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看见他人的过程中,也使得观众转换视角,发现自我,见证自我在一段亲密关系瓦解中的态度与倾向。」

“希望能给关注我们的朋友同步一个信息,我与小鱼在前段时间选择结束婚姻关系,回归至朋友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im与小鱼发布的离婚声明)

11月5日凌晨,影视飓风创始人Tim与妻子小鱼在社交平台发文,在各位观众的见证中宣告这场婚姻的结束。

信息发布的错峰时刻并没能阻挡观众的热议,从影视飓风过去创作的主阵地b站至其他社交平台,“Tim小鱼离婚”的消息稳居热搜榜单。

作为当前国内炙手可热的数码视频自媒体的核心人物Tim,他主导运营着账号矩阵,而小鱼也开设着自己的账号,分享多领域内容。同作为自媒体的夫妻二人,曾收获着相当一批忠实观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作为博主的二人)

因此,许多真情实感的“老粉”无法接受事实,直呼“天塌了”。

曾经见证的美好爱情的逝去,让观众感到“破碎”,沉浸其中,难以自拔。戛然而止的节点无法继续向前,观众则选择将目光转向过去,反复咀嚼着镜头内二人相处的细节,试图从帧帧画面的变换中找寻能说服自己的合理答案。

镜头外的观众逐帧解读,挖掘出一个又一个细节,勾勒着曾属于他们的温馨浪漫,也印证着分离的注定。议论场已不再属于官宣结局的Tim与小鱼,任由观众在追忆中书写,推敲起过往的桩桩件件。

这样的放大镜式寻觅已然不再是简单的感伤使然,更是难以释怀的观众的一场追问与“审判”。

个性化的精读

塑造反客为主的舆论场

官宣离婚后短短两天内,社交平台中观众的声音已经淹没原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交媒体中观众的讨论)

“感伤派”唏嘘不已,为这份决定不平,在贴文中以第三人称视角叙述曾经热恋的点滴,但最终“没能迎来圆满的结局”。

“理智派”惋惜之余,求证着分别的原因,从镜头内的变化还原二人的生活轨迹,仿佛“一切都是有迹可循”。

观众在镜头外手持放大镜,挖掘着细枝末节,进行个性化精读,发出多种声音。他们的发声构成信息传播链条中的反馈,却并不指向Tim与小鱼本身,而是投入更广泛的解读声中,以此论证自己对于此事件的态度与见解。

许多持有相似感受的观众彼此靠拢,“报团取暖”,在社交媒体中寻求共鸣。而不同派别与态度倾向的观众在评论区、贴文中的讨论,也已经从官宣离婚的信息传递中解放,进入了以解读和转述为主要表达的语境中。

这种语境观众们并不陌生,在热播综艺《再见爱人》中,观察室的反应与屏幕外的热议共同完成着聚光灯下亲密关系的解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节目《再见爱人》中的嘉宾与观察室)

作为节目的主要参与者,嘉宾在综艺内作为被观察的对象,镜头捕捉记录着他们真实的生活场景。从“杨子的窒息”到“麦琳的困惑”,观众往往从察觉到不对劲开始,逐渐拓展至深层次的情感需求探究,实现对嘉宾的深度解构。

这种表达往往构成了嘉宾为主,观众参与的共创话语讨论。

然而走出节目,Tim与小鱼的生活不再有全景捕捉的摄像头,观众所能见证的情景从节目中的生活场景转变为视频内的画面同框,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真实的相处模式被隐藏在镜头之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布视频中的同框画面)

然而这样有限的视角,仿佛给予了观众无限的理解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交媒体中关于离婚原因的解读与猜测)

Tim与小鱼曾发布的账号内容与视频成为了观众二次阅读并分析的对象,他们还原着自己眼中的爱情原貌,并给出评价与判断。最终在舆论场内,他们与观众的二者关系悄然发生转变,从舆论的共创者转向以观众为主导,各抒己见的表达将二人原本的真实生活淹没在解构与重建的“阅读理解”中。

在官宣消息发布后不久,小鱼重新编辑了贴文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鱼在消息发布后再次编辑的内容)

在补充说明中,她解答着观众的疑问,希望不会对他人产生影响。然而镜头外,观众的细致观察与评价已经成为了“薛定谔的猫”中的遥控开关,占据了舆论场中的主动权。

镜头外的投射

看见自我,再印证自我

无休止的舆论声音中,无数观众在镜头外暴露着融入自我的真实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粉丝观众的评论)

“从他们的恋爱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真希望自己能走下去”

“两个人的美好情感符合我对美好亲密关系的向往”

“希望自己能成为更好的人,也能遇见更好的人”

在观众的表达中,往往能看见他们自身的偏好。从“爱情的逝去”到“工作、家庭的难以平衡”,再到“需要维系经营的亲密关系”,在Tim和小鱼身上,观众品读出耐人寻味的细节,而他们似乎总能从自己身上发现着些许共性,从而将话语过渡为自我感受。

在观众编织起的讨论中,我们得以看见一个又一个正在镜头外对自我发问的个体。

心理学中的投射效应认为,个体倾向于将自己的特质、情感投射到他人身上,从而影响自己对他人的认知和行为。这种投射意味着对于他人的见解与观点,通常是一种自我的外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理学中投射的表述)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人眼中的哈姆雷特正是这不同独立个体的体现。

同样有着亲密关系焦虑的个体从中窥探自己难以疏解的困境;而渴望奋斗追求事业的青年也会惆怅“鱼与熊掌难以兼得”,在看见他人的过程中,也使得观众转换视角,发现自我,见证自我在一段亲密关系瓦解中的态度与倾向。

观众在书写观点时实现了看见自我,而进一步的观察与分析,则完成了印证自我的闭环。

“如果Tim如他羡慕的这样,是不是就不会离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im在视频中反思自己的工作理念)

在曾经内容的痕迹中,观众试图挖掘出更多足以证明“爱”与“不爱”的证据,看似以此足以佐证他们的决定。实则在画面内,观众却更倾向于接纳符合着自己观点的部分,以诠释自身理解的正确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关AI图像擦除的视频文案,成为许多观众反复分析的片段)

认知心理学中确认偏误观念认为,人们总是有选择地去解释并记忆某些能够证实自己既得信念或图式的信息。

在观众的解读与再造中,既已形成的对这段婚姻与爱情的解读成为各自脑海中的图景,勾勒起各不相同的轮廓,并在重复的论证中继续填充“本不存在”的细节。

如此悖论,是观众注意力倾注自身,正在与自我对话的体现。

镜头内的Tim与小鱼遭遇人生重大抉择时与转向,观众也正进行思考,将他人的人生进行迁移:“假如我会如何”,试图验证着自身面临重大抉择时的可能性。

镜头外,观众对“嘉宾”的解码,已然变成对真实自我的解剖。

理想化的客体

无法承载的想象之痛

在观众的凝视中,镜头内的“嘉宾”被赋予丰富的意涵,成为某种理想形象的化身。

事业有成的身份地位,夫妻和睦的友好形象,这似乎是绝大多数观众希望成为的样子。除去身份光环,他们已然超越作为个体存在的形象,在观众的自我互动中塑造起理想化的客体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分网友讲述自己心中的“模仿夫妻”)

理想化客体常常指被理想化的对象,当人们在面对现实客体时,倾向于将其想象得比实际更为完美,忽视或否认其缺点和不足。

在观念与真实更加模糊的流动社会中,理想化的形象似乎成为观众可确定的锚点,深入人心的完美形象作为某部分的象征而存在,填补着他们自身无法实现的遗憾与空缺。他们往往采取行动,维护着心目中的理想形象。在饭圈文化中,这是固粉的常用心理战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节目中撒贝宁对于“追星”本质的见解)

因此,当想象回归现实,当真实的生活瓦解理想化客体后,观众往往出现巨大的心理落差,破碎而难以释怀。

然而,这种理想化的客体本就是“无实花”,虽源自客观存在的人物形象,但也融入了观众所投射的假设与寄托,过载的客体终将难以承载想象之痛,在真实生活的摩擦与碰撞中破碎消散。

最终,崩塌的客体形象给予了观众拼凑“真相”的动力,他们选择跨越时空,建构起自我意识投射的表达,以当下的结局审判着曾经的真实。

诚如《坠落的审判》中上演的,庭审中的各方都虚构着一种自我的叙事,看似是在审判桑德拉,希望寻找塞缪尔真正的死因,实则却游离于探寻真相的路径之外。桑德拉的表达与真实生活,被庭审场漠视、隔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坠落的审判》中为女主辩护律师的台词)

这种主体的悬置依旧在现实中上演。然而舆论风暴的中心,Tim与小鱼不仅是承载着观众想象的理想化客体,无关乎职业、身份,他们首先是他们自己。

观众在追问中,打破了镜头内外的物理阻遏,视线中的焦点已然在观众的如炬目光中,经受着千百次“桑德拉的审判”。但回归现实,没有一段亲密关系能经受起抽丝剥茧的审判。

无论观众是否能在这场议论中寻找到离婚的真相,或还原起曾经立体饱满的理想形象,都无法再改变木已成舟的结局。

电影中审判结束后,桑德拉讲述着自己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中接近尾声的台词)

走出庭审场,什么也没有。

被审判的桑德拉只是回到了那个起点,甚至需要花更多时间去修复被创伤的联结。

而这一切结束后,镜头内的他们需要整理心情,重新出发;

镜头外的我们,还应转换视角,走出“审判的阁楼”。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