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出自《七律》,是人民解放军在占领南京后,毛主席有感而发所写。这首诗写得气势磅礴,尤其是这两句更是揭示了中国人民取得胜利的必然性、历史性,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这句诗的前半句是毛主席直接从唐代一位诗人所写的诗中借用的。那么,你知道是什么诗,这位诗人又是谁吗?

他就是人称“诗鬼”的李贺,虽然他的生命仅仅只有短暂的二十七年,但却有两百多首诗现存于世,在千年后仍被人传诵,惊艳世人。

李贺,字长吉,公元790年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虽然他的先祖曾是唐朝宗室,但传至他们这一代,早已沦为寒门。再加上他还有几个兄弟姐妹,一家人日子过得极为拮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家庭贫困,但李贺自小聪慧,七岁便能写出《高轩过》,在文坛上初露锋芒,连韩愈都赞不绝口。

除才名外,李贺的外貌也极具特点,自幼体瘦,李商隐曾这样描述他的外貌:“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

十几岁时,李贺的父亲李晋肃去世。为维持家计,李贺及其兄长接过养家重担。白天骑着毛驴给人写信干点杂活,有灵感时就立马写下来,放在书袋子里。晚上回到家,更是勤耕不辍,直到深夜。就靠着这样的坚持,十五岁那年,李贺已小有名气。

凭借自己的才华,李贺初次参加科考便十分顺利,并原计划参加进士考试。还成功得到韩愈的赏识。

按理说,有人为他的仕途保驾护航,理应一路顺风顺水才对,却没想到,因其才气过盛,引起小人嫉妒,说其父名“晋肃”,与“进士”同音,犯了忌讳。

尽管韩愈为他据理力争,但怎奈势单力薄,李贺不得不放弃了科举。三年后才经人推荐,谋得一小官。

就这样在长安蹉跎了几年后,李贺对前程已丧失信心。再加上当时疾病缠身,精神萎靡,早与当年初入京城,志得意满的少年天差地别,于是毅然辞官归乡。《金铜仙人辞汉歌》就是作于此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全诗共十二句,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感叹人去宫留,韶华不再。汉武帝当年曾追求长生不老,命人炼丹求药,但最后还不是如秋风扫落叶般,不见踪影,只留下荒冢一座。

中间部分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金铜仙人离宫的凄惨场景,不禁潸然泪下,一股亡国之悲浮现在眼前。

最后一部分是写金铜仙人出城后的感慨。看见路边的“衰兰”和“月荒凉”,这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更让人泪如雨下,进一步烘托了离愁别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首诗中,李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将自己“化身”为金铜仙人,将感情倾注其中,写出了金铜仙人无奈离京的愁绪,但这又何尝不是李贺对眼前仕途无望,前途未卜的心境描写呢?

之后的李贺,也曾重返仕途,充当幕僚,但反而加重了病情,没过几年就去世了,时年二十七岁。

纵观李贺一生,少年时期家境清贫,这为他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近普通百姓的机会,也让他的诗中,充满了对贪官污吏的批判,成年后郁郁不得志,则让他的诗,意境深远。

即使穷困潦倒,仕途坎坷,他却没有就此消沉,而是在字里行间流露出雄心抱负。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李贺的名字及其诗作能够流传千年,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