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北汽蓝谷(600733.SH)发布三季报,归母净利润亏损44.91亿元。在连续多年收到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公司政府补贴超100亿元,又有定增超400亿元,但近四年已累计亏损超270亿元!
北汽蓝谷主营业务是纯电动乘用车与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极狐汽车是北汽蓝谷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在打造的高端智能新能源电动车品牌。
北汽蓝谷的前身北汽新能源是我国首家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初期将业务重心放在了B端,曾一度问鼎销冠。随着B端市场日益饱和,北汽蓝谷后来开始向C端转型奋起直追,但仍有比较长的路要走。
四年多亏损超270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北汽蓝谷实现营业收入98.18亿元,同比增长5.49%;归母净利润为-44.91亿元,继续亏损。
事实上,从历史财务数据来看,北汽蓝谷已连续多年亏损。2020至2023年连续四年出现亏损,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64.82亿元、52.44亿元、54.65亿元、54亿元,累计亏损超过225亿元。
此外,北汽蓝谷在2018年和2023年分别进行了四次定增,分别募集286.62亿元、10.34亿元、54.5亿元和60.3亿元,共计411.76亿元。但是,这仍未改变北汽蓝谷亏损的状况。
截至2024年9月底,北汽蓝谷账面货币资金37.16亿元,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流动负债及长期借款分别为38.84亿元、38.59亿元和46.3亿元。货币资金难以覆盖短期债务,资金压力不小。持续亏损之下,北汽蓝谷如何获得稳定持续的现金流维持运营,值得关注。
财务艰难的北汽蓝谷9月初发布公告,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对控股子公司北汽新能源增资扩股不超过100亿元,其中大股东北京汽车计划增资20亿元,以缓解资金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持续亏损的情况下,公司为董事长代康伟2023年年薪上涨9.77%至146万。
收到政府补贴106.22亿元
北汽蓝谷近年来收到大量政府补贴。据统计,2018至2023年,北汽蓝谷收到的政府补贴分别为44.5亿元、41.83亿元、5.9亿元、2.7亿元、3.6亿元、6.4亿元。2024年3月2日,北汽蓝谷公告公司子公司北京新能源获得补助资金1.29亿元。上述政府补贴,合计达到106.22亿元。
北汽蓝谷收到如此多政府补贴,却仍然持续亏损。这些补贴为公司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司的财务压力,但也可能掩盖了公司在经营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公司持续亏损的问题。长期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并非长久之计,可能会使企业失去自我造血能力和动力,无法在市场上形成真正的竞争力。
目前来看,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补贴正在逐渐退出。在这种趋势下,缺少了输血,北汽蓝谷应该考虑如何增强造血能力。
研发投入不足,还比销售费用少
谈及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北汽蓝谷表示,是由于综合毛利同比减少,研发与品牌渠道建设投入持续增加所致。在高科技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研发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然而,北汽蓝谷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却相对较少。
数据显示,北汽蓝谷2024年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0.98亿元。2020年至2023年,北汽蓝谷研发费用分别为9.73亿元、12.08亿元、12.49亿元、11.86亿元。
相比之下,比亚迪今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333.2亿元,截至目前,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600亿元。
北汽蓝谷的研发投入不仅相对于同行比较低,而且在公司内部整体来看,研发费用2020年至2023年低于销售费用。
2020年至2023年,销售费用分别为10.08亿元、16.72亿元、19.92亿元、19.99亿元。
这种重销售、轻研发的策略,与北汽蓝谷虽曾是行业先行者和领头羊、如今却被同行后来居上甩在后头,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因果性。
而且,在销售费用上,公司花费大价钱冠名明星演唱会、参加知名直播间营销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难以衡量。
极狐汽车未来有待观察
北汽蓝谷在借壳上市后销量大变脸。极狐汽车被公司寄予厚望,但销量一直不佳,未能达到预期。2021年全年销量4993辆,2022年全年1.19万辆,2023年全年30016辆,只相当于部分新能源车一个月的销量。直到2024年春季,极狐汽车开启旱地拔葱模式,销量终于有起色。
根据最新数据,极狐汽车2024年10月销量达到11122辆,1至10月累计销量为57863辆,同比增长218.6%,位列纯电市场新势力品牌销量榜单第6名。但与同行相比,差距仍然非常大。2024年10月,比亚迪纯电销量达到19万辆。
北汽蓝谷在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方面存在一定进步空间。极狐汽车宣传“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但却被曝光存在一系列问题。在车质网,极狐汽车被投诉存在如智能钥匙不能解锁、高阶版驾驶模式无法开通、电池掉电、APP无法使用等问题;在天猫投诉平台可以看到,有用户投诉“北汽蓝谷极狐汽车欺诈销售货不对板”,有用户说“超期销售,导致无法上牌”,有用户表示“刚上市即大幅降价,损害首批车主利益”。今年初,央广网以“北汽极狐:漠视的安全”为题,报道极狐旗下车型或存在ESP泵体渗油风险,这可能导致车辆制动力分配不均,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刹车失灵等严重安全问题,但极狐却没有召回全部设施车辆,只对部分参加活动的车主检修ESP泵渗油。7月份,极狐汽车还被曝光在极狐汽车自燃时厂家第一时间撬车标、盖黑布。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品牌形象和用户口碑。
更为严重的是,极狐汽车已经资不抵债。数据显示,2023年末,极狐汽车总资产达20.99亿元,净资产达-75.2亿元。由此推算,2023年末,极狐汽车负债高达96.19亿元,为总资产约4.6倍。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如何判断月销量过万是新的起点而非昙花一现,对北汽蓝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和海内外玩家增多,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日益白热化。头部企业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和广泛的市场渠道,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同时,新势力车企也在不断崛起,它们在产品创新、用户体验和营销模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此外,传统车企也在加快电动化转型的步伐,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竞争。
北汽蓝谷认为,公司为持续推进产品向高端化发展,在技术研发、品牌渠道建设、品牌形象锐化优化、运营效率提升上持续投入,因此对公司短期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但是,从数据可以看出,北汽蓝谷的研发投入,不管是绝对数值,还是相对数值,都比较少;极狐原本被定位为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如今也参与到价格战,但仍未扭转公司持续亏损,甚至本身已经资不抵债。那么,已经错失行业黄金发展期、严重掉队的北汽蓝谷,究竟能依靠什么与同行竞争,从而在行业占据一席之地而不至于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