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粮食和农业生产的“稳定器”,农业保险在保障“三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各类保险机构积极结合自身和当地实际,“各显神通”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力度。

创新特色产品 满足多元需求

创新特色产品 满足多元需求

多层次农业保险是指针对不同农业生产类型、不同风险需求,提供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保险产品,以满足农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风险保障需求。

创新保险产品方面,中国人寿创新推出17款专属产品,为“三农”提供风险保障稳定在30万亿元以上,进一步提升了农户的抗风险能力,为农户农业收入的稳定和增加提供了有力保障。

发展特色保险方面,中国太保产险重庆分公司梳理出重庆26个区县特色农业产业近125个,为其量身定制特色农业险种。在江津,中国太保产险重庆分公司创新提供“政策性+商业性”花椒价格指数保险创新模式,将种植户、花椒收购商均纳入保障范围,促进服务片区内计划完成率达到100%;在武隆,成功实现特色产业增品挖潜,在为高山番茄谷提供基础种植保险基础上创新开发番茄目标价格指数保险,为当地18户番茄种植户的1800亩番茄承担980万元风险保障,最大限度转嫁了因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拓展金融场景 助力产业升级

拓展金融场景 助力产业升级

多层次农业保险的发展推动了金融场景的拓展,特别是“保险+期货”“保险+信贷”等金融融合创新模式的出现,为农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选择。

“保险+期货”模式是农业保险与金融市场融合的重要体现。通过该模式,保险公司为农民提供农产品期货价格类保险产品,期货公司等专业机构则为保险公司提供风险转移方案并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这种多方共担风险的机制,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生产中的市场风险,为农户提供更加稳定的收入预期,赋能乡村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截至2024年3月底,我国有135家期货经营机构与923个乡村振兴工作地签署结对帮扶协议2367份。在专业帮扶方面,期货经营机构通过“保险+期货”模式为天然橡胶、玉米、大豆等18个产业品种提供了价格保障,累计承保货值1610.61亿元。

“保险+信贷”模式也为农户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中国太保产险黔江支公司积极对接黔江区畜牧中心,为黔江生猪养殖企业提供“保险+信贷”服务方案,通过商业性补充保险,为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落地保费85万元,为客户10000头生猪提供1600万元市场风险保障促进银行为客户增加授信800万元用于猪场建设,进一步保障生猪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此外,在构建全产业链帮扶机制方面,中国人寿前期提供信贷投放及资金支持,中期通过农业保险提供专属保障,后期通过电商平台提供销售渠道,将金融保险优势贯穿到产业扶持的全过程,带动帮扶地区产业持续发展。2023年,国寿投资公司在定点帮扶县创新“国寿七夕茶”茶园认种营销新模式,茶叶年销售近3700斤,助力当地农民增收。

科技精准赋能 强化底线保障

科技精准赋能 强化底线保障

在精准承保与理赔方面,保险机构在承保理赔端广泛采用智能防伪校验相机、无人机查勘、风险地图等数字化技术,通过科技手段采集数据后上传至农险数字平台集中处理,大幅提升了农业保险的效率与准确率。人保财险在小麦主产区河南遭遇严重“烂场雨”时,仅用一周时间就将5.47亿元赔款赔付到户;在台风“杜苏芮”引发洪涝灾害后,提前3天完成金融监管总局指导的第一阶段快赔预赔目标。其背后均离不开科技手段的支撑,该公司通过运用卫星、无人机遥感、空间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对农作物灾前灾后影像进行比对,快速确定损失面积和程度,从而确保赔付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在防控市场欺诈风险方面,保险机构通过建立汇集农业保险相关各类大数据的平台,开展远程智能监控和各类数据相互校验,可精准判别欺诈行为,防范市场欺诈风险和套取政府保费补贴风险。这不仅保障了农业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提高了政府保费补贴的真实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