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神色不安的婆婆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医生像往常一样,以一贯的开场白询问老人就诊原因,不想却打开了婆婆的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述起自己那些不为人理解的痛苦经历。
事实上,这位婆婆并非第一次来就诊。一年前,她就因无明显诱因的紧张、害怕、心慌症状,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过。住院期间,虽然经过一系列检查,但并未发现明显的心脏疾病能够解释她的症状。因此,结合病史和检查结果综合考虑诊断为焦虑障碍,并接受了抗焦虑药物治疗,症状得到了基本缓解。
然而,在数月的药物治疗之后,婆婆听邻居们说“长期服药会有药物依赖”,于是在自觉病情好转的情况下,她开始逐渐减少服药频率,直至完全停药。停药初期,病情并未明显复发,但随着停药时间的延长,她再次出现了无明显原因的紧张、易受惊吓等症状,并伴随明显的心脏不适感,严重时甚至还有濒死感。意识到可能是病情复发,她再次来到了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
婆婆的这些症状,在神经内科、精神专科、急诊科并不罕见。临床上,这种突如其来的“心灵暴风”被称为惊恐障碍。
那么什么是惊恐障碍呢,大家也许对这个名词感到陌生,但你一定或多或少听说过焦虑障碍,而惊恐障碍被称为惊恐症或急性焦虑发作,是一种急性焦虑障碍,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种疾病吧。
一、定义与特征
惊恐障碍的特征在于其突发性和强烈的恐惧感,伴随着明显的躯体症状,如心悸、出汗、颤抖、呼吸急促等。这些症状在没有明显外界威胁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且持续时间短暂,但足以让患者感到极度不适和恐惧。
二、症状表现
惊恐障碍的症状表现多样,主要包括:
- 惊恐发作:突发的强烈恐惧感,伴随着濒死感或失控感。
- 躯体症状:心悸、出汗、颤抖、呼吸急促、胸闷、胸痛、头晕、头痛等。
- 认知与行为症状:担心再次发作,出现回避行为,如避免独处、避免外出等。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惊恐障碍的病因复杂,可能涉及遗传、神经生物学、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
- 遗传因素:研究显示,惊恐障碍在家族中有较高的聚集性,遗传因素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 神经生物学因素:惊恐障碍可能与大脑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失衡有关,如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亢进等。
- 心理社会因素:童年期的创伤经历、生活压力、应激性生活事件等也可能增加惊恐障碍的发病风险。
四、诊断
根据ICD-10的诊断标准,惊恐发作的诊断依据包括:
- 1个月内至少有3次发作,每次不超过2小时。
- 发作时明显影响日常活动。
- 两次发作的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没有明显症状。
- 发作的情境中没有真正的危险,并不局限在已知或可预料的情境中。
- 不是由生理疲劳、躯体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物质滥用的结果。
五、治疗方法与策略
惊恐障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和苯二氮卓类药物。这些药物可以缓解症状,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和依赖。
-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心理治疗、暴露疗法和放松训练等。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合理的恐惧认知,学习应对焦虑的技巧,减少惊恐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六、生活方式与调整
惊恐障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规律的作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 均衡的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酒精。
- 适度的运动: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
- 学会放松:通过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技巧,缓解身体的紧张感。
七、康复之路与希望
惊恐障碍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焦虑障碍,但通过综合治疗和管理,患者可以逐渐康复并恢复正常生活。以下是一些建议:
- 积极接受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并接受心理治疗。
- 建立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获得理解和支持。
- 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康复,并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生活方式。
- 定期复查:定期复诊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惊恐障碍并不如其名字那么让人惊恐,这是一种可治可控的神经症,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类似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寻求专业帮助。
消息来源: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