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9月25日,在河北易县,“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的落成典礼仪式正式举行,当年“五壮士”中的幸存者葛振林也来到现场。
就在他刚与乡亲们亲切地打完招呼后,突然从人群中走出一个人,激动地看着他道:“葛老,你还记得我吗?”
葛振林一愣,随即惊喜道:“是你啊!我当然记得,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到底是谁救了他?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危机之中担重任
1941年,抗战进行到关键时期,日军为了尽快将华北打造成“南进”的大后方,开始加速侵略的脚步。
8月,在冈村宁次的指挥下,10万日军朝着我军晋察冀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围攻行动。
形势严峻,杨成武司令立即命令一团前往狼牙山,保护军区机关与乡亲们进行转移。
狼牙山地势险要,是晋察冀边区的东线大门,这里不仅是我军的仓库,存放着许多弹药和粮食,周围的村庄还有三四万群众。
时间紧,任务重,一团收到消息便立即行动起来。
就在众人紧锣密鼓地转移时,3500多名日军在飞机的掩护下,也开始向山上攻来。
紧要关头,七连临危受命,承担起后卫工作,掩护大部队突围。在战士们的英勇奋战下,大部队成功脱险。
战斗任务完成后,七连连长刘福山决定留下一个班拖住敌人,以便连队主力和剩余民兵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这时,六班班长马宝玉主动站起来道:“指导员,把任务交给我们班吧,我们一定保证完成任务。”
六班除了因伤住院的人外,只剩下五个同志,包括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以及葛振林。
虽然人少,但个个都虎虎生威,英勇无畏。
几个干部一商量,便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刘福山临走时还特意对他们说:“突围的群众和连队主力能不能安全转移,就看你们能不能死死拖住敌人了。”
“你们一个人要对付敌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非常不容易,但只要你们充分利用狼牙山的地形,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就一定能完成任务。”
五位战士信誓旦旦地向他保证,若是完不成任务就不回来。
然而,令众人没想到的是,任务完成了,但几位壮士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惨烈的一战
七连撤退后,六班便冲到了阵地前沿,竭尽全力与敌人火拼着。
由于攻势太猛,敌人误以为碰到了八路军的主力部队,于是他们开始慢慢朝着五人聚拢。
敌人被成功吸引过来后,马宝玉沉着指挥,带着其他人往山上走去。众人一边退一边打,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一次又一次击退了敌人的冲锋。
葛振林守卫在部队的最后面,一旦有敌人靠近,他便大吼一声,连发数弹,将敌人打退下去。
宋学义观察着四周的动静,一有敌人想要从两侧偷袭,他便抡起胳膊,使劲向对方投掷手榴弹。
班长则带着其他两个人,一边开路,一边对敌人精准射击。
在几人的协同作战下,敌人始终不能上前一步。但毕竟敌众我寡,在与敌人艰难抗争了一天一夜后,众人身上的弹药已经所剩无几。
马宝玉算了算时间,料想到现在部队已经安全转移,他立即命令众人停止射击,迅速向后撤去,敌人见状立马追了上来。
不知过了多久,五人来到一个分叉口,一条路可以迅速追上连队;而另一条蜿蜒曲折的路,则通向狼牙山的峰顶棋盘陀。
马宝玉看着身后紧追不舍的敌人,他咬咬牙,招呼着自己的队友们:“大家跟我走!”
之后,几名战士视死如归,紧跟着班长往棋盘陀跑去。
此时的敌人也已经看出,他们只有寥寥几个人,日军长官猜想他们一定是要与大部队会合去了,于是立即率部追了过去。
五人一边跑一边停,不断吸引着敌军的火力。
到达山顶时,几人的子弹都已经打光,只有战士胡福才的身上还剩下一颗手榴弹。
他刚想打开盖子与敌人同归于尽,但马宝玉却抢了过去,插在腰间。
他抬起旁边的一块巨石,朝着山下扔去:“同志们!用石头砸,我们一定要战斗到最后一刻!”
大家听后立即搬起脚边的石头,接连向敌人砸去。山间顿时哀嚎声一片,不断有敌人滚落下去。
到最后,山上的石头也砸光了,看着慢慢逼近的敌人,马宝玉这才拿出最后一枚手榴弹,狠狠朝敌人扔去。
硝烟渐渐散去,只剩下五个挺拔的身影。他们衣衫褴褛又灰头土脸,却依然掩盖不住他们眼神中散发出的坚毅光芒。
几人眺望着部队撤退的方向,又凝视着故土的河山,心中升起一股决绝。
马宝山露出最后一抹微笑,对战友们说道:“我们的任务终于完成了。”
说罢,他砸碎从敌人手中抢来的长枪,然后便纵身一跃,跳下山谷。随后,其余的战士也毫不犹豫地紧随其后。
敌人围上来时,只剩下一片光秃秃的山头。
或许是被五位壮士的壮举所触动,日军长官竟然带队在他们的跳崖处鞠躬行礼。
就在众人以为五人都已经牺牲时,有两名战士幸运地存活下来。
永远的记忆
葛振林醒来时,发现自己正挂在山腰间的树杈上,旁边还躺着宋学义。他们身上都受了重伤,但好在活了下来。
其余三名战士则没有这么好运,全部都壮烈牺牲了。
两人相互搀扶着,缓慢地朝山下走去。就在两人筋疲力尽之时,迎面走来一个身影,他们立即警惕起来。
待人走近,看清他身上的八路军军装后,他们才认出这是自己人。
这人说自己叫余药夫,是易县青年救国会主任,在随大部队突围时不小心与众人走散,他躲在悬崖的夹缝里才躲过一劫。
葛振林也向他介绍了自己的情况。见二人身受重伤,余药夫便承担起照顾两人的责任,带着两人来到一个安全的道馆隐蔽。
这里曾是八路军的一个驻扎地,屋里的桌上还有两碗小米饭。余药夫立即猜到,这一定是战士们早上煮好,没来得及吃就去参加战斗了。
之后,他便点燃木柴,将饭热了热,分给了葛振林和宋学义。
在他的照顾下,两人的体力渐渐恢复,几天之后,两人的伤口基本愈合。
他们赶着与大部队会合,于是便匆匆与余药夫道了别。
临走之际,葛振林拉着余药夫的手道:“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若是我能活着回来,一定好好感谢你!”
三人约定好,等到抗战胜利,一定再重聚。
但由于战事紧张,通讯闭塞,两人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都没能取得联系。
直到1986年,在“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的落成典礼仪式上,两人才再度重逢。
余药夫激动地搂着老友的肩膀:“老英雄,你还是和当年一样,本色未变!”
葛振林热泪盈眶:“老朋友,难得相会,我一直惦记着你!”
不过可惜的是,宋学义战士于1971年便过世了,他临终之前都没能再见到自己的救命恩人。
狼牙山五壮士的身上凝聚着万千战士的热血与灵魂,他们不畏牺牲,一次次舍生取义,这象征着中国的民族精神将永远屹立不倒。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