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场景更加细化和多元的当下,“犀牛”不仅要更灵活,还要挖掘更多的场景和商业价值。
文|王雅迪
ID | BMR2004
一年一度的“双11”再度来临,作为大促期间的重要品类,服装零售市场却陷入窘境。“双11”前夕,初代网红张大奕宣布关闭拥有1200多万粉丝的店铺“吾欢喜的衣橱”。在她之前,已有少女凯拉、罗拉密码等多家粉丝体量破百万的网红服装店铺陆续在2024年闭店。
服装行业一直面临着一些痛点问题,比如需求模糊,工艺柔性化、产品非标化、协同碎片化。传统的服装制造由于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和高效的数据收集系统,难以快速准确地抓住市场需求,影响新产品的开发效率和成功率。服装品牌期货制的订货模式和消费者需求快速变化产生的库存压力,则要求制造方必须具备低起订量、快速交付的柔性制造能力。
作为全球第一座服装行业的“灯塔工厂”,阿里巴巴集团全资子公司犀牛智造试图通过柔性快反帮助服装企业释放更多品牌价值。面对非标市场的复杂需求,庞大的“犀牛”也难以覆盖服装行业所有消费场景的需求,品牌化和细分化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指向标。
01
“小单快反”模式渐成主流
中国服装零售行业的产业链是一个复杂且分工明确的系统,它涵盖了从原辅料生产到成衣生产,再到品牌经营和渠道分销的全过程。整个产业链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环节,即生产商、品牌商和渠道商,每个环节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赚取不同比例的利润。
从生产端来看,传统服装生产分为三种模式,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和个性化定制生产,目前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逐渐占据重要地位。这种小批量多批次生产产品,快速应对市场变化的生产模式也被称为“小单快反”。
江西服装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师、《华夏霓裳:汉服版型制作与裁剪专业教程》作者丁雯向《商学院》杂志表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购买到符合自己独特品位和风格的服装,他们期望品牌能够快速推出新款式和设计,更别说当下流行的款式设计复杂的国风服饰。这就要求服装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缩短产品从设计到上市的时间周期。
时尚产业独立分析师、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向《商学院》杂志表示,服装是一个非标准化行业,传统工厂的生产模式起订量能达到上千件,而“小单快反”模式下,一种商品的订单量可能只有几十件,甚至几件,相当于把原来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形式变成了“小样板车间”,工序会发生很大变化,生产过程也更加细化。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变化迅速且多样化,对产品的品质、设计、价格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尤其大促期间面临着更多挑战。
从微观层面来看,服装制造流程分为来料、验布、拉布、剪裁、封样、缝制等多达20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做好产业链的快速供应,最终以保证实现商业价值,这对制造工厂的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时,智能制造平台——阿里犀牛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服装行业的数字化进程。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能够推动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智能化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具体“双11”大促而言,中国服装协会专家委员、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向《商学院》杂志表示,由于消费者购买意愿集中释放,导致服装企业可能面临备货过多而引发的库存积压情况。针对“双11”大促提前或者分阶段进行的特点,犀牛工厂需要快速调整生产计划,确保产品能够及时上市。并着重提高生产灵活性和定制化能力,加强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在保证产品供应的同时,合理控制库存水平,避免库存积压和浪费。
02
数字化赋能品牌价值
在张大奕宣布关闭淘宝店铺时明确指出,服装品类微薄的毛利率支撑不了各项运营成本,转平台都亏,其他平台退货率高于淘系,红人电商的核心价值应该是“小而美、扁平化”管理,红人做前线才能真正做到健康盈利的同时完成粉丝需求化。而现在电商盛极而衰的终极问题是公司化、流程化都想往正规军,实体去靠,反而是走了很多服装传统企业矮板的老路。因为时代需求运营工具的迭代,团队不得不庞大,看不到的隐形成本越来越高。
低技术、低毛利、低门槛带来的价格内卷,是电商生态的普遍现象。当服装行业都在卷价格,如何能够凭借差异化生存下来是一个难题,在这种生态下,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做原创产品难上加难。
程伟雄认为,类似张大奕红极一时的网红IP,在供应链方面并没有生根,投资做自己的供货工厂需要高成本,很难凭价格取胜。这一切的核心在于产品本身没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原创度严重不足,而原创性又意味着更多的投入和培育周期。在时尚快餐文化的背景下,行业普遍通过规模化取胜,中小企业很容易随波逐流。
丁雯表示,中小企业在设计与创新能力上的不足,是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直接原因之一。这些企业在资源、技术及人才等方面存在局限,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凭借独特设计脱颖而出。因此,它们往往选择跟随市场潮流,模仿成功的产品,从而造成产品同质化。其次,市场上抄袭与模仿行为泛滥也是加剧原创度不足的重要原因。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原创设计师的权益,也削弱了原创设计的市场价值。
伴随着“Z世代”和“千禧一代”成为消费的主力军,品牌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强化。一项调研显示,84%的“Z世代”成年群体会根据自身价值观选择购买商品并拥护品牌。“Z世代”成年时尚顾客不仅很少“从头到脚”购买同一个品牌的服装,而且他们不会痴迷知名大牌。每一种服装风格都能找到自己的细分受众,这让中小品牌有了更多机会。
因此,程伟雄也指出,品牌化是服装行业保持长期主义的生存之道,尤其是一些赋予产品精神价值和符号意义的中高端品牌,它们的生存空间会更大,能够创造更高的溢价,实现可持续增长。
在进行品牌建设的过程中,持续创新和升级的“柔性供应链”能够通过科技和功能的突破帮助企业穿越周期,在缩短服装上新周期的同时,更精准地捕捉消费需求的变化,以寻求更大增量。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全国超过1万家纺织企业的数据分析显示,截至2023年6月,全行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企业达56.8%。基于强大的数字化供应链,中国服装企业可以在一周时间内完成从设计到交货的全过程,每年可推出上万款新品。
丁雯认为,在服装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复杂性和难点。例如,设计图纸和样品制作之间的衔接往往存在差距,而在样品制作过程中又面临新的挑战,通常需要多次修改和调整,不仅耗时还会增加成本。类似阿里犀牛工厂这样的平台,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和数据驱动的方式,能够在设计、生产、供应链管理和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带来赋能,助力更多优秀的服装品牌的诞生。
03
超级工厂细分化
服装消费场景可以大致分为休闲、社交和通勤三大类,但每一类可以再细分出更具体的场景需求。比如,日常场景包括通勤、居家、休闲、逛街等;工作场景涵盖商务正式场合、职业装、制服等;社交场景涉及派对、宴会、社交聚会等场合;特殊场景又可以分为婚礼、体育运动、度假、演出等特定场合的服装需求。
犀牛智造这样的超级工厂,在推动服装制造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但要全面覆盖所有服装消费场景的需求,其复杂性和挑战性不言而喻。每一种场景的服装需求不同,消费者对服装舒适度和外观的要求千人千面。
程伟雄认为,服装行业市场庞大,仅凭类似犀牛工厂这样一个智能工厂就把所有问题和细枝末节解决掉是困难的,但产业互联网化和智能化提供了一个方向。超级工厂应该从细分品类的细分单品做起,把整个产业链研究透,才能更好地赋能行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1—8月,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13645家。限额以上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6544.6亿元,同比下降0.2%,增速比1—7月下滑0.3个百分点。
丁雯认为,智能工厂若能精准定位某一细分领域,如高端定制、运动休闲、快时尚等,便能更深入地理解该领域的痛点与机遇,从而定制化地开发智能化解决方案。智能工厂还有一些应用场景有待挖掘,例如应进一步探索如何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消费者与设计师、生产线的直接对话,让每件服装成为独一无二的个性化艺术品;智能工厂还可以在材料选择、生产流程优化、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引入更多绿色科技。
智能工厂除了要赋能服装生产制造环节,使其更高效外,还需要注意节能环保问题,通过技术手段减少更多的浪费与污染。
目前,纺织服装行业已成为仅次于石油行业的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纺织服装生产过程需要大量工业用水,每吨染色织物最少需要200吨的淡水,生产1条牛仔裤耗水7500升。更严重的是,生产过程中产生了污染成分复杂、浓度高、生化工艺难以处理的印染废水。印染废水含有各种有毒物质,排入水体将消耗溶解氧,破坏水生态平衡。
丁雯强调,平衡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例如鼓励和支持使用有机棉、再生纤维等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优化生产工艺与流程,采用节水、节能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建立完善的废旧衣物回收体系,推动废旧衣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环,减少垃圾产生。
犀牛智造之所以取名为“犀牛”,是因为犀牛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就像服装制造业一样历史悠久。在消费场景更加细化和多元的当下,“犀牛”不仅要更灵活,还要挖掘更多的场景和商业价值。
来源 | 《商学院》杂志2024年11月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