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武子‌:韩武子是韩姓的受姓始祖,春秋初期晋国的戎御大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他因辅佐曲沃武公有功,被封于韩原,成为韩姓的始祖‌。
韩厥:春秋时晋国正卿,即韩献子。初任司马。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随荀林父率军救郑,被楚军击败与邲(今河南荥阳北)。十一年与郤克等与齐师战于鞍(今山东济南市西北),大胜,几擒齐顷公。晋厉公时,败援郑楚军与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后栾书等欲废厉公,他辞不应召。栾书死,他为中军将。时楚攻宋,他以为欲为霸业,当自宋始,乃出兵救宋,楚军畏而退去。晋悼公元年(572年)率师击败军于洧水。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战国末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韩国厘王之次子。与李斯同师事旬子。曾建议韩王变法图强,不见用。著《孤愤》、《五蠹(音杜)》、《说难》等十余万言,受到秦王政的重视,被邀出使秦国。不久因李斯、姚贾谗害,自杀于狱中。他吸收了道、儒、墨各家的思想,集法家学说的大成。主张“为治者,不务德而务法”、“赏厚而信,刑重而必”
(《韩非子・定法》)。称法的制订应该“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难三》)。法的施行,应该“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有度》)。他综合了商鞅的“法”治,申不害的“术”治,慎到的“势”治,提出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合一的君主统治术,强调加强中央集权,其学说为新兴地主阶级提供了思想武器,但也成为封建帝王实行专职统治的理论基础。对后世影响很大。
在哲学上发展了荀子的唯物主义,认为“道”是事物运动的普遍规律,而“理”则是具体事物运动的特殊规律。他说:“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故不得不化。”(《解老》)肯定具体事物是不断变化的,“道”“理”也都要随之而变化。提出“缘道理以从事”,反对“无缘而妄意度”。主张用“参验”切方法来验证人的认识。注意到事物的矛盾性,强调对立面不可调和,提出“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显学》)。认为历史是不断变化的,主张“世异而事异”,“事异则备变”的历史观。还认为“人民众而货财寡”是动乱的原因。强调一切社会关系,如君臣父子、交换及剥削关系,均出于人们的“自为心”或“计算之心”。还肯定趋利弊害乃人之常情,也是国家执行赏罚、法令的依据。
著作《韩非子》为先秦诸子散文集,二十卷,共五十五篇,此书全部系韩非子自著,是先秦法家代表作。其文不事雕琢而以犀利峭刻著称。文中发言直率,毫不掩饰,论述问题,条分缕析。透辟深刻,文章逻辑严密气势逼人。《五蠹》、《说难》等文是突出代表。
韩非尤善驳论文,常在文中假设各种不同意见,一一加以剖析辩驳,以证明对方之悖谬,不常用“以子之矛,险子之盾”的方法,抓住对方破绽,暴露其自相矛盾之处,使论敌进退失据。此类文章以《难一》至《难四》、《六反》、《八说》等篇最突出。又善于运用语言说理,其寓言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和历史故事,简洁凝练、辛辣深刻,生动地说明了其法家思想。特别是在《说林》、《内儲说》、《外储说》等篇中,分类辑录了大量寓言,如“郢书燕说”、“守株待兔”等,表现出古代寓言由说理文中的论证手段向独立成篇发展的趋势。
此外,《解老》篇是对《老子》一书的释文中同样体现了韩非的法家思想,其形式对后世解经文字有影响。书中还有些文章,或全篇用韵,或部分用韵,句法灵活,流利通畅,很有特色。有清王先慎“集解”和今人梁启雄“浅释”等注解本。
韩信(?-前196):战国末韩国襄王孙,汉初军事家,淮阴(今江苏淮阴市西南)人。初属项羽,继归刘邦,被任为大将。
楚汉战争时,刘邦采其策,攻占关中。刘邦在荥阳,成臬间与项羽相持时,他率军抄袭项羽后路,破赵取燕、齐。后刘邦封他为齐王。不久率军与刘邦会合,
击灭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汉朝建立,改封楚王。有人告他谋反,降为淮阴侯。又被告与陈豨勾结在长安谋反,为吕后所杀。他善于将兵,著有兵法《韩信》三篇,今佚。
韩颓当:韩信之子,因生于匈奴颓当城而得名。汉轻骑将军,后被汉文帝封为弓高候,系韩氏颍川系始祖。
韩娥:古代传说人物,善于歌唱。据《列子·汤问》;韩娥善歌,曾在齐雍门卖唱,“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韩冯:相传战国宋康王舍人。妻何氏,甚美,康王夺之,并罚冯筑长城。不久冯夫妇相继自杀。乡人埋之,两冢相望。一夜之间,有梓木生于俩冢之端,旬日而盈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雄雌各一棲于树上,晨夕不离,交颈悲鸣,声音感人,见晋干宝《搜神记》十一。
后因以韩冯代指鸳鸯。北周庾信庾子山集一鸳鸯赋;共飞詹瓦,全开魏宫;佳棲梓树,堪是韩冯。
韩婴:西汉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燕(郡治今北京市)人。治《诗经》,兼治《易》。文帝时任博士。景帝时为常山王刘舜太傅。著有《韩诗内传》和《韩诗外传》。南宋以后,仅存《外传》。清赵怀玉曾辑《内传》佚文;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韩诗故》二卷、《韩诗内传》一卷、《韩诗说》一卷。
韩延寿(?-前57):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字长公。少为郡文学。后任颍川、东郡太守,治甚有名。继为左冯翊。后遭诬劾,为宣帝所杀。
韩安国(?-前127):西汉梁国成安(今河南临汝)人,字长孺。初为梁孝王中大夫,吴楚七国之乱时,击退吴兵,由此著名。武帝时,任御史大夫,后为为尉。匈奴贵族进攻,他任材官将军,屯兵渔阳,兵败,徙屯右北平,不久病死。《汉书》有传。
韩伯俞:汉梁(今河南开封)人。俞亦作瑜。相传性至孝,有过,其母杖之,大泣。母问之,伯俞曰:“往日得罪杖常痛,今不痛,知母之力衰,是以悲泣”。见汉刘向《说苑》建本。
韩骞:韩信八世孙,西汉末年为避王莽之乱徏居南阳,为韩氏南阳系始祖。子韩寻为汉陇西太守、孙韩棱为东汉章帝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后为太仆。曾孙韩辅安帝时为相。《汉书》有载。
韩康:东汉京北霸陵(今陕西西安东北)人,字伯林,一名恬休。常在山中采药,到长安市上出卖,三十多年口不二价。桓帝派人请他做官,遂逃入霸陵山中隐居。《后汉书》有传。
韩棱:韩信十世孙,字伯师,初宫东汉南阳郡功曹。太守葛兴中风,病不能听政,棱阴代二年,令无违者。兴子尝发教欲署吏,棱拒执不从。显宗知其忠,五迁为尚书令,与仆射郅寿、尚书陈宠同时具以才称。后迁南阳太守。
韩遂(?-215):东汉金城(治今甘肃兰州西北)人,字文约。灵帝时,投北宫伯玉,李文候起义军。后杀伯王、文候,佣兵十余万,与马腾推汉阳人王国
为主。旋又废王国,与马腾割据凉州。献帝时,联合马超等率兵反对曹操,被击败,不久为部将所杀。
韩暨(?-238):三国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东)人,字公至。曹操任为监冶谒者,旧时冶铁多用马排和人排,他提倡水排(水力鼓风炉),利用水力转动
鼓风机械,较马排的功用提高了三倍。在职七年,器用充实。魏明帝时,官至司徒。
韩浩:三国河内(治今河南武陟西南)人,字元嗣。东汉末聚众起兵自保,曾率军讨董卓。后归曹操,任中护军。建安元年与枣祗建议实行屯田,供给军
事,生产逐渐恢复。
韩擒虎(538-592):隋大将。原名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人,有文武才能,以胆略见称。北周时袭父雄爵为新义郡公。隋文帝任之庐州总管,委以灭陈之任。开皇九年(589年)为先锋,渡江攻入健康(今江苏南京),俘陈后主。因功进位上柱国。
韩择木:唐书法家。昌黎(今属河北)人,官至工部尚书,右骑常侍。善八分及正书。《宣和书谱》:“隶学之妙,惟蔡邕一人,择木乃能追其遗风,风流闲媚,世谓蔡邑中兴焉。《金石录》称其正书《荥阳王妃朱氏墓志》  笔法清劲可爱。
韩休(673-740):唐京兆长安人。工文辞,玄宗开元中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性耿直,玄宗每有过差,辄上书切谏,宋璟叹为仁者之勇,左右劝玄宗逐林,玄宗言:“吾虽瘠,天下肥矣。吾用休,社稷计耳。”后以工部尚书罢。谥文忠。新旧《唐书》皆有传。
韩干:唐画家。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大梁(今河南开封)人。相传年少时曾为酒肆雇工,经王维资助,学画十余年而艺成。擅绘肖像、人物、鬼神、花竹,尤工画马,师曹霸而重视写生,能摆脱“螭体龙形”的旧形式。天宝(741-756)中,在宫廷写玄宗内厩“玉花骢”、“照夜白”等名马,写出壮健雄骏之状,时称独步。后宫太府寺丞,建中初(约公元780年)尚在。存世作品有《照夜白图》等。与他同时有陈闳,为永王府长史,亦以善画肖像、鞍马著名。见《宣和画谱》。
韩翃(音弘):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后数入节度幕府中任职,官至中书舍人。约卒于建中贞元之际。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酬赠之作,《寒食》诗较有名。许尧佐作传奇小说
《柳氏传》,即以他和柳氏恋爱
故事为题材。有《韩君平诗集》。《新唐书》附《卢纶传》。
韩朏(720-797年):字元明,号中峰,因安史之乱自平州昌黎举家徙居深州(今属河北)博野平乡、官沂州司户参军,为韩氏中州系始祖。
韩滉(723-787):唐画家。字冲。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贞元初,官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江淮转运使、封郑国公、晋国公,卒谥“忠肃”。曾参予平定藩镇叛乱的斗争。自奉俭约,善治易、春秋,兼有著述。书画皆工。书得张旭笔法。画远师南朝宋陆探微,擅绘人物及农村风俗景物,写牛、羊、驴子等动物尤佳。所作《五牛图》,元赵孟頫赞为“神气磊落,希世名笔”,和《文苑图》并存于世。新旧《唐书》皆有传。
韩荆州:韩朝宗,唐京兆长安人。玄宗时官至荆州长史,时称韩荆州。喜识拔后进,尝荐崔宗之、严武于朝,为当时士人所推重。唐李白《李太白文》二六有《与韩锦州书》。新旧《唐书》
皆有传。
韩沛(739-826):韩朏长子。子秉丰,号羽翼,唐乾元三年(760)进士。官登州录事参军。
韩愈(768-824):唐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自谓峻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早孤,由兄嫂抚养,刻苦自学,贞元进士。任监察御史。以事贬为阳山令。赦还后,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
参与平定淮西之役。又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待郎。卒溢文,世称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散文在继承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对后世散文发展产生了无穷的影响。他是司马迁之后最杰出的散文家
之一,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是新体散文的奠基者,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一位有划时代贡献的人物。所作《原道》、《原性》强调自尧舜至孔孟一脉相传的道统,维护儒家的传统思想。又
认为人性有上、中、下三品之分。但在《师说》中,则承认“人非生而知之者”,并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合理见解。其诗力求新奇以文人诗,反对浮艳、平庸的诗风,有
意学习李白、杜甫的豪放和奇险,开创了奇崛横放的韩孟诗派,对宋诗影响颇大。有《吕黎先生集》。
韩湘子: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酉阳砸俎》载韩愈有族侄,性狂放,曾在初冬时于数日内令牡丹花开数色,每朵又有诗一联,愈大为惊异。《太平广记》引《仙传拾遗》则作愈外甥事,
记其异术更详,又记愈贬潮州时,他曾冒雪相关,后以道授愈而迹未显。《青锁高议》始明确载为韩湘事,说他以法术点化韩愈,愈谪官潮阳,湘冒雪而来,并语以花上之诗,两人乃宿于蓝关驿舍。辞去时,又告愈以未来之事,后皆应验。按韩愈有侄孙韩湘,字北渚,十二郎(老成)之子,长庆进士,曾官大理丞,愈贬潮州,至蓝关时曾赠湘诗,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之句。传说中湘得道成仙之事,即由此附会而来。
韩全(772-846):韩沛次子。字德调,号南歧。进士。唐授湖广勋阳县经司,后迁节度使推官、太子左庶子兼御史中丞。后隐居博野,赠鲁国公。
韩义宾(812-886):韩全长子。号晃,子光辅。累官唐镇翼、深、赵等州节度判官,成德朝议郎检校,太子左庶子兼御史中丞,封光禄大夫,赠紫金鱼袋。
韩偓(约842-923):唐代诗人,子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龙纪进士,授邢部员外郎。天复初官翰林学士、中书舍人,随昭宗奔凤翔,进兵部侍郎、翰林承旨。后以不附朱全忠被贬斥,南依闽王审知而卒。其早年诗多写艳情,词藻华丽,有香奁体之称。晚年所作,多写唐末政治变乱及自己的遭遇。感时伤怀,风格慷慨悲凉。
有《韩内翰别集》。《新唐书》有
传。
韩采萍:唐僖宗(公元874-888年在位)时的宫女。学士丁佑在御沟中拾到一片红叶,上面写有诗。于佑也在一红叶上题诗,放入御沟上游,被韩采萍(亦称韩夫人)拾得,上题:“今日结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后来,皇帝放宫女出宫。采萍和于佑成婚,各取出红叶,方知二人有缘。
韩延徽(882-925):辽大臣。字藏明,幽州安次(今属河北)人。初属幽州藩镇刘守光,寿命赴契丹,被耶律阿保机留为谋士。他建议阿保机发展农业,以稳定其对所属汉人的统治。立制
度,建城郭,加强君权。更为之筹划军事,兼并党项、室韦各部。逃奔唐后复归辽,被赐名匣列(契丹语,意为复来)历任太祖、太宗、世宗、穆宗等朝,任政事令、南府宰相等职。
韩熙载(902-970):五代时潍州北海(今潍坊)人,字叔言。后唐同光进士。父光嗣,为李嗣原所杀,乃渡江奔投南唐。世宗时官至兵部尚书。性疏旷,无所卑屈,虽被遣逐,终不改节。善为文,江东士人,道释,载全帛以求铭志碑记者甚多,与徐铉齐名。时宋齐丘、冯延已专国柄,以熙载北人不得与政,他忧谗畏讥,乃广蓄声妓,佯狂自放。著有《格言》五卷、《拟议集》十
五卷、《定居集》二卷,今佚。宋陆游《南唐书》有传。
韩璆(904-966):韩义宾次孙,字伯玉,号辉山。官唐永济县令,封光禄大夫、齐国公。累赠太子太保、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齐国公。唐末避地,徙湘洲安阳(今河南安阳市)
韩令坤(923-968):五代时磁州武安(今属河北)人。后周世宗时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从李谷进攻南唐,取扬州,俘南唐将马延鲁、陆孟俊。显德六年(959年)征发民工自大梁城(今河南开封)东导汴水入蔡水,以通漕运。宋初官至成德军节度使充北面缘边兵马都部署。
韩构(926-973):韩璆长子。字绍基,号英。累官宋吏部侍郎,赠工部尚书、太子太傅。诰赠光禄大夫、太师国书令兼尚书令,追封燕国公
韩德让(941-1011):辽大臣。蓟州玉田(今属河北)人。祖知古、父匡嗣均以汉人为辽大官。圣宗幼年即位,萧太后主国事。他为太后所宠,总领宿卫。统和三年(985年)任政事令,后拜大丞相,封齐王。先赐名德昌,澶渊之盟后赐姓耶律,改封晋王,后又赐名隆运,地位在亲王之上。
韩琦(1008-1075):北宋大臣。字稚圭,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天圣五年进士。任右司谏,曾一次奏罢宰执四人。宝元三年(1040年)出任
陕西安抚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韩范久在兵间,名重当时,为宋廷所倚重,时人称为“韩范”。庆历三年(1043年)西夏请和,被任为枢密副使,与范仲
淹、富弼等同时登用。两年后以仲淹等罢政,自请出外,知扬州,改知定州、并州。在并州时收回契丹冒占的土地,立石为界,并加强防御。嘉祐年间复入朝,迭任枢密使、宰相,经英宗至神宗,执政三朝。神宗即位后,出知相州(今安阳)、大名等地。王安石变法,他屡次上疏反对,与司马光、富弼等同为保守派首脑。英宗立,封魏国公。琦为相十年,临大事,决大议,虽处危疑之际,知无不为。卒谥忠献王。著有《安阳集》。
韩世忠(1089-1151):南宋名将。字良臣、绥德(今属陕西)人。行伍出身,御西夏有功。曾以偏将参加镇压方腊起义,又击平李复等游寇数万。宋金战争起,在河北力抗金军,旋随高宗南下,升至浙江制置使。建炎三年(1129年)苗傅,刘正彦兵变,他参与讨伐,擒刘正彦,以功授御营左军都统制。是年冬,兀术渡江。次年他率八千人乘海船至镇江,扼长江绝其归路,转战至黄天荡(在今江苏南京附近),相持四十八日,兀术大窘。绍兴初,被调往附件,镇压范汝起义。四年(1134年)在大仪(今江苏仪征东北大仪)大破金和伪齐联军,时论以此役为中兴武功第一。两年后任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开府楚州(今江苏淮安),力谋恢复。秦桧主和,他多次上疏反对。绍兴十一年被召至临安(今浙江杭州),授枢密使,解除兵权。他抗疏反对和议,又以岳飞冤狱,面诘秦桧。所言即不被采纳,乃自请解职,闭门谢客。隐居西湖,字号清凉居士。死后追封蕲王,谥忠武。《宋史》有传。
韩彦直:宋延安人,字子温,韩世忠长子。绍兴十八年进士,累官工部尚书,兼职临安府。曾奉命使金,守节不屈。后以龙图阁学士、提举万寿观,转光禄大夫致任。卒封蕲春郡公,尝采集宋事,分为类目,撰《水心境》百六十七卷,《橘录》三卷。《宋史》有传。
韩道昭:金音韵学家。子伯晖,真定送水(今河北正定)人,撰《五音集韵》,改并《广韵》韵部,又改变韵书体例,用“三十六字母”排列各韵中的字,是韵书与等韵学相结合的首创者。
韩国华(956-1011):韩构三子。子光弼。宋太平兴国二年进士。官太中大夫、有谏议大夫。两将相命,使夷劳于国,授广西刑部司敕。后知泉州,封光禄大夫、楚国公。赠吏部尚书傅。
韩琚(991-1040):韩国华三子。字子温。宋大中祥符八年进士,知黄州。后移梓州路提刑、京西提刑、广西转运使。封朝奉郎尚书司员外郎,两浙转运
使上护军,赠部侍郎,光禄大夫。著有《荆玉集》。
韩璩(1002-1042):韩国华五子。字子徽。宋天圣五年(1027)进士。累官吏部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寿州安丰县,赠尚书职方员外郎、太中大夫、光禄大夫。
韩忠彦(1038-1109):韩琦长子。字师仆宋嘉佑六年进士,官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封仪国公,赠太魏国公。徽宗时拜相,以忠直著称。有文集十二卷,奏议二十卷、魏公事迹一卷、手编《秋善方》八十卷。
韩粹彦:韩琦四子。字师美。宋政和六年赐进士,官龙图阁资政殿大学士,中山府路安抚使马步都总管,兼知中山府提举本路学事,兼管内劝衣使。特进少保,谥忠惠。
韩纯彦:韩琦五子。字师质,宋绍圣元年第四名进士。官徽猷阁学士,中太大夫。
韩嘉彦:韩琦六子。字师茂。宋官瀛海军信节驸马郡使、太傅庆远军节度使,封太师秦国公,谥端节。
韩企先(1082-1146):辽兴中府(今辽宁朝阳)人,先世蓟州玉田(今属河北)。世为辽代贵官。乾统进士。入金后先世燕京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为汉地长官,天会二十年(1134)至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南)为尚书右丞相,擢用汉人官员,参与制定各种制度。
韩侂胃(1152-1207):南宋大臣。字节夫,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韩琦曾孙。以定策立宁宗有功,除枢密都承旨,加开府仪同三司,权位居左右丞相之上,后加封平原郡王,任平章军国事,执政十三年。他与宗室大臣赵汝愚争权,罢斥汝愚:指理学为伪学,罢逐理学家,兴“庆元党禁”开禧二年(1206年)请宁宗追封岳飞为鄂王,削秦桧死后所封申王,改谥“谬丑”。兴兵攻金,输家财二十万以助军用。北伐失利,遣使请和,因金人索要过苛,复锐意用兵。被礼部侍郎史弥远与杨皇后密谋杀害,函首送至金廷。《宋史》有传。
韩山童(?-1351):元末农民起义首领。原为栾城(今属河北)人,其祖父因传授白莲教,被谪徙永年(今属河北)白鹿庄。他继续宣传交易。倡言天下将大乱,弥勒佛降生,明王出世。又说他是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原之主。揭发蒙古贵族的残酷剥削,宣称“贫极江南,富夸塞北”鼓动治河民夫起义。至正十一年(1351年)与刘福通等在颍州(今安徽阜阳)聚众,杀白马黑牛,以红巾为号,宣誓起义,他被推奉为明王,不久被捕牺牲。见《明史》·《韩山童传》。
韩林儿(?-1366):元末红巾军首领。韩山童之子。山童死后,随母逃至武安(今属河北)山中,至正十五年(1355年)春被刘福通迎至亳州(今安徽亳州市)拥立为小明王,国号宋,年号龙凤。旋移驻安丰(今安徽寿县南)。龙凤思念夏取汴梁(今河南开封)为都城。次年秋兵败退还安丰。龙凤九年春张士诚部将吕珍来攻,他被朱元璋率军挟至滁州(今属安徽)后朱元璋以迎赴应天(今江苏南京)为名,将其沉之于瓜洲(今江苏扬州南)江中。《明史》有传。
韩希孟:明工艺家。武林(今浙江杭州)人。嘉靖进士顾名世孙媳,顾寿潜妻。居上海。善画花卉,工刺绣,所绘绣宋元画家真迹,最为传神,多用朱绣
名款,传世作品较多,为世所珍,成为“顾绣”亦成为“露香园顾绣。”
韩萃善,山东淄川人,明万历甲戌科进士。初授常州府推官,历任南京户部主事员外郎中,山西太原府知府,浙江按察司副使,陕西布政使司右参政。明万历末年,韩萃善急流勇退,离开宦海回到家乡。在邑东门外建造了一座第宅园林,号为“石隐园”,萃善在此间教育族中子弟,与当地诗友往来,“五柳一径,一咏一觞” ,顾养天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传万历年间,韩萃善、刘一相、曲迁乔、韩取善四进士曾在槐荫书院(位于淄博董永庙内西院,明代建)讲学。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钦差分守济南道参政汪应蛟,立四贤讲习所碑,时四进士各赋诗一首勒于碑石,称为诗碑。
韩取善(萃善弟),山东淄川人,明万历丁丑科进士。授工部主事,改户部历主事员外郎中,升山西参政按察使、右布政使,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韩浚,山东淄川人,明万历戊戌科进士。授嘉定知县,升广西道御史。时神宗静摄日久,公疏有积怠成玩成弛等语,,时论韪之。巡鹾两浙,巡按江右,入掌河南道佐察典。大计激扬,不遣余力,转大理寺丞。值山左大饥,公倡议请赈,获发币金十万济焉。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以疾请告归里。任嘉定时多惠政,邑人德之祀名宦。
韩源(1582-1666),字逢之,号乾宇,山东淄川人。 明万历己酉举于乡,崇祯戊辰科进士,除授河南郾城令。辛未调繁固(即河南固始县)。癸酉本省同考,甲戌行取考选(官员考评),授礼部给事中(明清“谏言、监察”官职名,与御史相近)。丙子巡视太仓银库,督理省直新旧饷务。丁丑巡视十库(国库),卓有政声。
在任河南郾城令时,薄敛轻徭与民休息,其刁黠者惩以重法。乃调固始,益有声举卓异。拟授监察御史,奉特旨以科员用盖异数也,戊寅(1638)以考选失上意罢归。
公元1644年,清顺治帝起用,任礼科给事。两年后迁礼科右给事中,同考会试。寻升吏科左给事中,再同考会试武闱。次年升吏科都给事中。1650年升任太仆寺少卿。翌年晋太扑寺卿,仍管少卿事。又二年,以太仆寺卿管通政使司右通政事,继而官银台(通政使)。时年七十有二,仿礼七十悬车之义解组归田。
据传,自解组(辞官)以后,唯葛巾野服,徒步田间,督童仆以耕,与牧竖相尔汝,遇者不知为大僚也。性淡素,无所嗜好。陋室数椽,积书满架,读书其中,晏如(安然自若)也。诸费从省,而市书则不计,曰: 苟嫌值贵,但多读几篇,便足相偿 矣。 又十余年卒,寿八十五岁。
长于吏治,有神明之称。名士高司寇谓其“不讲濂洛之学而视履方严,不讲偓佺之术而修年康胜斯得,公神似者矣。”载旧《淄川县志〈名臣传〉》。
韩菼(1637-1704):清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字元少,别字慕庐。读书通五经,应顺天乡试,尚书徐乾学拔之于遗卷中。
康熙十二年,会试、殿试皆名列第一。累官礼部尚书。在官持论侃侃,不为两可之说。点勘诸经注疏,旁及诸史,总修《一统志》,以文章名世,卒谥文懿。
韩小窗 :清东城调子弟作家。其生活年代在道光至光绪年间。辽宁开原人,迁居沈阳。一说辽宁铁岭人,作品甚多,今存有《露泪缘》、《卖刀试刀》、《长坂坡》等三十余种。部分作品也成为京韵大鼓、东北大鼓的曲目。
韩国钧(1857—1942),江苏泰县人,光绪五年中举,曾任河南镇平县知县。民国时期任江苏民政长,安徽巡按使,江苏省省长。曾主持江苏水利工程,任苏北人海水道委员会主任等职。抗日战争时期,日军迫其出任伪职遭严辞拒绝,与新四军保持友好关系,著有《永忆录》《东三省交涉要览》等书。
韩教准(1866—1918):北宋宰相韩琦第二十八世孙,原名韩乔荪、韩教准,后改名宋嘉树,字耀如。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家,宋嘉树的父亲韩鸿翼。宋嘉树共三子三女,两个女婿是总统,长
子宋子文也是正国级。宋庆龄1915年与孙中山结婚,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名誉
主席、国家名誉主席等职,乃近百年来韩氏之骄子。
韩彩凤(1879—1938),广西柳城县人,1929年曾被李宗仁、白崇禧委为独立第三师中将师长。
韩复榘(1890-1938):直隶霸州(今属河北)人,字向方。行伍出身,原为冯玉祥部将领,曾任国民联军第六军军长、河南省政府主席、山东省政府主席。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第五  
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因不战而放弃济南,被蒋介石以“违抗命令,擅自撤退”的罪名下令逮捕处决。
韩德勤(1892-1988):字楚箴,江苏泗阳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抗战期间任江苏省政府主席、鲁苏战区副总司令,参与徐州会战、策应武汉会战、参加冬季攻势等,又与进入其防区的新四军发生多次冲突。1949年1月任南京政府国防部联勤总部副总司令,时年3月退往台北,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53年退役。在台湾后续任国大代表,曾任第一届“国大”第2-6次主席团主席。1988年8月15日病故于台北家中,时年96岁。
韩 浚(1893-1989),又名韩德照,湖北黄岗人。黄埔军校一期学生,国民党陆军七十三军中将军长,国防军作战司令部徐州司令部副司令。抗日将领,1942年对日作战胜利,时值韩母甄老夫人八十大寿,国民党以蒋中正为首以林森、孙科、孔祥熙、程潜、陈果夫、李济深、白崇禧、张治中等60余位高级将领为寿辰题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忙于统战工作。任湖北省政协委员。《民国高级将领列传》有传。
韩卫民(1903-1981),湖北黄安县人(今红安),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从红军战士一直擢升为山西省军区榆次军分区司令员,山西省军区参谋长、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韩东山(1903-1986),湖北大悟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从红军独立团长一直升为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湖北省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授于少将军衔,第五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韩练成(1903—1984),宁夏人,祖籍山东。十九岁当团长,1938年11月任广西第31军170师副师长,1940年任师长,1944年任46军军长,驻防海南,赞同团结抗日,积极抗战。其时与周恩来、王若飞有联系。1946年秘密加入中共组织,在国民政府中转任西北辕辖副参谋长兼警备旅长,总统府参军处参军;所部设法避免与中共作战,积极配合解放军南下,1948年正式转入中共部下。新中国成立后任国防委员会委员,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兰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人民解放军中将,全国政协委员。1984年2月27日病逝。《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帅集》有传。
韩兰根(1909-1982):中国电影演员,上海人,生于工人家庭。少时家贫辍学,十六岁进入电影界。一生参加拍摄影片250余部。30年代先后在《渔光曲》、《大路》、《无愁君子》、《天作之和》等影片中饰演主要或重要角色,创造了一系列“小人物”形象,尤以饰演《渔光曲》中的小猴知名,1952年后主演并导演了一批滑稽影片。
韩念龙(1910—2000) ,贵州省遵义市仁怀人,中国杰出的外交家,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外交部常务副部长。曾任上海警备司令部副政委,巴基斯坦、瑞典大使,外交部部长助理兼办公厅主任、外交部副部长等职。1994年离休,2000年6月2日在北京逝世。
韩 庄(1912—1991),安徽宿县人,广州军区炮兵司令员。少将军衔,从一个译电员,经过十几次擢升,一直升至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广州军区炮兵司令员。1961年晋升为少将。终年79岁。
韩启德(1945年7月-),浙江省慈溪市人,汉族,中共党员,著名病理生理学家,曾求学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硕士研究生学历,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教授,欧美
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韩启德于2004年12月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于1993年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其科学方面的工作在国际同类研究中具有特色并有较大影响。
韩正,汉族,1954年4月生,浙江慈溪人,1975年12月参加工作,197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关系与世界经济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党组副书记。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
曾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中  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韩长赋,1954年10月生,1974年1月入党,1976年7月参加工作,法学博士学位,研究员。现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党组
书记、部长,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曾任农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共十六大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党的十九大代表。韩长赋长期致力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及农村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和实际工作,在国民经济宏观运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土地制度、农民工问题、小城镇建设等方面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系统的观点和思路。
韩卫国,汉族,河北井陉人,1956年1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国防大学联合战役指挥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军事学硕士学位,上将军衔。现任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司令员。曾任南京军区第12集团军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部战区司令员、建军90周年阅兵式总指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党的十九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韩俊,汉族,1963年12月生,山东高青人,中共党员,1989年5月参加工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农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党的十九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