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创新主体投入主要表现为人员与经费投入,具体指标含:R&D人员、知识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R&D内部经费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和研发投入强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中国100城”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是由苏州创新生态研究院施琴芬博士牵头,协同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张秋菊团队、南京审计大学于娱团队、清华大学陈劲团队、南京邮电大学朱卫未团队、江苏科技大学吴洁团队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田杰棠、新华社中国财富研究院张庆源、上海科学院李万等近百人继2020年第一次发布后的第五次呈现。

报告中,“中国100城”城市创新生态指数年度排名20强、创新主体前20强城市已对外发布,创新协同前20强城市发布后,还将陆续发布创新环境前20强城市、创新主体规模前20强城市、创新主体投入前20强城市、创新主体产出前20强城市、创新协同平台前20强城市、创新协同互动前20强城市、创新国际合作前20强城市、创新投资环境前20强城市、创新生活环境前20强城市,及长三角、江苏省、G60科创走廊3份分析报告。

根据课题组测算,创新主体投入前20强城市的区域、梯度、位差与维度分析结果如下。

01

区域分析:粤苏皖浙入榜城市较多

中国创新主体投入前20强城市呈现明显的区域聚集效应。城市创新投入指数排名前20强的城市中,3个直辖市进入了前20强。广东省、江苏省、安徽省和浙江省入榜城市较多。其中,广东省入榜城市3个,占比15%,含副省级城市两个:广州市和深圳市。江苏省入榜城市3个,占比15%,含副省级城市南京市。安徽省和浙江省入榜城市数量相同,各两个城市在列,分别占比10%。浙江省含副省级城市两个:杭州市和宁波市。四川省、湖南省、陕西省、河南省、湖北省、福建省和山东省各有1个城市入选,含副省级城市成都市、西安市、武汉市、厦门市和济南市。创新主体投入前20强城市中有8个分布在长三角地区,3个分布在珠三角地区,两个分布在京津冀地区,5个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02

梯度分析:北京、深圳和上海大幅领先

创新主体投入前20强城市可大致分为5个组。其中,北京市得分最高,属于第一组。深圳市、上海市属于第二组。北京市、深圳市和上海市创新主体投入得分较高与其经济实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合肥市、广州市、苏州市、杭州市和南京市共5个城市位于第三组。成都市、长沙市、宁波市、西安市、郑州市、芜湖市和武汉市共7个城市位于第四组。天津市、无锡市、东莞市、厦门市和济南市共5个城市位于第五组,后三组的创新主体投入得分差异较小。北京市、深圳市和上海市大幅领先其他城市。

03

位差分析:城市创新主体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较强一致性

城市创新主体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很强的一致性。聚集现象最为明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创新投入也相对较大。创新主体投入前20强城市排名与GDP排名、人均GDP排名的位差比较结果显示:大部分城市的创新主体投入排名和GDP排名差别不大,与人均GDP排名存在一定差距。创新主体投入排名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强的一致性的上海市、成都市、广州市、苏州市、济南市、北京市、深圳市、宁波市、杭州市和南京市,创新主体投入与GDP排名位差范围都在两个以内,一致性显著。长沙市、东莞市、西安市、厦门市、合肥市和芜湖市的创新主体投入排名高于它们的GDP排名。这表明这些城市可能更加重视科技和创新的推动,相对于其经济总量,它们在创新主体投入方面表现出色。武汉市、天津市和无锡市城市创新主体投入排名落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这些城市在经济总量方面表现较好,但在创新主体投入方面相对落后,可能需要加大在科技和创新领域的投资和政策支持,以促进这些领域的发展与其经济规模相匹配。

04

维度分析:注重地方基础优势,着力提升创新水平

R&D人员得分中,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广州市和苏州市位于前5强,拥有较多R&D人员数量。济南市、成都市、厦门市、武汉市和芜湖市排名后5位,在该项指标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知识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得分中,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合肥市和深圳市位于前5强,长沙市、东莞市、厦门市、无锡市和芜湖市排名后5位,在该项指标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苏州市、芜湖市、长沙市、深圳市和南京市在知识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指标上落后,但在创新主体投入排名方面表现突出。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得分中,北京市、南京市、上海市、武汉市和西安市位于前5强,苏州市、无锡市、宁波市、芜湖市和东莞市排名后5位,在该项指标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苏州市、合肥市、宁波市、深圳市和成都市在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指标上落后,但在创新主体投入排名方面表现突出。R&D内部经费支出得分中,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苏州市和广州市位于前5强,郑州市、西安市、武汉市、厦门市和芜湖市排名后5位,在该项指标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合肥市、芜湖市、西安市、郑州市和武汉市在R及口内部经费支出指标上落后,但在创新主体投入排名方面表现突出。科学技术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排名前5的城市为合肥市、芜湖市、深圳市、苏州市和杭州市。相比于创新主体投入排名,上海市、东莞市、西安市、济南市和天津市在该项指标上表现较为落后。上海市、北京市、西安市、长沙市和天津市在科学技术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指标上落后,但在创新主体投入排名方面表现突出。研发投入强度得分中,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苏州市和合肥市位于前5强,厦门市、天津市、郑州市、西安市和武汉市排名后5位,在该项指标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来源:苏州创新生态研究院。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 ◆ ◆

编辑邮箱:sciencepi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