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渭南日报创刊75周年和复刊40周年。数十年来,几代渭报人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站在时代前列,积极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记录着东秦大地的深刻变革,讲述着渭南人民努力奋斗的非凡故事。
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渭南日报》推出“新老报人”系列报道,回顾老报人心系报业、殚精竭虑、开拓创新的动人故事,分享新报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再创辉煌的奋斗故事,通过他们的视角向过往致敬,带着希望,怀着热情,奔向美好的未来。
“我的三次重要经历”
——专访《渭南日报》老报人张国安
渭南日报记者 王小敏/文
张国安家的玄关处有一书报架,架子上叠放最厚的是《渭南日报》。他对渭南日报社有着深厚的感情,那是他奋斗了27年的地方。
1984年,渭南地委研究决定复刊《渭南报》。在全地区抽调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搞筹建工作,张国安就是其中一名。他是从军转干部中选拔出来的。此前他在部队是营级干部。当年11月,张国安到渭南报社报到,先后在行政、基建、财务、后勤、发行等部室工作。
8月26日,他给记者讲述了在渭南日报社的三次重要经历——
张国安每日必看《渭南日报》 渭南日报记者 马周宁/图
1986年报社综合大楼建成
张国安回忆,渭南日报社搬过3次家。成立之初报社暂设在地委家属院临街的一座二层小楼上,是个套间,大约有40多平方米,十几个人挤在一起办公。中途又从地委大院搬到地区科协办公了3年。
1984年,渭南地委拨付专项资金,建设报社综合大楼。起初是渭南县建筑公司承担工程施工。在其施工过程中,基建办主任张国安发现,该公司的人、机、料、法等工程要素缺失。后经社领导讨论决定,聘请陕西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负责承建。
施工过程中,基建办的同事们发现,梁柱结点核心加密区钢筋锚固长度不够,遂提出异议。经查看,他们发现张国安提出的问题确实存在,该公司立即进行了整改。此后,施工方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标准,有序施工建设。
1987年,报社迁入朝阳路东段16号新址综合大楼办公。该大楼是当年渭南地区第一家框架式结构的建筑,工程质量过硬。当年,渭南地区质检站组织全区施工建设单位在渭南报社召开现场观摩会。
1988年省新闻奖评奖大会
陕西省记协评奖大会是省新闻界的盛会。1988年的省新闻评奖大会选址在渭南,渭南地委十分重视。渭南报社作为此次大会的承办单位,主要负责接待和后勤保障工作。
那次,张国安是后勤保障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他精心安排了食宿、参观和晚会。为筹措会议经费,他多方统筹,把大会会址选在了渭南复肥厂。渭南复肥厂为与会人员解决食宿问题。各与会媒体宣传推介了渭南复肥厂。张国安不仅解决了此次新闻评奖会的经费问题,还为报社赢得了创收。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这次会议形式新颖又独特。
之后张国安总结此次办会经验,并结合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撰写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业务论文。此论文发表在1989年《陕西新闻知识》期刊上。
1994年报纸发行改革
改革开放后期,我国新闻事业蓬勃发展,各类报刊竞相发展,发行大战如火如荼。1994年1月,张国安被任命为报社发行部主任。
他再一次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发行体制改革。他回忆,报社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了邮发和自发两种发行方式。这一创举使得邮局和报社实现了“双赢”。随后,张国安乘胜而上,带领发行部同事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工作:
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发行队伍,实行整套奖励机制;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发行,以《渭南日报·金三角周刊》为突破口,增加了三门峡市、运城市的区域外发行和渭南城区零售发行;把报纸送进医院病房、宾馆客房、学校教室等公共场所;开展读者问卷、有奖调查、征集发行广告词,吸引读者积极参与,增加报纸发行数量。
这些创新性的方法为报社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鉴于其工作突出,1999年张国安被推选为陕西省报业协会发行委员会副主任。2001年,他荣获陕西省唯一的“全国百佳发行工作者”荣誉称号。2002年,他受邀参加全国报刊理论研讨会,分享了他的经营管理经验。
今年恰逢《渭南日报》创刊75周年,复刊40周年,张国安表达了自己的祝福:“期盼报社基础设施能够进一步优化,希望青年记者守正创新,利用大数据、短视频等新技术传播党的声音,传递百姓心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