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渭南日报创刊75周年和复刊40周年。数十年来,几代渭报人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站在时代前列,积极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记录着东秦大地的深刻变革,讲述着渭南人民努力奋斗的非凡故事。

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渭南日报》推出“新老报人”系列报道,回顾老报人心系报业、殚精竭虑、开拓创新的动人故事,分享新报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再创辉煌的奋斗故事,通过他们的视角向过往致敬,带着希望,怀着热情,奔向美好的未来。

新老报人

新闻是值得献身的行当

——专访《渭南日报》老报人孙小龙

渭南日报记者 吕佳/文

新闻是什么?在老报人孙小龙的眼里,它可以是一个饭碗,一个职业,也可以是一种生活,一种命运。之所以这样说,来自于他的生活经历与职业身份的转换。
  18岁那年,孙小龙考入军校,成为一名军人。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野战部队,正当他满怀报国之志、投身火热军营追逐人生梦想之时,恰逢当年大裁军,他便转业到蒲白矿务局,做了一名业务经理,负责煤矿设备采购工作。当时,他心中为自己设计了最好的“人生模块”,就是从“采购达人”到“资源掌门人”。然而,一则渭南日报的“招贤榜”再一次改变了孙小龙的人生航道。1999年,孙小龙入职渭南日报社,成为一名新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小龙畅谈渭南日报发展历程。渭南日报记者 彭一鹏/图

起初,孙小龙“跳槽”到报社上班,仅仅是因为有个体面的工作,有份稳定的收入,用他的话来说,“混口饭吃而已”。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地认识到,记者是一个很高尚、很神圣,又令人敬畏的职业,既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又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孙小龙清楚地记得,刚到渭南工作时,他人生地不熟,一到周末,就骑着自行车“满世界”溜达。有一次,他骑行到南塬,远远望去,南塬北坡稀稀落落的树木难以掩盖片片裸露在外的黄土。一阵风吹过,风卷起一片片落叶,落叶又追逐着一团团尘土,让人睁不开眼。“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当时的‘风’景。”孙小龙说,2008年3月,我市正式启动南塬绿化项目,尤其是2016年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实施绿化秦东大地建设美丽家园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勾勒出了“渭南绿色图”,三年内完成绿化植树150万亩,实现南北山地森林化、南北台塬绿色化、中部平原园林化。从此,南塬一年更比一年绿。
  时至如今,孙小龙难以忘记那几年每到春季,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植树造林的热闹场面。“尽管每个人的裤管上沾满了泥土,额头上渗出了汗珠,但大家干劲十足,热情高涨。”植树现场,孙小龙挖坑、拉水、抬树苗,样样不落后。回到报社,他奋笔疾书,把南塬绿化“大会战”的场景,写成一篇篇新闻报道。“2017年,我市又提出打造城市生态廊道,将南塬北坡生态治理修复纳入其中,见缝插绿栽植五角枫、果石榴、山桃,全力打造南塬之‘美’。作为一名骑行‘发烧友’,每每穿行在南塬绿树成荫的公路上,片片绿色中夹杂着五彩斑斓,令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孙小龙翻阅当年的报纸,浏览着一篇篇新闻作品,他深情地说:“这就是一名党报记者的与众不同,我们不仅是城市建设的参与者,更是时代变迁的记录者。”
  当孙小龙成长为“资深记者”时,正值传统纸媒的“黄金时代”,各都市类报纸如雨后春笋般活力四射,纸媒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党报改革势在必行。已经身处报社中层管理岗位的孙小龙肩上的担子自然不轻。“自2005年开始,报社进入了改革发展关键期和迅速成长期,72个小时连轴转是常态。”也就是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孙小龙不仅带领年轻记者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主题采访任务,还推出了“小龙看经济”专栏,撰写了一篇又一篇有深度、有思考、有见解的栏目稿件。
  为了提高报纸看点,报社牢牢抓住“内容为王”这个牛鼻子,策划推出了“渭河上下”千里大采风公益活动。采风团历时半年,从渭河源头顺流而下,途经甘肃天水及我省宝鸡、咸阳、西安,最终到达渭河入黄处的潼关县,行程万余公里,连续报道沿河各地保护渭河、保持水土、维系优良生态的好经验好做法。随后,报社又相继推出“穿越秦晋峡谷 探秘黄河文明”沿黄公路三地四市党报媒体联合采风、“秦川探峪”大型公益采访等多个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作为军人出身的他,每一个大型采访活动中都有他“冲在前头”的身影。
  “这些主题采访活动的策划与实施,不仅丰富了报纸内容,扩大了渭南对外宣传,还锻炼了记者队伍,提升了报纸的品牌影响力。”孙小龙说。
  2018年,在新闻行当干了近20年的孙小龙,退居二线后被省委宣传部聘为新闻阅评员,这一干又是5年。“时至如今,我一直在新闻一线。”孙小龙说,“新闻,是值得我奉献终身的行当。”
  “身为新闻人这么多年,最值得自己骄傲的事情是什么?”采访中,当记者“抛”出这个话题时,孙小龙眼睛突然发亮,面带微笑地说:“我把我的独生女儿也培养成了新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