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妈公布了10月份的金融数据,在货币供应量方面:
广义货币(M2)余额309.71万亿元,同比增长7.5%;
狭义货币(M1)余额63.34万亿元,同比下降6.1%;
流通中货币(M0)余额12.24万亿元,同比增长12.8%。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03.45万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51.16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3%;
另外,企业债券余额32.11万亿元、政府债券余额78.0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63万亿元,同比增长2.5%。
前10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7.06万亿元,其中——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5.69万亿元,同比少增4.32万亿元;
其他诸如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承兑票据、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等,也都是同比大幅度减少,只有政府债券这块儿,同比多出来了7100亿元。
在这些数据里,我们主要关心两个数据:
狭义货币M1的增速情况;
居民部门和非金融企业部门贷款情况。
首先来看M1增速的变动情况,因为M1增速与A股大盘指数密切相关,某些时候,甚至可以视为沪深300指数的领先指标。
根据10月份的货币供应量数据:
好消息是,M1总量开始增加,增速下滑趋势可能停止,也就是说M1增速可能见底;
坏消息是,M1增速依然是负值,且在最低位附近。
再来看居民部门和非金融部门的贷款数据。
很显然,不管居民部门还是非金融企业部门,不管短期贷款还是长期贷款,近几个月以来,新增贷款都是在近年来的低位徘徊。
如果当月新增贷款数据没法看出来区别和趋势,用12个月合计新增贷款数据你就能看出来整体的情况。
很显然,无论是居民部门,还是非金融企业部门,对于未来的经济并没有变得很乐观,不管短期还是长期信贷,基本都维持在低位,并没有掉头向上。
不过,和M1增速类似,好消息是,从10月份的数据来看——
居民和企业部门的12个月合计新增贷款数据,10月份已经不再像过去几个月一样持续下降。
这是不是中国经济增速触底的信号呢?
不管是或者不是,过去两周国内股市大幅度上涨(对比之下,港股却没有跟着涨),这应该是底层的原因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