当作完成KPI的载体,把学生当作一个升学的分母,当做一个就业率,当做一个符号。
回到人的维度,我们的教育就会更柔韧一些,其实教育最害怕斩钉截铁,它有很多东西是无形的,它是需要滋养的。
如果用有形的尺度来衡量,这中间就会产生很多错位。
就像你评价一个人,不能单纯看成绩,有些孩子沟通能力特别强,他天然就是社牛,什么事情都能搞定,他可能成绩就不好。
有的孩子就是很内向,但是深度思维能力很好,想问题想得很深,有些学生就很外向,组织能力很好,人与人真的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恰好忘记了这些最基本的常识。
其实我们中国的教育资源很丰富,那些特别好的部分就是来自于常识的东西,现在的教育维度太单一了,导致它扭曲了。
跟以前的年轻人对比,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躺平了,没有年轻人的莽撞和激情,被规训的越来越厉害。
年轻人就应该懵懵懂懂的,甚至整天牛逼哄哄的,就应该有那种劲。
然后也喜欢去跟老师论辩一下,或者跟同学琢磨要去干个什么事情,我觉得应该有一种活力,来自于年轻生命的那种谁都挡不住的活力,人年轻的时候应该有这种东西。
现在的孩子从小到大被控制的太多了,因为你一控制多的话,真的是会让他磨损掉,导致内驱力不够。
如果一个孩子内在成长愿望很强烈,不需要外界推动,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不用把它泡在营养液里,只要提供好的环境,有阳光、空气、水分、土壤,他们自然会成长。
06
读大学就是为了找工作吗?
▲ 图片来源:Juhae Haam
以前经济形势好就业机会多,我们简单把大学教育跟就业联系起来,好像读大学就是为了找工作。
我们过于强调职业导向了,孩子们从大一就开始操心找工作,这个心态有点不对劲,因为大学本身是一个很特别的受教育过程,除了让自己以后找工作有专业准备以外,还有一个成长的问题。
年轻人的需求,不单是专业需求,还有精神成长,因为他们是年轻人,生命里有好多困惑,这时候大学要承担一个责任,比如说好的人文教育,好的价值观引导,因为你到社会上工作,不只是作为一个就业人而存在,你其实是一个立体的人,比如说怎么跟家人相处,你有了孩子以后,怎样教育你的孩子,大学教育应该给他一个基本看世界的眼光,还包括学习能力。
过于强调读大学和找工作之间的关系,就是强化了年轻人作为工具人的属性,为什么现在很多老板让年轻人不断加班,他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对一个年轻人来说,不能说生命里只有工作,他也有正常的社交需求,因为年轻人是要玩的,是要有休闲的,他也是要跟同龄人交往的。
过于强调工具人的一面,压榨了年轻人的生存空间,也压榨了生命的丰富性,变得越来越单向度了。
我想对那些即将步入大学的年轻人说,好不容易经过高考考上大学,不要再按原来的路径去走了,不要把卷成绩当做唯一的目标。
人的成长有时候要没有目的性,如果每个人的生命都被填满的话,就发现不了自己,一定要拿出时间来跟自己对话,不要盲目被应试教育牵着走。
不然就算找到一个好工作,始终过得那么紧张的话,人生也没有意思。
我们做家长的要容忍孩子有自己的时间,老师也不要把所有的时间都占满,现在大学里的课太多了。
真的要停下来,让年轻人好好恢复一下元气。
困惑是正常的,但是我们要给他时间去化解,不能让它积在内心,然后又用另一个任务来驱赶他的生命。
结语
成长如此缓慢、艰难而又神奇
感谢所有愿意和我聊天,坦然邀请我去家访的学生,这种信任和靠近,让我拥有机会更好看清个体的生存处境。
感谢我的所有老师,正是我的老师,教会我怎样对待学生。
跨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新世纪初期的漫长时空,我先后历经从小学到博士、博士后的求学经历,亲历了中国乡村小学、乡村初中、县城高中、地方专科大学、全国重点大学等不同层次的校园场域,深刻感知到一个人的成长是如此缓慢、艰难而又神奇。
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让我从家庭教育的维度,更深地理解了爱的力量,坚信“爱”和“自由”在教育中的神圣与神奇。
父母对我的养育和我对孩子的养育,丰富了我对教育的多重体察,从自身的生命经验出发,我更切近地获得了关照、理解、叙述学生的耐心和信心。
来源:此念
儿童的未来在教育
如果你曾梦想:
有一天能站在儿时向往的讲台,
去收获一群山村熊孩子的爱,
让生命拥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也曾希望:
参与探索适合儿童的教育,
赋予教育以生命的意义
我们在这里等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