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的愿景生生不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郝悦彤

笔名/网名:管怿。复旦社会学专业大二在读。曾获第二届“星痕杯”高校科幻联合征文中短篇组一等奖、第十届“朝菌杯”全国高校科幻联合征文中短篇组入围奖。一个在快乐码字、专业学习、生存焦虑三者之间苦苦挣扎的小机器人。喜欢读书、摄影、音乐、追番、练字,喜欢看别人下各种棋,喜欢诗词,喜欢幻想类文学。目前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建设oc中…

采 访 实 录

高校 科幻:请问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科幻的?

郝悦彤小时读到《海底两万里》时,还不了解“科幻”,曾一度以为鹦鹉螺号是真实存在过的。小学时接触《哈利波特》《查理九世》等,初中时开始接触网络小说,从此对幻想类文学深度痴迷。而直到高中时读了《三体》,才开始有意识地去寻找接触科幻类别的作品。

高校 科幻:科幻吸引您的点是什么?如何定义“科幻”?

郝悦彤与奇幻不同的是,科幻基于一定科学理论进行虚构创作,是理论逻辑与奇异幻想、科学性与人文性、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故而,科幻吸引我的点也首在于此——在理性世界中构想天马行空的王国,在“未来史话”中感悟人文情怀;至理至纯,又至情至性。

高校科 幻:为何为尝试进行科幻写作?您觉得创作科幻跟创作其他类型作品有什么区别?

郝悦彤 于我而言,尝试科幻写作似乎是一件顺其自然发生的事情。在有意识地接触科幻小说之前,我就有尝试自主地进行写作。而当我接触过科幻作品,对科幻有一定了解后,写科幻小说的欲望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在我看来,创作科幻与创作其他类型作品最大的区别就是要引入科学理论,以某些科学理论作为故事基础。对于一个文科生而言,这确实有些难,但我希望未来某一天的我能克服这个问题。

在创作科幻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也纠结最久的就是宏观世界观下的微观情节把控。在创作时,我喜欢先构想出一个逻辑自洽的世界观或宇宙观。然后再在这个完备的世界观的基础上构思具体的人与事,以及我要通过某一段故事传达什么信息、使人物发展到什么阶段。所以,不可避免地,我有时会出于传达某些信息的目的设定一些不和谐的情节;或者为了让读者理解世界观,写下一段无聊的“设定壁垒”。如何精准而有趣地在故事中展现隐藏在情节下的科学设定、如何在宏观设定的基础上完整地叙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我目前在进行科幻创作时主要面临的问题。

高校科 幻:您最喜欢的科幻小说是什么?是否对您的创作产生过很大影响?

郝悦彤我认为自己读的不算多,虽然有一些喜欢的小说,但没有最喜欢只有更喜欢。提一个印象深刻的吧:夏笳老师的《关妖精的瓶子》。这篇小说童话式的叙述、轻松诙谐的语言、相得益彰的奇幻色彩与科幻色彩、对基础理论的形象解读等,都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让我知道了原来科幻还可以这么写。

高校科幻: 您觉得什么是好的科幻作品,如果用几个词去概括,您觉得是什么?可以展开分享一下。

郝悦彤 理性、感性、人性、科学性、人文性。

如所有其他类型的作品一样,“科幻作品”首先需是“作品”。而完整、精彩、引人思考等都是好的文艺作品普遍需要具备的“品质”。而好的科幻作品,就是兼具文艺作品普遍优点与科幻题材特殊性的作品。而一篇科幻题材的作品,其特殊性便是“理性、感性与人性思考的深化与融合”;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互动和碰撞”。

校科幻:您目前创作的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想通过创作这篇小说表达什么?

郝悦彤 最满意的作品,或许永远是未来的某一篇吧,毕竟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从去年夏天高中毕业开始,我一直在有意识地创作科幻小说,其中有两篇很幸运地获了奖。虽然我对这些实验性的作品称不上“满意”,但确有一两篇自己比较喜欢的。

比如今年四月投稿朝菌杯的《海洋标本》。不到一万字的篇幅,讲了一个试图逃离一切世俗社会制约的流浪者,在寻找自然真实的路上完成了自我超越。在故事的结尾,他启航的最初目的“寻找真正的海洋”看似早已注定不会成功,但他的生命却得以在长途跋涉的寻觅中自洽。最终,在面对“加缪所言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时,完成了自我解放与升华。

“去追一片海,去爬一座山,去寻找我生命里一直渴求的那些东西:寻觅、跋涉、拥抱、热忱、自由。不论身处,不论所寻,不问岁月,不问归期。

去当一个历史学家,或者去做一个诗人。去用所剩无几的岁月和残破腐朽的身躯丈量那些被湮灭在历史临界点以前的故事,从鸿蒙到狼烟,从混沌到灿烂。

海洋是做不成标本的。

人也是。”

这是一篇并没怎么特别花心思构思的实验性作品,在某节毛概课上一气呵成(希望这篇采访不会被这门课的老师看到……),几乎大部分都是我情感宣泄与思维发散的结果,或许也一定程度上刻画着我低谷期的状态。我十分清楚它游离在科幻题材的边界,不够新颖也不够“科学”,完全不符合我在上一个问题中提到的要求(乐)。但这些“不满”不妨碍我喜欢这篇小说的诗意感与(可能略显浅薄也略显中二的)哲学思考。

高校科 幻:作为一个年轻作者,您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反馈和帮助?

郝悦彤 反馈的话,当然希望收到客观真实的反馈以及对作品的建议。同时,也希望能扩展自己的写作视野。希望能多方面、多角度地了解不同写作风格、写作侧重的人的心路历程与思考过程。

高校科幻: 在科幻小说的写作过程中有什么心得体会?会关注同代人和同代人的作品吗?

郝悦彤 可以说,幻想写作的本质是一种创造,而作家就像是小小的造物主。每完成一次创造,我对写作的热忱都会更进一分,也会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造物能力”的不足。

同代人的作品我会关注的,我会关注一些全国征文的获奖小说与文学刊物上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科幻题材。我也有一些同样在创作的同龄朋友。在阅读他们的作品时,我常常惊叹于他们的笔力,真真是自愧弗如……

高校科 幻:您觉得现在创作的科幻作品已形成明显的特征吗?还是一直在尝试?最想形成什么样的明显特征?

郝悦彤 我现在创作的作品,似乎人物对话较多。叙述语言还算诗意,但科幻作品的基底——科学理论含量较少。我希望能够尝试更多的写作风格,即使找到了合适自己的,也不停下跳出舒适圈进行尝试的脚步。最想形成的特征,大概是兼具理性逻辑与浪漫色彩、幽默与严肃收放自如吧。

高校科幻: 从何时开始有自觉意识地写作?与那时相比,您对文学的理解是否发生了变化?

郝悦彤 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写“小说”,虽然这些小说现在根本没眼看,但对写作的执念就是这么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后来上了初高中,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写作更多地成为了一种派遣情绪改善状态的手段——我开始记日记,但日记里写的不是流水账,而是每十天半个月记录几页的梦境、心绪、幻想、小说灵感。这就导致我从“随笔”到“小说创作”的过度十分模糊和抽象。

与那时相比,我对文学的理解变化似乎不大,或许是因为没有特意思考过自己究竟在追求“文学”还是仅仅是在创作“故事”。“文学”创作似乎离我还有一段距离,而好的文学作品又令我望而不及……

高校科 幻:您大学时的专业是什么?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专业?您觉得专业对您创作的影响大吗?

郝悦彤 社会学。没有特别想学的专业(喜欢文学但却并不特别执着于汉语言这个专业),所以按分数段填报的。后来发现,我的专业课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构建了我现在正在建设的长篇故事的世界观。(虽然即使没学过,我也会去了解去查资料,但学过的话,扣某些情节时总归会更自信一些……)

高校科 幻:现在来看,科幻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在您生活和学习中扮演什么角色?

郝悦彤是创作生涯的一部分,也是在“死人微活”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让我真切感觉到自己活着的事物之一。

高校科 幻:创作科幻小说会注重小说与现实的联系吗?是否认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是当代青年作家普遍面临的问题?

郝悦彤会的。在接触科幻作品的过程中,倘若偶然看到与现实关联的地方,会有一种激动感从某块皮肤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就仿佛这个故事真切地发生在我所生活的世界的当下、过去或未来,仿佛我伸出手就能触摸到它的虚影。

关于后一个问题,我并不认同吧。或许是因为读过很惊艳的同代人写的小说,所以对于当代青年作家保留了自己的一份期许。时代在发展社会在演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思考,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风流。

高校科 幻:最后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

郝悦彤愿我们的愿景生生不息,我们的浪漫至死不渝,我们的未来山长水远。

采访 | 赵文杰

文字编辑 | 李子夜

排版 | 王俞萱

审核 | 王俞萱

往期新星专访

点击作者名字即可前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送那个文明如积木般轰然倒塌,这是我心目中的科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幻”对我而言代表的是一种的“松弛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验的同质化不是作品相似的理由,缺乏思考才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