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皆兵”地提出
1958年,美帝国主义在台湾制造了紧张局势,台湾当局叫嚣“反攻大陆”,这一举动使我党做出了“全民皆兵”的决策,开始了“大办民兵师”。
1964年10月,总政治部召开了全军民政治工作会议。次年5月,徐向前在军委作战会议上,作了关于民兵工作的发言。7月,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又召开了全国民兵工作会议。各大军区、省军区、军分区、县人民武装部,以及各地方党委和人民武装委员会都做了大量的民兵工作。
“大办民兵师”
徐向前敏锐地发现,一些地方,特别是农村,在贯彻“大办民兵师”的口号下,出现了一些脱离实际的做法。农村以村为单位,基本上是“村自为战”,民兵组织实际上搞成了一些空架子。徐向前明确提出“民兵工作应当以班、排、连为基础”“民兵主要还是搞基层”这个思想,与当时耳濡目染、习以为常的要“大办民兵师”显然有别。
关于“大办民兵师”的问题,徐向前和主管民兵工作的副总长彭绍辉等有过详细谈话。他说: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毛主席说要‘大办民兵师’是个口号,并不是把‘师’都搞起来。县长当师长、书记当政委,靠两个人抓什么东西?师长政委解决什么问题?主要靠省军区、军分区,由他们来储备干部。民兵能搞到营,能把整营整营拉出来,也就不错了。空架子,抓不住。真正有事,能以连为单位拿出来就很好。民兵很分散,他们的活动,主要在基层,在班、排、连。以师为单位的活动很困难。正规军也不能成师在一块活动。平时不能搞那么多师团架子,战时也不需要搞两三千个师。苏德战争时,苏联只有三百个师,只要不断补充就行了。民兵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搞好生产,不能妨碍生产,要促进生产,把它搞大了,反而妨碍生产。”
1964年10月24日,徐向前正式向军委作了报告。军委常委会议通过决议:
“同意徐向前同志意见,民兵工作现在还是抓基层为主。”
1965年5月,军委召开作战会议。徐向前作了关于民兵工作的专题发言。7月,又在民兵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系统地阐述了民兵工作的重要原则。
徐向前坚信“兵民是胜利之本”,他强调巩固民兵工作“三落实”的成果,保证持续稳定的发展。他说:“整个“四清”运动是个历史阶段,不管它分几批,我们军队都要坚决地派人参加,要以主要的精力去抓民兵工作,并且始终如一,坚持到底。”
他对大军区领导说:
“希望你们的两只手,一只手狠狠地抓正规部队,一只手狠狠地抓民兵:两只眼睛,一个眼睛看正规部队,一个眼睛看民兵。要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只有这样,打起仗来,一声号令就有了部队。”
徐向前要求省军区、军分区,武装部给地方党委当好参谋。经常注意蹲点,搜集材料,研究问题,提出建议;他要求总政治部为省军区、军分区配备一些身强力壮的干部;鼓励民兵利用假日搞点义务劳动,建点简易仓库,把民兵武器保管好;要求各地办好报纸、刊物和广播,搞好民兵的宣传工作。
民兵工作的“三落实”
1965年11月,徐向前率领工作组到浙江;12月,又到广东等地视察民兵工作。在视察和调查研究中,他亲自了解杭州工厂的民兵工作情况,解剖了三个“麻雀”:一个是“四清”以前和以后一直搞得比较好的闸口发电厂;一个是“四清”前只是“纸上遍兵”,“四清”后民兵的组织和政治比较落实了的海潮橡胶厂;一个是“四清”前民兵工作有名无实,“四清”后草率地动员、简单编组了事,需要补课的轴承厂。
在广东,着重了解了花县的民兵工作。他在接见浙江省地市县武委会主任会议部分代表时发表了讲话。他首先讲了国际形势,谈到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他强调:我们就是要做到“寓兵于民”,“藏粮于民”。
1966年3月,广州军区召开省军区系统四级干部会议,检查贯彻毛主席关于民兵工作“三落实”指示的情况,总结交流经验教训。徐向前到会作了指示。他指出,1964年,毛主席提出民兵工作“三落实”以后,各级党委既抓文又抓武,民兵工作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起了质的变化。经验证明,要搞好民兵工作“三落实”,就要依靠党、依靠群众,抓基层、刻样板,点面结合,以点带面,这是最高明的领导。
这个讲话,正是几年来抓民兵工作“三落实”的经验总结。正当民兵工作克服一哄而起带来的弊端稳步向前发展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在十年动乱中,民兵建设受到了严重的摧残,陷入混乱、瘫痪状态。人生如九曲的黄河,时而踏上浪尖,时而跌入浪谷,从来没有平坦的时候,只是有时来得舒缓,有时来得突然。
就在徐向前呕心沥血、抱病致力于人民军队和民兵正规化建设的时候,他怎么也没料到,一场意想不到的“战争”会如此突然铺天盖地地袭来,把他卷入旋涡并险些被淹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