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渭南日报创刊75周年和复刊40周年。数十年来,几代渭报人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站在时代前列,积极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记录着东秦大地的深刻变革,讲述着渭南人民努力奋斗的非凡故事。

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渭南日报》推出“新老报人”系列报道,回顾老报人心系报业、殚精竭虑、开拓创新的动人故事,分享新报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再创辉煌的奋斗故事,通过他们的视角向过往致敬,带着希望,怀着热情,奔向美好的未来。

一张报一生情 我们一起走过

——专访《渭南日报》老报人范会杰

渭南日报记者 杨晓妍/文

今年64岁的范会杰,是渭南日报社退休员工。
  从青春到暮年,在范会杰人生三分之二的日子里,《渭南日报》占据了一大半。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号角吹遍大江南北,渭南的发展也掀开了新篇章。1984年10月,停刊21年后,《渭南报》复刊。

1983年,范会杰结束了军旅生涯,回到渭南,进入市委印刷所工作。不久后,市委印刷所并入渭南日报社,至此,他与报纸彼此成全的故事精彩上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会杰和记者说起在渭南日报社的工作经历。渭南日报记者 彭一鹏/图

“白天记者奔波,前半夜编辑编排,后半夜就是我们的工作了。”范会杰说,印刷作为纸媒生产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承担着新闻落地的重任。“纸张是否平整对称,图片有没有色差,字体是否清晰匀称,这些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内容很重要,但报纸印出来以后读者看得舒服才算成功。”
  一份份报纸,记录着历史的脉络,承载着一代代新闻从业人的不懈坚守。对范会杰而言,《渭南日报》不单单是一份报纸,在数不清的日夜里,更如同他的“老朋友”一般,与他相互见证,一起走过岁月更迭,度过人生中最美好的盛年。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报纸都用铅字印刷,过程大致可分为铅块融化、铸字、拣字、排版、压版、铸版、印刷等工序。我和这些工序打了10年交道。”忆起往昔,范会杰依然心潮澎湃。复刊初期,人员和印刷设备短缺,条件艰苦、时间紧迫、任务艰巨。顺利印出第一份报纸,是范会杰和“老朋友”共同迈过的第一个坎。
  “再苦再累,也要想办法做好!报纸复刊是大事,困难再多,也要想办法克服,把报印出来!”采访中,范会杰笑着说,当时到底是年轻,脑海里根本没有“怕”这个字,就一个念头:扛起重担,全力以赴!
  火光之间,重达几十公斤的铅条被分割成了一个个铅字块。“那时候,2号、特号字铅字可以重复使用。3号以下的铅字是每次排版前进行重新铸造。”范会杰说,铸字是“铅与火”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也是一个体力活。“铸字机一开,就离不了人。累了困了,就在墙角的废料堆上眯一会;烫了伤了,都是小事,早都习惯了。”
  历经层层闯关,复刊后的第一份报纸正式发行!
  成功了!大家欢呼雀跃。看到一份份报纸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飞”遍东秦大地,得到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的肯定,时隔多年,范会杰回忆起当初的场景,喜悦难以言表。“第一份复刊报纸印成拿到手中,大家闻着油墨香,乐得直笑,再累都值了!”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报纸印刷历经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再到“数与智”的历史性变革,印刷质量得到突飞猛进的提升。1992年,走进“光与电”的时代,报纸印刷从铅印转变为胶印,从铅字排版转变为激光照排。而此时,范会杰从业务岗转向了管理岗。
  没有胶印机器,电脑输入排版不熟练,是范会杰和“老朋友”携手度过的第二个坎。
  10多年的长情陪伴,让范会杰对渭报产生了浓厚的情感。这些年,“小范”结婚生子,生活越来越充实;这些年,渭报这位“老朋友”的口碑越来越好。携手并肩的日子,共跨低谷的日子,千言万语难以诉说。胶印机器难购买,怎么办?一个又一个零件,拆了装,装了又拆,终于,一台用旧轮转机改装而成的“新机器”投入使用。电脑输入排版不熟练,怎么办?那就派人去北京和西安学。“干一行就要爱一行,要对这份事业有感情才能干出成绩来!”
  2020年,范会杰退休了。时光荏苒,却不曾冲淡他对这份报纸的记忆。无论何时何地,提起渭南日报社,他的心头总会涌起一种“家”的感觉。
  今天,《渭南日报》的媒体形态已经发生深刻的变革,融媒体矩阵日益壮大,展现着蓬勃的生命力。这让范会杰十分欣慰,由衷祝贺。“忘不了那些与‘老朋友’在一起的日子。现在印刷设备越来越好,采编力量也日益壮大,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人才,咱们报社充满了朝气和活力。希望报社的年轻人能够发扬老报人艰苦创业的精神,让报社在融媒体时代发展得更加茁壮、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