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突然冒出一个“金琴老茶馆”,在抚琴小区的巷子里。古色古香的建筑,接地气的装修,亲民的价格,晃眼像是彭镇观音阁老茶馆的翻版,少说也有一百年了。
但仔细看又不像,它有京剧演出,有堂号匾额,有乐器装裱,还有一个小天井,里面长了一颗银杏树,似乎比观音阁老茶馆更“讲究”一点。最厉害的是,前厅有16根水桶粗的柱子,相当气派,这可不是一般“老茶馆”能比的。

·金琴老茶馆
有人说,可能是老房子翻新了一下,或者真是如假包换的“老茶馆”。但直觉告诉我,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如果在市区,之前就有这么一个好的“老地方”,怎么藏得住?
唯一能看出“老茶馆”新旧的,是主梁上的一块红布,颜色新鲜。看过农村盖房的都知道,凡是新房升主梁时,都要在红布里放一些“五帝钱”包在梁上,再由木匠说一些四言八句的吉祥话,才能升上去。说明,“老茶馆”的建筑材料虽老,但房子是新盖的。
一时间,对这茶馆的来历感到好奇。

原地复刻一座「老茶馆」
茶馆位置很好找,地铁5号线B1口出来,看到一座新声剧场,这里也是成都市京剧研究院,沿剧场旁的抚琴西南路走几百米即到。这条路充满了京剧元素,颇有艺术感。



·抚琴西南路的京剧元素涂鸦
据说,这个金琴老茶馆,是成都京剧研究院和金琴南路社区共同打造的。2024年9月开业,迄今不过两个多月,但已经火出圈了。刚到茶馆,就看到有人在拍照,也有直接打车来的游客,社交媒体上的各种打卡指南也很多。
茶馆门口,左边挂了一块牌子:金牛区文化馆特色分馆,文博艺术分馆。右边贴了一张告示:
拒绝任何形式
无预约商业拍摄
人像拍摄需取得他人同意
安逸环境需共同维护
谢谢



从还未更新的百度街景地图上,可以看到金琴老茶馆的位置,原是一家由小区闲置空地围成的半露天茶馆,设施比较老旧,光线也不太好。
金牛区融媒体中心“掌上金牛”报道,今年3月初,区政协在调研时,发现露天老茶馆环境脏乱差、噪音扰民等问题。于是,提升老茶馆环境被纳入协商议题。经过半年的改造,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我点了一杯碧潭飘雪,呷一口茶,慢慢欣赏这茶馆。
墙上的装饰很有特色,挂的是中国传统乐器、茶具,以及古代服饰。各种牌匾也增色不少。有的虽与茶馆关系不大,但作为“软装”也无妨,当书法欣赏即可。
随处可见的红纸告示,有一种戏拟效果,仿佛回到沙汀笔下的“其香居茶馆里”,告示内容也从“莫谈国是”变成了“谢绝商业拍摄”“一茶一坐”“润喉清心,茶生精神”。



空间的布局也很合理,大概600平米的场地,以天井为界,分为前后两厅。前厅敞亮,由16根柱子支撑着,后厅中心是一个戏台,戏台左手为洗手间,右手是一个“话事堂”。
店长伟哥正在“话事堂”查看线路。关于这个新“老茶馆”是如何建成的,他给我看了当时拍的视频,原来所有的构件都是一件一件拼出来的,“并没有什么设计图纸”。
“原来的茶馆拆除后,只保留了洗碗槽和后厅梁上的三个三脚架。‘话事堂’那两个门窗2米4高,我们就要去寻这样的门窗,而且要清代四川的工艺。找到两块,尺寸还不够,又找两块木板镶起来。”




·金琴老茶馆的改造过程 图据/金琴老茶馆
至于建筑材料,都是从乡下收来的。团队当时在西充金祠寺村看中一座距今300余年的清代建筑,但已被人买下,第二天就要运走。这种非文物类古建,拆掉后最终都去了旧货市场。他们半夜赶到,第二天清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把材料留下来。
“因为它们到了旧货市场已经是一种悲哀了,能稍微完整地保留起来很不容易。别人认为你做的事情不一样,所以支持你。”
天井的瓦檐上,站着一只鸽子,偶尔会飞下来,一点也不怕人。伟哥说,它已经和这里的人很熟了,每天都会来。天井外,那颗银杏还很绿,冬天的时候,金黄的银杏雨就会飘下来。“哇,那个场景应该很美。”伟哥也还没有见过。



中国需要更多茶馆
开业至今,金琴老茶馆每天都满客。天气好的时候,很难等到位置。上午,客人基本上是附近的居民,下午2点以后是上客高峰,很多慕名而来的人。茶费也因时不同。上午茶10-20元,60岁以上5折;下午茶10-20元,不打折。

开在社区里的老茶馆自带一种公益属性。“商业价值肯定也有,但我们更想给年轻人找一个落脚点,给老年人找个安身之处,给社区注入一点新活力,让文化有一种新生的可能。”
“你们这种复刻和‘文和友’有什么区别?”
“‘文和友’做的是八九十年代,客群精准定位为年轻人。我们要兼顾一些社会责任,茶馆员工都是社区居民,费用对老人也有优惠。人们在这里很快乐,就是社会价值的体现。我们也禁止网红直播,不希望太吵。老百姓的眼睛雪亮,你在做啥子,他都看得穿。”



“当时为什么不考虑做一个咖啡馆呢?”
“成都不缺咖啡馆,这不是我们考虑的。而且这是一个老社区,周边没有咖啡客户群。最关键的是,中国已经是老龄化社会了,很多老年人没有喝过咖啡,他们只喝茶。所以,一个茶馆还不够,中国需要更多的茶馆。”

好在成都茶馆不少。流沙河《芙蓉秋梦》里考证,1000多年前,成都就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茶馆。1935年的成都《新新新闻》记载,成都共有茶馆599家,每天茶客达12万人之多,而当时全市人口还不到60万。作家沙汀也写道,四川人坐茶馆“像上工一样,早上起来,一边扣着纽扣,一边趿着鞋就奔茶馆去了。”

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茶馆逐渐消失,或变成封闭的茶楼、高档的茶艺馆。如今,金琴老茶馆的出现,让人看到一种原生意义上的茶馆在城市复兴。
伟哥说,如果今后能在成都开一百家这样的老茶馆,让所有老年人都地方喝茶,年轻人有地方休息,那就好了。


这天下午,在金琴老茶馆,有人打扑克,有人拍照,有人写生,有人聊天,有人独坐,有人谈生意,甚至有人在面试。历史学家王笛说,“成都人活在茶馆里,正如年轻人住在互联网上。”此言不虚。
可惜没有看到京剧,因为是不定期演出,可遇不可求。据说水平很高,演员都是成都市京剧研究院的青年演员。现在,金琴老茶馆已成为成都市京剧研究院培养年轻演员的一个实践基地。期待下次能欣赏到京剧演出。
从金琴老茶馆出来,走几步就是抚琴夜市,沸腾的烟火让人心动,“吃饱喝足”这个词瞬间具象化了。

以“景观社会”的批判视角,平地复刻出一座“老茶馆”,绝对是一个赝品,一个消费文化的陷阱。但我想起小时候,夏天的傍晚,跟着外婆去茶馆看花鼓戏,说书艺人讲的故事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几岁的我看得津津有味,这是对“老茶馆”最温暖的回忆。
可能从这个角度看,“老茶馆”另有其价值。
或许多年以后,面对一排赛博朋克风的咖啡馆,某人将会回想起,YOU成都带他去金琴老茶馆喝茶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 ● ●
编辑丨Rain
未标注图源丨Rain
CONTACTS
找到小都
微信公众号丨YOU成都视频号丨新浪微博丨APP
YOU成都小程序丨YOU在场小程序 | YOU在场小红书
合作添加微信号
YOUCHENGDUDU
· 欢迎把小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