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体检时胸部CT的普及应用和越来越高的检出率,人们对肺结节了解也越来越多。
简单地说,肺结节其实就是CT片上看到的一种几个毫米大小的、密度不同的阴影,因为仅仅根据影像资料不能准确地判断是什么疾病和病理类型,所以医生们就暂时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作“肺结节”。
按照阴影大小区分为微小结节(直径小于5毫米)、小结节(5~10毫米),结节(直径10~30毫米)。研究表明,结节越大,恶性风险越高,6毫米以内的肺结节恶性概率小于1%。按照阴影密度分为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实性结节恶性程度最低,约7%;亚实性结节中纯磨玻璃结节恶性程度中等,约18%;部分实性结节即混合磨玻璃密度与实性密度的结节恶性程度最高,约63%。
肺结节的特点
肺结节的外观不光滑,常常有棱有角,还有很多的小毛刺和突起。这些都表明了它一有机会就会向外扩张、横行生长的特点。由于各个部分生长扩张的速度不一样、不均衡,就出现了分叶和棱角。毛刺和突起其实是肺结节上的小淋巴管和细小支气管,是其向外侵润扩张生长的先头部队和工兵班。具有肿瘤生物学活性的肺结节总是想侵略扩张,常常会把身边周围的血管拉过来,建立起专用的通道。肺结节具有很强的抓捕伸展能力,在胸部高分辨率CT上可以看到它俘获的血管。
肺结节偏爱亚健康人群
肺结节最喜欢含糖量高的甜食和油炸高热量的垃圾食品,这些食物能够满足快速生长带来的能量需求。PET-CT就是利用了肺结节的这一特性,将它显影拍照、揭露出来。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肺结节的分裂周期非常短,几乎可以无限制分裂下去,呈现指数级别的扩张。
肺结节还有两个“兄弟”,叫作“肺纯毛玻璃结节”“肺混合性毛玻璃结节”,前者恶性率高达59%~73%,后者恶性率>93%。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而及早地采取措施,防止其生长进展,就可能导致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造成更为严重后果。
肺结节最易与亚健康的人为伍做伴,比如长期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且失眠多梦、喝酒、吸烟、心理常有阴霾、压力过大、易怒暴躁爱生气、饮食无节制、缺少运动和阳光的人。
早发现早治疗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胸部CT影像手段越来越发达、先进,常常在肺结节没有造成较大危害时,就可以发现并开始针对性治疗。
专家指出,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局部切除、中药调理阴阳平衡,可提高和改善患者的全身免疫状态,干预和逆转肺结节的生长发展。发现肺结节后应提高重视,尽早就医治疗,改变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把握住最佳的治疗时机。
重视肺癌早期筛查
虽然肺结节的恶性率很低,但是早期筛查还是很有必要的。肺癌早期往往无症状或无特异性症状,大部分肺癌患者诊断时已属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期,不能早发现、早治疗是肺癌致死率高的重要原因。
应用低剂量螺旋CT体检筛查,肺癌的早期检出率明显提高,可使肺癌的死亡风险下降约20%,而早期肺癌的治愈率在80%以上。
因此,针对40岁以上,长期吸烟,或接触有石棉或放射性元素等职业暴露史,或有慢性肺部疾病史,或有癌症家族史的肺癌高危人群,更要积极进行早期筛查。
一旦查出肺结节,恐慌焦虑或无所谓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要正确对待,在医生指导下,既不要过度诊断治疗,也不要漏诊误诊了恶性病变,一些无法判断的肺结节,尤其是小结节(通常指小于1厘米)应该在3~6个月后再复查,如果发现原本较小的结节突然比以前增大了许多,或者发现原本显影较淡的结节突然加深了,这些表现一般提示是恶性的几率较大。如果观察约半年至1年,结节跟以前相比变化不大,说明它的生长是具有惰性的,即使是恶性的东西,也不一定急于处理,特别是老人。
中医与西医有着不同的理论体系,在防病治病上方法不同、各有优势。西医主张“癌”体治疗,“结节” 阶段只能观察,“癌”时放化疗、手术;而中医则针对“癌”因治疗,扶正祛邪、调和气血、平衡阴阳、防病防变。
中医将肺癌称之为“肺积”。“积者,聚也”,有逐渐积累增多之意。《黄帝内经》认为瘤的病因是“邪气居其间,久而著也”,已认识到癌瘤乃因外邪、饮食劳倦、情绪失调等因素而导致痰浊、湿阻、火毒、气滞、血瘀胶结日久而成“积”。因此中医治疗强调无症状辨体质,有症状辨证候,运用三因制宜、天人合一理论,辨证使用汤药、膏方、茶方等方法,结合运动、饮食、情志等综合调理,从而达到“未病先防、养治结合、已病防变”的目的。
来源: 养生中国、中国中医药报、健康时报
编辑:谢苏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