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欧廷君 来源:经济观察报|2017-05-01|后被新华月报等百十家媒体转载|

(国内著名实战专家欧廷君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著名实战专家欧廷君照片)

摘要:在全球产业变革的竞争时代,中国制造企业将伴随着生产、经营的重大变革。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关键节点上。我国制造的“短板”重在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与服务方面,以科技、品牌创新来主导企业产品结构转型升级。以“互联网+”是中国制造业产业革命时代,是提升品牌创新与服务的最佳时机与突出优势,更是我国企业品牌创新与服务的重要资源。使我们迅速构建以品牌创新、产品技术创新与经营创新为核心的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实现企业由生产制造型向品牌服务型的重大突破。

关键词:中国制造业 企业产品结构产品技术创新 中国企业品牌创新 短板

在全球产业变革的竞争时代,中国制造企业将伴随着生产、经营的重大变革。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关键节点上,我国企业不但要在产品开发、生产技术、设计与管理创新上来完成产品的升级换代,而且还要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地加快企业品牌与服务的变革创新。以科技、品牌创新来主导企业产品结构转型升级。迅速构建以品牌创新、产品技术创新与经营创新为核心的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实现企业由生产制造型向品牌服务型的重大突破。这样,才能使我国制造业到2020年初步完成从“工业3.0”的升级迈向“工业4.0”的薪新时代。

据业内专业人士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制造企业重在发展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与服务。虽然中国制造企业指标现已达到工业化中后期水平,但品牌创新与服务尚未从生产型企业的思维中转变过来,仍停留在我国工业化初、中期阶段。有权威数据显示,西方发达国家生产型企业品牌创新与服务占企业比重在60%~70%之间。而我国生产型企业品牌创新与服务在35%左右,仅占工业企业GDP15%左右。生产型企业品牌创新与服务水平滞后,导致中国工业企业产业结构仍处“低端”环节。

面对全球“工业3.0”向“工业4.0”时代迈入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业企业现已不是单纯的生产制造,而是必须尽快由“生产型”向“科技+品牌+生产+服务”的企业经营体系转变。如华为、伊利、宝马等企业,她们不仅关注企业自身生产过程,而是将重心转移到产品研发、改造、品牌创新锤炼和产品销售、服务等整个经营体系。科技创新、品牌创新现将成为制造企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更是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致胜的不二法则。

新经济竞争的到来,如仍属于生产加工制造型环节的企业,那只能处于市场供需环节的辅助配角,随时有被其他企业所取代。以苹果公司产品iPhone的价值为例,虽绝大多数在我国配装生产,但我国生产厂家所获利润仅占1.8%,而拥有品牌与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苹果总部却获巨额利润,据估算每部iPhone对美国GDP贡献达400美元。全球500强企业所涉及的51个行业中有28个均是在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与服务中获胜的,56%的企业均是在品牌创新与服务上占据国际市场领导地位而获取丰厚的回报。

砥砺前行,补足短板。中国制造的“短板”重在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与服务方面,“互联网+”是中国制造业产业革命时代提升品牌创新与服务的最佳时机与突出优势,更是我国企业品牌创新与服务的重要资源。目前,我国不少企业以“互联网思维”实现企业品牌创新与服务而获得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华为、中车等企业的成功就是典型的范例。有数据表明,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其中,手机网民6.95亿,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突破366.5兆,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超2.1亿,这一市场规模优势是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难以比拟的。

在此,我们首先应以“互联网思维”来促进企业由生产型向品牌创新与服务型转变,以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与服务作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在生产型企业的广泛应用。到2020年,以品牌创新、研发、生产与服务为经营体系来促进中国制造业企业从现在所占GDP比重的15%提升至30—40%左右是完全可行的。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时刻,确立以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与服务来引领中国制造业升级而走向中高端,迅速搭建中国制造业升级服务平台,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培育制造业向品牌价值与中高端提升将是我们当前的中心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在2020年左右基本消化传统产能过剩,促进中国实体制造业企业的经济增速,迅速提升品牌创新与服务在生产制造企业的核动力,为中国迈入制造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国有企业在我国制造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企的成功转型升级对我国制造业具有全局性意义。正因如此,国企需要通过优化重组、去产能等手段来实现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品牌创新来提升产业集中度为重点地推动国企并购重组,整体优化国家产业布局。同时,部分国有资本需要转移到公共服务领域,尤其是一些确实需要从原有产业领域退出的国企,可采取扶持、转换为公益性国企等办法进行改革创新,形成国有资本科学配置与全新的产业格局。我们从多年国企改革实践不难看出,国企制造业的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都很重要,但其根本还是体制创新和企业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与服务。

多年来,国企产业结构调整欠佳,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创新缓慢,其主要可能是体制机制与品牌创新服务等方面造成的。而品牌创新驱动重在解决企业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在此,积极扶持与引导国企以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为核心地营造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来取代过去的产业政策将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实践证明,过去某些产业政策在推动产能过剩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泛产业政策容易扭曲市场品牌创新的主体行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主要职责是为企业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与服务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尽可能减少产业政策干预企业品牌创新与产业投资行为,使各类企业主体根据市场变化来决定自身品牌创新与服务。

因此,有必要改变过去以行政直接配置资源的做法,尽快清理、废除通过各类优惠政策和政府补贴引导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充分释放企业在民族自主品牌创新与服务的主体作用。引导与吸收更多的企业参与研究制定国家品牌创新规划、技术创新标准,提高专家组中的企业家名额比重,竞争类品牌创新由企业依据市场需求自主决策,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品牌创新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相互一体的合作机制而形成品牌创新与服务战略体系,释放市场活力。增加对企业品牌创新与服务方面上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产业结构性减税,逐步将国家对企业科技创新、品牌创新投入方式转变为财税政策为主,加大品牌创新与服务的政府采购力度,使中国真正形成由产品大国向品牌强国转变。

另外,加快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领导品牌,支持品牌型、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形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盟体系,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突破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机器人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加强品牌与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平台建设。建立从研究实验、中试到生产、品牌建设与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品牌化。以品牌创新为目标,着力加快各地传统产业园区转型升级。

当前,应清醒认识到品牌对产业园区与制造企业的重要性,它是工业园区与制造企业的核心载体。我们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有必要把各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作为当代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大力发展园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营造各园区众创空间与创新、创业平台。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品牌提升的主要任务。重点依托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小微企业创业基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着力打造与形成一批创新创业、线上线下、孵化投资相结合的新型众创空间。加快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指竞争性类)向生产制造企业开放,把科研设施与科技创新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

整合社会一切有利资源,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品牌创新,提高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进一步完善与支持创新创业投资体系,科学建立风险投资运作保障措施,包括种子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板市场等,极大地促进我国实体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着力强化各产业园区的品牌效应,顺利实现各地产业园区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真正形成一大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民族自主品牌。

作者系全球品牌、创新、人才、企业家概念科学阐述第一人。国内财经、品牌、管理著名实战专家、亚洲经营智库首席研究员、湖南安邦农业研究院(与湖南农业大学共同创建)专家顾问、研究员、中经专家智库特约专家、首席研究员。

擅长领域:城乡区域规划、定位与品牌塑造、品牌科学发展研究、乡村振兴潜在人文、产业特色开发与匠心锤炼、民族产业、企业品牌经营战略创新创意管理与运作指导工作。国内多家权威媒体专栏作家,通过调查研究与实践总结所发表的许多文章观点与建议,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众多著名权威专家的赞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