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成为当下最为紧迫的现实任务和最为重大的时代责任。
强教必先强师。师范院校作为基础教育
师资培养的主力军和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重镇,如何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双重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这为师范院校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前行的强大动能。
什么是师范院校的基础学科?什么是师范院校的交叉学科?师范院校培养的拔尖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品质、行动能力和核心素养?这是师范院校高质量发展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一是作为需求侧的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而言,已经由以前的中师、专科和本科三级师范转向专科和本科两级,并正在转向本科和研究生新两级的大背景下,师范院校必须着力培养拔尖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才能满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二是因为学科建设既是人才培养的决定性要素又是国家对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与拔尖人才培养的成效实行分类评价的前提。因此,加强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成为当下最为紧迫的现实任务和最为重大的时代责任。
第一,教育学与心理学是师范院校天然的基础学科。建设高水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两大学科在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中具有关键和核心的作用。
教育学作为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的科学,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学科体系的根基和底盘,在师范院校学科建设中具有龙头地位并发挥着关键作用。它涵盖教育的各个方面,从宏观理论到微观实践,从政策分析到教学方法创新,为师范生构建了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通过深入学习教育学,师范生能洞悉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把握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原则,为成为具有教育家素养的教师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教育学为其他学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促进了各学科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对师范院校其他学科在拔尖师范生培养中发展起着关键和引领作用。
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在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中同样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其他学科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它能够帮助师范生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从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并富有成效地彰显学生的个性。心理学还为师范生提供了多种教育方法和技术,同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为其他学科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行为特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师范院校要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担任中学各个学科的教师,相关学科的核心要素与综合性大学的相关学科应该有明显的不同。
现以师范院校的物理教育学为例,它不仅涉及对物理学本身高深学问的探索,还依赖教育学、心理学、数学、哲学、体育学等诸学科的强力支撑,才能构建起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物理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因此,物理教育学一定是师范院校具有高深学术性的交叉学科,国家在对师范院校的物理教育学进行学科评估以及对所培养的拔尖人才进行评价时,其核心指标自然就会与综合性大学一级学科的物理学具有明显的不同。
在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学“四梁八柱”的学科建设中,教育学、心理学与其他学科性的学科的紧密结合,从而发展成为具有教育底蕴、学科特性、社会素养、国际视野的交叉学科,如数学教育学、外语教育学、语文教育学等一级学科。这样构建的崭新的教师教育学学科门类不仅能有效构建起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的相关学科具有明显区分度的指标体系,更能为培养具有教育家素养的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师范院校自觉聚焦主责主业,着力培养具有教育家素养的拔尖创新师范毕业生。师范院校培养的未来大国良师必须具有优良的心理品质,即高度的责任心、持续的进取心、强烈的好奇心;强大的行动能力,即表达能力、和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完美的核心素养,即专业技能与职业操守、社会担当与健全人格、创新实践与批判性思维、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历史眼光与全球视野的紧密结合。
尽管上述三大心理品质、四大行动能力和五大核心素养对于所有时代新人的培养都是基本的、重要的、关键的,但对于未来的教师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教育是要为学生一生的生活幸福及一生的事业成功奠基的伟大事业,教师在心理品质、行动能力和核心素养上所具有的模范性、引领性、高水平性就显得比任何职业更为1nj.ilvse.net重要。而这些品质、能力、素养的培养与淬炼,依赖于为师范院校建立起符合具有教育家精神底蕴的教师培养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学科体系,方能使师范院校聚焦培养高水平师范毕业生的主责主业,从而自觉地肩负起教育强国建设中时代赋予自己的双重使命与担当。
作者分别系四川师范大学原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员
欢迎订阅《中国教师报》,携手成长!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白衣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