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2024珠海论坛商业航天发展论坛正式开幕。会上商业航天企业家谈到,中美商业航天在多方面存在差距。中国在卫星制造、运载以及终端等关键成本上均显著高于美国,且指标差距达到3倍以上。在单星吞吐量方面,仅为美国的10%,在发射频次上也仅为美国的30%。中国商业航天在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上亟待进一步提升。
论坛上,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李国平先生作了《关于推进商业航天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考》的主题报告,他主动谈到商业航天发展过程中几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还需调整,包括分布不均衡;同质化竞争;卫星应用市场没有打开;总装厂、试车台、地面台站等遍地开花;国际市场开拓力度仍然不足等问题。
二、产业生态还需优化,包括安全意识不强;供应链不完善;耐心资本不足;外空可持续发展关注度不高等问题。
针对商业航天目前存在的问题,李国平在报告中谈到了未来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商业航天的优势和特色,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商业航天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管得住’又‘放得活’”。
李国平还进一步透露,正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研究编制《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6-2035)》。将在该规划中留出商业航天发展的空间,研究放宽商业遥感卫星分辨率限制。
泰伯智库认为,商业航天市场现正处于供给结构优化的关键时期,迎来历史性机遇。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践行 “能商则商” 原则,在政策引导与支持层面发力。通过积极推动航天立法、简化审批流程以及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激励措施,全力营造利于卫星互联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环境,从而促使中国商业航天得以快速发展。
此外,高分辨率SAR卫星遥感数据市场供不应求。若适当放宽商业遥感卫星的分辨率限制,将带来诸多积极影响:一是促使SAR卫星遥感数据量增加,满足市场数据量需求;二是降低数据成本,减轻相关企业或机构获取数据的成本;三是提升基于此的数据建模和数据分析能力,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泰伯智库近日发布的《2024全球及中国卫星互联网研究全景报告》与《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遥感市场研究报告》。
目前,《全球及中国卫星互联网全景研究报告》与《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遥感市场研究报告》已经正式发布,获取完整报告,请登录泰伯智库官网或泰伯APP客户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