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半岛处在欧洲东南部,西濒亚得里亚海和伊奥尼亚海,东临爱琴海、马尔马拉海和黑海,南达地中海北以多瑙河及其支流萨瓦河与欧洲大陆其他部分相接。联系欧亚两洲的铁路干线从西北方向穿过半岛,其东部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是苏联及其他黑海沿岸国家出海的必由之路。因此,它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塞,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素为列强必争之地,并有“欧洲火药库”之称。

1939年4月7日,意大利悍然出兵侵占阿尔巴尼亚。此后,意大利利用阿尔巴尼亚为跳板,积极策划对巴尔干的进一步侵略与 扩张。4月13日,墨索里尼宣称:谁掌握了波希米亚,谁就掌握了多瑙河岔地。谁掌握阿尔巴尼亚谁就掌握了巴尔干各国。

1940年,墨索里尼眼见希特勒在欧洲频频得手,而意大利在非洲与英国几经较量却无显赫建树,为提高自己的“威望”,摆脱在与德交往中所处的屈从地位,他一边在非洲继续与英军交战,一边悄悄在阿尔巴尼亚集结军队,准备一举侵占实力弱于英国的南斯拉夫或希腊,用“辉煌的胜利”扩大版图。7月,墨索里尼命令意大利陆军总司令部制定对南斯拉夫作战的计划,并令陆军主力在意南边界实施战略部署。到9月下旬,已有37个师完成部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希特勒1940年正全力进行西欧的战争和秘密进行大举入侵苏联的准备,不希望在巴尔干地区爆发冲突希特勒建议墨索里尼不要轻举妄动。墨索里尼迫于意大利对德国的依赖,只好暂时服从。9月底,命令停止战略展开。

10月,德军事先没有通报墨索里尼就开进了罗马尼亚,而且在庆祝兵不血刃地占领罗马尼亚时未邀请墨索里尼。这使墨索里尼大为恼火,他决定如法炮制,不预先通知希特勒即出兵占领希腊。

意军计划从3个方向入侵希腊:左翼由阿尔巴尼亚的科尔察向希腊的弗洛里纳和塞萨洛尼基方向实施佯攻,以钳制希腊兵力;中路经维约萨河河谷对艾奥尼亚和梅措房实施向心突击;右翼沿希腊比较平坦的海岸线实施进攻。主攻方向在中路。计划规定,首先攻占希腊西北省份埃皮鲁斯,尔后占领希腊全境。

1940年10月28日凌晨,意军由阿尔巴尼亚越过边界,侵入希腊领土。进攻之初,意军只遇到希腊力量薄弱的掩护部队的抵抗。尽管如此,意军推进速度缓慢。在右翼沿海地区,头两天仅推进约10公里。在左翼,意军2个师向弗洛里纳方向实施的进攻几乎未取得进展。在中路,希军最多仅有1个多师的兵力,但巧妙地利用品都斯山脉地形进行顽强抵抗,并于11月2日遏制了意军主力“恺撒”山地师的进攻。希军总司令帕帕戈斯在得到加强后,遂于11月1日下令向意军左翼发起防御战以来的首次反突击,迅速将其赶回阿尔巴尼亚境内的科尔察地区,三四天后又切断了意军由科尔察通往西北方向的主要道路。11月14日,希军集结了12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3个步兵旅开始反击,不久全线部队投入反击。

在中路,希军在得到加强后于11月5日放弃了便于敌发挥技术兵器优势的谷地,通过敌阵地间隙向敌后渗透,重创意军山地师。在沿海地区,意军右进展较快,后因希军在中路的胜利而担心孤军冒进被歼,遂很快后撤。11月7日,意军被迫转入防御。11月21日,希军夺取莫罗瓦山和重要交通枢纽科尔察,意军处境危急,意军司令索杜下令实施总撤退。直到12月底,希军的进攻才在阿尔巴尼亚境内终止,转为阵地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大利侵略希腊的失败,危及了希特勒征服巴尔干的总计划,希特勒遂于12月制定了1941年春法西斯德军入侵希腊的“马里塔”行动。墨索里尼为挽回面子,决定抢在德国之前再次入侵希腊,命令“阿尔巴尼亚”集团军群实施反攻,但1月和3月的2次攻势均以失败告终。

在意希战争中,英国根据1939年4月向希腊所作保证中规定的义务和自身对轴心国作战的战略需要,由雅典附近机场和品都斯地区翼侧的机场出动少量空军支援希军作战,并在塔兰托和马塔潘角给意大利海军以重创,配合了希军陆上作战。1940年11月1日,应希腊政府的要求,英军在克里特岛登陆,占领该岛改善了英国在地中海的态势。

1940年11月,在德国的威胁利诱下,匈牙利、罗马尼亚加入三国同盟。1941年3月1日,保加利亚加入三国同盟。3月2日,德军以“反对英国扩大巴尔干战争的企图和保护保加利亚利益”为借口,由罗马尼亚渡过多瑙河占领了保加利亚这一有利阵地,极大增强了德国在巴尔干的势力。但是,南斯拉夫、土耳其等巴尔干大国立场尚不确定,希腊在意大利入侵其领土后进一步倒向英国,巴尔的局势更加复杂了。1941年4月6日凌晨,德军对南斯拉夫和希腊同时发起突然进攻。

4月14日,南斯拉夫国王彼得仓皇从科托尔乘飞机逃往英国。翌日,南斯拉夫军队经过12天的战斗停止抵抗。4月17日,南斯拉夫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夺取克里特岛,是德军入侵巴尔干的最后一役。此役是希特勒在希腊战事的后期根据德国空军4月21日的建议临时决定的。

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东部,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德军占领该岛,便可控制地中海,威胁英国在地中海区域和中东的阵地,保障罗马尼亚油田不受克里特岛英国空军袭击,并可将该岛作为入侵中东各国的前进基地,对于英国来说,克里特岛是防守英国在埃及的战略基地和苏伊士运河的前哨阵地。英国首相丘吉尔为确保英国在地中海、北非和中东的利益,决定坚守克里特岛。希特勒于4月25日下达了代号为“水星”的第289号作战指令。德军计划规定,以空降部队为主占领该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4月底起,德军即以大量空中力量对克里特岛英军机场进行突击,在多日的袭击之后,5月20日7时许,德军西部集群以及中部集群伞兵一部,作为第一攻击波分别在克岛马利姆和苏达港地区揭开空降战墓,中部集群其余部队和东部集群作为第二攻击波也于当日下午分别在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地区空降,形成两个梯队伞降的德空降部队遇到英希军队的顽强抵抗,行动十分困难,损失惨重。由于兵力分散,协调失当等原因,到日落时,3个预定要占领的机场一个也未占领,局势十分危急。5月20日深夜,德空降独立团在付出重大伤亡后取得决定性战果,攻占了马利姆机场附近的107高地,继而占领了马利姆机场。

21日下午,德军以马利姆机场为基地,开始源源不断地空降第5山地步兵师。此后2天,该师全部运达克里特岛。24日黄昏前,德军占领克里特岛西部地区,后来向东、南推进。29日,德军西方集群与东方集群会合,雷西姆农、伊腊克林均被占领。

在德军地面、空中火力猛烈攻击下,英军节节败退,最终于5月28日深夜开始由南岸撤离克里特岛。5月28日至6月1日,英军撤出约1.6万人,约6000人未及撤退,不久即向德军投降。

德军在此次战役中基本达成了战役目的,控制了爱琴海和东地中海的航线,攻克了英国一个重要据点,从而解除了英军以此为基地对罗马尼亚油田的威胁。

德意在巴尔干的暂时成功,使得东南欧和东地中海地区的战略形势有利于法西斯集团。德国在南翼为尔后对苏作战建立了前进基地,并取得在东地中海对英作战的有利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