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急,不一定管用,

很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hi,我是猫。

要不要鸡娃的潜台词是:要不要强迫孩子在对自己意愿不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接受世界的背景音乐就是竞争?

鸡还是不鸡这几乎是所有中国父母的难题。

我们都太习惯了,这个世界的主流生存策略就是竞争,但这跟孩子是否就要按照同样的路径过一生,却是两码事。

在如今这个多元价值的社会,现实主义与功利主义也只是一部分,还有一些人同样也在明确地反对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专制,捍卫保全自我,保全孩子的独立个体与自由意志的发展。

不管哪一款你都知道是有代价的,站在鸡的角度,结果也许不错,但是过程却充满痛苦。

况且用脚趾头也知道,成功只是少数人的游戏,大部分的人都是炮灰。倘若父母拼命鸡孩子学历或者单一技能,那他除了有个光鲜亮丽的学历和技能之外,没有别的东西,这些对他生活又意味着什么?

而站在不鸡的角度,是否任何带有强迫色彩的行为都应该尽可能被取缔?既然如此,为何法律明确要求孩子到了18岁才有民事责任?18岁以前都没有签一个民事合同的正常权利了,那凭什么在读书、人生选择一系列大问题上,孩子就有更大的自主权呢?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活在某种强迫与被强迫的环境中,你的今天可能是昨天对抗的结果,也可能是一直摆脱不了的现实困境。

这些困在当下的经验、阅历与认知水平综合影响下,让你在感受到压力的时候,要么是对抗,要么就是随波逐流,寄希望于孩子重返老路。

没有孰是孰非

无论哪一种选择都是父母对世界的理解,要传递给孩子的。

你要坚信一点,在自己没搞明白很多问题之前,静观其变,不要轻易给别人支招,包括自己的孩子。

一个生命给另外一个生命规划人生路线,又鲁莽,又傲慢,我是不想这么做的。

尽管我喜欢强迫自己,但我实在不喜欢强迫别人,不管是伴侣、孩子还是父母等。这种强迫总会让自己不知觉地歇斯底里、面目狰狞,最后还要陷入自责的陷阱中,不断地自我攻击,太得不偿失了。

时至今日,我不想在讨厌自己了,很不划算。

况且保持自我跟竞争其实也并非对立的,如果你认真观察过孩子,就会发现人性是相通的,本能都是向上的底色,没有不想要优秀的孩子,只有还没找到自己的能力圈领域,跟热爱的孩子。

既然外部世界都在挤压我们,作为父母还是不要跟着世界一起挤压孩子了。

不强迫不意味着

你什么都不做。还有一些东西是可以努力的,比如引导孩子独立思考,鼓励孩子勇于尝试,或者多花时间了解自己的孩子,甚至是别人的孩子。

我发现很多父母就是离孩子太远了,他们的眼里只装得下别人孩子的优秀,装不下自己孩子的优秀。在他们的眼里,只挑自己想看的,自己孩子匮乏的,从来没有真正接纳过孩子真实的样子。

个体的差异性注定了孩子表现出来的个人能力擅长领域也不尽相同, 很多时候孩子展示出的只是阶段的发育行为,并非个人的固定范式。但往往这些阶段行为,在很多父母眼里都无法得到允许。

不允许迟到,不允许自己对自己的选择提出放弃,不允许不按照父母的期待过一生。这种不允许久而久之就变成一种浓度很强的压迫,剥夺一个人的主体性。

孩子只能听之任之,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反正这是你要我过的人生,不是我自己想要的人生。

没有谁希望孩子

过得不好,但是没有自主选择权的人生又如何谈上是好的人生呢。

我们要给孩子托举的依然是那些主动掌握生命主动权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坚韧、积极、勇气、自信等。只不过这些自己强迫自己太难,而强迫别人就轻而易举,甚至放在孩子身上都理所当然了。

金钱、世俗意义的成功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不应该成为强迫孩子的理由,也不要成为塑造孩子的借口。

你没想清楚之前,还不如先让孩子先尽可能少一点束缚生活,我们还有时间,不要着急。

点亮【赞和在看】,让钱和爱都流向你。

关于猫:

一位谈钱羞耻,希望通过正确认识金钱疗愈自己的30+女性。每天分享一个金钱有关的小故事和观念,突破思维,终身成长,持续更新。

我一直都觉得与我同行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若想进一步了解!以下选一通道详询!(备注来意:【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