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据叩叩财经统计,自2019年注册制改革逐步实施至2023年底,五年时间里,包括北交所在内,A股共有1905家企业成功挂牌上市,但上市当年即由盈利转为亏损的企业仅有13家。利尔达和安达科技是自北交所开板以来到目前为止唯二两家在上市首年就出现亏损的企业。
本文由叩叩财经(ID:koukouipo)独家原创首发
作者:姚 毅@北京
编辑:翟 睿@北京
日前,北交所向各会员单位下发了最新一期会员通讯。
作为旨在帮助各会员单位及时了解业务政策信息,加强行业交流,并为会员执业提供参考信息的北交所会员通讯,至今共发布了19期。
据叩叩财经获悉,在这份最新的会员通讯中,北交所除了总结自8月底以来的几个月内有关北交所发布的各大重要政策与相关资讯外,也在“警示”一栏中以匿名的方式通报了“保荐机构保荐项目上市当年即亏损”的两大案例。
无论是在沪深IPO还是北交所上市审核监管中,企业上市即出现业绩的大幅变脸甚至亏损,一直以来都是监管层关注的重点。
这并不难以理解。
企业经营的成长性和业绩的持续性,都是衡量一家企业是否符合A股上市的重要指标。
那么,企业一旦在上市之初即出现业绩的大幅下滑尤其是亏损者,负责该项目的保荐机构及相关保荐代表人是否履职尽责,自然难逃监管层的质疑和追查。
“在过去多年中,如果保荐的上市企业在上市当年就出现了亏损,不仅保荐机构将被面临较长时间的业务暂停,而相关保荐代表人的从业资格也将被直接取消。”有接近于监管层的资深投行人士告诉叩叩财经。
2008年,在证监会发布的首份《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下称《保荐管理办法》)中,即严格规定,如果上市企业在“公开发行证券上市当年即亏损”的,在“中国证监会自确认之日起暂停保荐机构的保荐机构资格3个月,撤销相关人员的保荐代表人资格”,如果“公开发行证券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中国证监会可根据情节轻重,自确认之日起3个月到12个月内不受理相关保荐代表人具体负责的推荐;情节特别严重的,撤销相关人员的保荐代表人资格”。
2009年5月,在创业板开板之前,证监会对《保荐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在保持对“公开发行证券上市当年即亏损”的项目沿用“暂停保荐机构的保荐机构资格3个月,撤销相关人员的保荐代表人资格”的严厉处罚外,则将“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的对应惩罚仅限制在了“主板”中。
近年来,随着A股注册制的改革落地,为适应新的审核与监管趋势,在最新2023年初修订颁布的《保荐管理办法》中,依然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和主板上市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证券并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股票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并在北交所上市和上市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证券并上市当年即亏损且选取的上市标准含净利润标准”的,“证监会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保荐机构及其相关责任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责令改正、监管谈话、对保荐代表人依法认定为不当人选、暂停保荐机构的保荐业务等监管措施”。
据北交所在最新一期的会员通讯中通报称,2023 年 2 月,保荐机构 A 及2 名保荐代表人保荐的 B 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2023 年 3 月,保荐机构 C 及2 名保荐代表人保荐的 D 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B 公司和 D 公司选取的上市标准均含有净利润标准。2024 年 4 月,B 公司和D 公司披露 2023 年年度报告,显示其 2023 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值,上市当年即出现亏损。
按照上述《保荐管理办法》和《北京证券交易所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细则》(下称《北交所保荐管理细则》)第四十九条有关规定,北交所对保荐机构A、保荐机构 C 及 4 名保荐代表人均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监管措施。
虽然北交所在通报中仅以B、D代称两家涉事公司,但这两家企业的真实身份并不难猜。
据叩叩财经证实,B公司即为利尔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利尔达”),D公司则指向了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达科技”)。
在当初利尔达和安达科技申报北交所上市之时,两家企业都因高速的业绩增长和规模化的经营利润,成为了市场所关注的北交所上市“明星”企业。
公开信息显示,利尔达是在国信证券的保荐下于2022年6月30日向北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的。
2023年1月19日,利尔达的北交所上市申请在顺利获得证监会注册后,于同年2月17日正式敲钟挂牌公开交易。
安达科技在北交所的上市时间稍晚于利尔达。
2023年3月23日,当安达科技以每股13元的价格于北交所挂牌时,其一度风头无两——彼时,其就以超额配售后总计7.48亿元的融资额,创下了北交所至今未破的上市最大融资规模。
讽刺的是,在2023年当年,安达科技的业绩就出现了巨额亏损。
于是也就有了包括其上市保荐机构——中信证券以及相关保荐代表人被证监会和北交所的悉数追责的后续。
“利尔达和安达科技是自北交所开板以来到目前为止唯二两家在上市首年就出现亏损的企业”,上述资深投行人士告诉叩叩财经。
据叩叩财经统计,自2019年注册制改革逐步实施至2023年底,五年时间里,包括北交所在内,A股共有1905家企业成功挂牌上市,但上市当年即由盈利转为亏损的企业仅有13家。
而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中,在当年上市即出现亏损的企业共有5家。其中科创板一家为九州一轨,创业板有北方长龙和格力博两家,剩余的两家即是北交所的利尔达和安达科技。
2024年5月7日,浙江证监局发布关于对国信证券及相关责任人员监管处罚的决定,宣布对国信证券、刘洪志、朱星晨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这也是监管层向中介保荐机构针对北交所上市项目开出的首份因上市当年出现业绩亏损所导致的监管措施。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利尔达还是安达科技,其保荐机构及相关保荐代表人被追责固然值得业内警示与反省,但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中,两家企业经营态势的变化不仅未有企稳,反而愈演愈烈。
1)北交所上市首年业绩“变脸亏损”惩处首例
正如上述所言,利尔达是北交所有史以来因上市当年即出现业绩亏损而遭到监管层追责的首例。
利尔达是一家主营 IC 增值分销业务和物联网模块及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早在2015年初,利尔达就成功挂牌新三板,这也为其在2022年申报北交所上市奠定了基础。
在2022年之前,利尔达的确是有着足够的基本面实力去冲击北交所上市的。
公开数据显示,在2019年至2021年间,利尔达的营业收入从12.56亿增长至了22.05亿,扣非净利润也从2019年仅2300万出头,至2021年时,就已高企至1.7亿。
以彼时利尔达的经营数据,别说包容性更强、上市门槛更低的北交所,甚至是申报A股沪深主板上市,也是符合相关条件的。
从某种角度上说,利尔达是相当幸运的。
事实上,在其获得证监会注册批文成功上市前夕,其业绩已明显出现了变脸趋势,几乎与距离上市失败的命运仅悬于一线。
2023年1月底,正拉开发行大幕的利尔达,公布了其北交所上市招股书,其表示2022年上半年,利尔达的扣非净利润依然保持着持续增长,达到了6528.8万,同比增长20.86%。
2023年2月17日,利尔达成功在北交所挂牌上市。
仅仅十天后,利尔达的2022年业绩快报出炉,其当年的扣非净利润落定在了9249.34万元,同比下滑近46%。
要知道,按照北交所上市审核的相关规定,若“发行人最近一年(期)经营业绩指标较上一年(期)下滑幅度超过50%的,如无充分相反证据或其他特殊原因,一般应认定对发行人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距离业绩同比下滑50%的“红线”仅仅一步之遥,彼时的利尔达也算是逃过了一劫。
“利尔达2022年时虽然业绩出现了大幅波动,但胜在其盈利规模依然近亿元,同样是当时大多数拟北交所上市企业无法比拟的。”上述资深投行人士表示,也许正是有此“光环”加身,即便在业绩已出现大幅下滑的趋势之下,监管层仍然未让其发行“待定”。
不过此时利尔达也曾向监管层信誓旦旦的表示“假定外界宏观经济、政治因素、公司自身经营管理等内外部环境较目前均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公司初步预计 2023 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较 2022 年度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
显然,利尔达并未兑现其给予监管层与市场的“预期”。
2023年4月,刚刚上市两个月的利尔达就给出了一份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96.84%的2023年一季报。
紧接着,在2023年8月,利尔达公布的其北交所上市后的首份中报中,其就已经出现了200余万的亏损,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104.31%。
不得不承认,如果证监会给利尔达的上市批文稍有拖延,那么利尔达此番上市很可能就将因不满足北交所上市条件而功亏一篑。
在2023年年报中,利尔达的亏损还在进一步放大。
在这利尔达北交所上市的第一年中,其用一份极其难堪的经营数据回馈给了信任它的监管层和投资者们。
数据显示,2023年中,利尔达从前一年近亿规模的扣非净利润下滑至亏损1831.7万。
这一结果与其曾预测的“2023 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较 2022 年度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截然不符。
对此,利尔达给出的解释是在2023年内“宏观经济整体下行,客户需求减弱导致产品业绩和毛利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同时因存货较多计提的跌价损失增加以 及管理费用有所增长,最终导致净利润的减少”,并坚称“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继续专注于主营业务的稳健发展,不断完 善经营管理体系,稳步实施市场拓展工作”。
无论利尔达如何为自己业绩的亏损找理由,但其是明确违反了《保荐管理办法》和《北交所保荐管理细则》的相关规定。
于是,在2024年5月,护送利尔达北交所上市的相关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成为了因北交所上市项目的业绩变脸被监管层处罚的首例。
2024年以来,利尔达业绩的断崖式下滑不仅还在继续,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据利尔达刚刚最新公布的2024年三季报显示,在2024年过去的前三季度中,其营业收入虽然仅同比下滑了12.79%录得14.6亿,但其扣非净利润亏损额已至5595.55万,同比业绩本就羸弱的2023年同期,下滑幅度达到惊人的485.26%。
利尔达继续将企业在2024年业绩的“跳水”归结于“受宏观经济、市场景气度等因素的影响”,此外,其称“受汇率波动及利息费用增加影响致财务费用增加”,也让其利润进一步被吞噬。
2)从北交所“明星”到投资者的“弃子”
因2023年的年报公布时间稍晚于利尔达,又或许是因为其上市时间排在利尔达后,安达科技及其中介机构庆幸地躲过了监管层对北交所上市项目业绩变脸的首罚。
在利尔达北交所上市的保荐机构国信证券及相关保荐代表人被浙江证监局惩处落地三个月后,中信证券及相关保荐代表人才因保荐安达科技北交所上市遭到了贵州证监局的监管处罚。
2024年8月5日,贵州证监局公布了对中信证券及其保荐代表人陈健健、赵倩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处罚决定,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据上述来自于贵州证监局的处罚决定称,经中信证券及相关保荐代表人保荐的安达科技于2023年3月23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上市标准中包含了净利润标准。然而,安达科技在2024年4月29日披露的《2023年年度报告》中显示,公司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63,392.83万元,即上市当年即出现亏损。
时间回到一年多前,当2023年3月,一举募得创北交所上市最大规模资金纪录的安达科技,此时应该不会想到,彼时被投资者作为北交所上市“明星”企业的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会跌落神坛,一度成为遭投资者“用脚投票”的弃子。
以安达科技在上市前公布的业绩水准,其能从北交所圈走7.48亿资金,是并不让人觉得意外的。
毕竟,在2022年时,也即是安达科技上市前的最后一期财务报告中,其当期赚得的扣非净利润就已高达8.16亿。
主营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生产制造的安达科技,主要从事磷酸铁、磷酸铁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主要产品中磷酸铁主要用于自产磷酸铁锂,磷酸铁锂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制造,并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领域。
2022年10月,在安达科技提交北交所上市申报后,在对其发行上市审核中,监管层便重点关注了其业绩大幅增长的可持续性,并要求安达科技说明期后是否存在业绩下滑的风险。
然而安达科技自信地回复北交所称,目前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向好,随着下游需求的持续增加,公司经营业绩情况良好。
安达科技所谓的“情况良好”也仅仅在坚持到了其成功上市之前。
和利尔达一样,同样的剧情在安达科技中上演。
2023年4月26日,安达科技就给出了一份同比扣非净利润下滑93%的2023年一季报,此时,距离其成功挂牌北交所上市尚不足一月。
2023年8月,安达科技发布其北交所上市后的首份中报,其扣非净利润在此时便已亏损2.4亿,同比下滑139.06%。
虽然早有预期,但当2024年4月29日,安达科技向市场交出了其营收同比下滑超过50%,对应净利润亏损规模超过6.33亿的上市首年“成绩单”时,还是引发了市场的热议。
不仅业绩剧变,经贵州证监局调查还称,安达科技将客供碳酸锂对应磷酸铁锂销售业务收入确认由净额法调整为总额法,导致披露的2023年一季报、半年报、三季报、年度业绩快报分别多累计确认营业收入10.25亿元、13.48亿元、17.49亿元、19.23亿元,以及分别多累计确认营业成本10.25亿元、13.48亿元、17.49亿元、19.23亿元,造成信息披露不准确、更正不及时。
和利尔达一样,令人担忧的经营环境恶化趋势,安达科技也还在继续。
在2024年10月底,安达科技发布的2024年三季报中,其营业收入继续以超过50%的跌幅下探,2023年前三季度尚有超过25亿营收的安达科技,在今年前三季度中仅剩下了10.8亿。对应的扣非净利润在同比下滑近37%后,亏损额已扩大到5.28亿。
(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