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的一天,伟大的革命先辈何香凝已经到了弥留之际,但她依旧苦苦支撑着,直到周总理到来。

她紧握着他的手道:“我还有最后一个请求,若是完成不了,我不会安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理红着眼眶道:“我都懂,我一定完成你的心愿……”

何香凝究竟有什么心愿未了?周总理又为何这么轻易就答应她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义无反顾,投身革命

何香凝是我国著名的画家、革命家,她出生于一个商户家庭,父亲长期在香港做茶叶和房产生意。

因此她从小就生活得无忧无虑,自由富足。但养尊处优的生活没有让她变得任性霸道,反而让她养成了一副乐观洒脱的性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时候的何香凝最喜欢听太平天国的故事,她被里面女兵斗争的精神深深吸引着。

这为她打开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当时她身处上流社会,接触的都是一些被“规训”的名门淑女,根本没想到这世上还有如同男子一般,可以保家卫国的女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香凝越想越觉得,女性就应该像那群女战士一样独立自强,而不仅仅只是躲在父母和丈夫的背后。

由于思想比别人觉醒得早,何香凝在其他人眼中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父母虽然到处游历,但骨子里却还保持着旧社会思想,在他们眼中,只有“三从四德”的女孩才是正常的。

这就导致何香凝与父母之间产生了剧烈的冲突。

在她十几岁时,母亲就要给她缠足,并给她灌输“小脚才好找婆家”的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何香凝坚决不肯,母亲给她缠几次,她就剪几次。打也打过,骂也骂过,但她从未妥协过。

最后父母没有办法,只能任由她长一双“大脚”。

当时因为这个事,父母还被其他富户家庭嘲笑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何香凝却从未理会过旁人的目光,她后来又向父亲软磨硬泡,请求他送自己去读书。

父亲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按照当时的思想,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才算有好德行。

女儿本就长了一双天足,现在又要去读书,实在太“出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父亲不肯同意,何香凝也不放弃,为了表示反抗,她不吃不喝将自己关了三天三夜。

最后父亲终于心软,答应了她的要求。

之后,何香凝便来到女馆读书,虽然这是一所女校,但她还是感到非常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学校里,何香凝结识很多和她一样的有志女孩,她们也怀着远大的抱负,希望将来也能为国而战。

这些学生里有很多家庭贫困的人,从她们口中,何香凝第一次了解到旧社会的黑暗面,以及全国人民都在遭受压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那时起,何香凝便立志要为国家奋斗终身,直到所有人民摆脱苦难。

见女儿的想法越来越“与众不同”,父母开始着急起来,他们认为,女儿只是被“宠坏了”,只要找个人嫁了,以后就能收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香凝依旧反对包办婚姻,但这次父母没再任由她的性子来。对他们来说,这是关乎女儿一生的事,说什么都要做主。

何香凝反对无效,只能被按着上了花轿。所幸,娶她的是我国的革命先辈廖仲恺。

他出生在美国旧金山,是最早一波的华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从小接受新式教育,他一直对封建思想深恶痛绝。

他的父亲也是一个思想非常开明的人,他临终时留下遗言,要求儿子绝对不能娶小脚女人。

他也一直谨记着父亲的教诲,回国后便托媒人打听,谁家的女儿是没裹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几乎全国的女孩都是小脚,廖仲恺的这个要求几乎难如登天。但媒人还是一下就想到了何香凝。

原本在何家择婿时是门可罗雀的,几乎没有人愿意娶一个大脚女人。

就在何家二老发愁时,廖仲恺带着聘礼上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家父母哪里有不应的,连忙同意了这门婚事。

何香凝不知道内情,她以为廖仲恺是别有所图。

但真正与他接触后,她才知道廖仲恺确实是一个尊重女性,思想开明的人。

而这样的人,正符合她选择丈夫的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濡以沫

思想上的一致让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他们在婚后如胶似漆,成为了一对恩爱眷侣。

当时廖仲恺的经济条件不太好,他们结婚时的婚房,还是租借的廖家兄嫂家屋顶上的一间破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屋子里只装得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但两人却并未被生活的窘境而打倒,他们在这间小小的房子中研读诗文,讨论时事,自得其乐。

狭窄的房屋并未困住他们的理想和抱负。

当时国家正值内忧外患之际,许多爱国人士纷纷涌现,寻求救国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夫妻俩也不例外,两人经过商讨后认为,经历了“明治维新”的日本值得借鉴。

为了救国,两人决定到日本去留学。

期间,他们不仅结识了很多国内的爱国人士,还与孙中山先生成为了朋友。

在聆听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后,他们一致表示赞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辛亥革命开始到结束,他们一直追随孙中山,并坚决拥护他的革命思想,后来还参加了讨袁和护国战斗。

国内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然而,就在他们以为终于看到了希望时,变故发生了。

陈炯明在背离后,便将孙中山先生最器重的廖仲恺当成了眼中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2年,廖仲恺被陈炯明扣押,一时陷入了绝境。

何香凝得知后,不顾生命危险,前往敌区营救丈夫。

经过一番辗转后,她顺利见到了廖仲恺。

见到丈夫的第一眼,她差点心酸地哭出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廖仲恺手脚均被铁链紧紧锁住,除了呼吸再也做不了其他事。他的衣服也脏得粘在了身上,脱不下来。

此时的他已经存了死志,他告诫妻子,若是自己牺牲了,不要伤心,要继续完成他们共同的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香凝回答得非常坚强:“你放心,你活着,我就一直在你身后,你牺牲了,我为你收尸。”

在踏上革命这条路时,他们就都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但只要还有一丝希望,他们就不会放弃。

为了救出丈夫,何香凝独自一人与陈炯明见了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敌人的冷血,何香凝掷地有声地斥责着他忘恩负义,辜负了廖仲恺曾在他最落魄时援助他的好意。

陈炯明虽然重权在握,却不知为何,他还是被她的气势给震慑住了。

最后,在她的据理力争下,陈炯明无奈地释放了廖仲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的心愿

丈夫平安归来,让何香凝热泪盈眶。但她不知道,这幸福的时光眨眼就消失了。

孙中山先生去世后,国民党各方势力都开始蠢蠢欲动。当时有望坐上最高领导人位置的有四个人,分别是汪精卫、胡汉民、廖仲恺和许崇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掌管国民党财政大权的廖仲恺成了众矢之的。

何香凝也察觉到了危险,她提醒丈夫保持警惕,早为将来打算。

廖仲恺一心都在革命上,对名利和权贵都不在意。

即便如此,还是有人想要除掉他。

1925年,夫妻俩来广州开会时,突然遭到了暗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香凝眼睁睁地看着丈夫倒地,心中悲痛不已。后来她叹道:“当初将他从陈炯明手中救出来,我以为已经躲过了最大的劫难。”

“没想到,我只给他抢回了三年的生命。”

何香凝本想带着丈夫未了的心愿继续战斗下去,老蒋却在此时发动了政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让何香凝彻底绝望。之后,她辞去国民党的一切职务,开始避世隐居,整日寄情山水,写诗作画。

其实她这样做也只是为了表达不满,她从未放弃对革命的希望,一直在暗中观望老蒋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她,就连她的儿子廖承志在看清老蒋的心思后,也离开了国民党,并加入了我党。

后来廖承志在上海活动时不幸被捕入狱,何香凝得知后千里迢迢来到监狱,表示要陪儿子坐牢。

在宋庆龄的出面担保下,廖承志才成功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他一出狱就提出要去川陕苏区寻找红军,何香凝虽然不舍,却还是同意了。

她想,她与丈夫没有走完的路,没有找到的方向,或许儿子能帮他们完成。

送走儿子后,何香凝决定不再等待。她积极救护革命同志,解放妇女,做着自己能做的一切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抗战后,她又组织“救济国难书画展览会”,义卖书画筹集物资和军费,支援抗战。

何香凝的辛苦没有白费,她为国家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战争期间,她参与并成立了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坚决反对老蒋发动内战的行为。在她的努力下,很多国军将领改变了思想,站到了我党这一边。

毛主席也说,新中国能成立,少不了何香凝同志的付出。

新中国成立后,何香凝依旧为祖国的发展和建设默默工作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她来到了生命最后一刻,她对国家的使命已经完成,只剩下最后一个心愿:与廖仲恺葬在一起。

她向周总理请示,不要将她火化。周总理含泪答应了。

何香凝同志是女中豪杰,是国家的英雄,也是全国女性的楷模,值得我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