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天A股陷入调整,主要还是外资在做空。

自11月6日特朗普当选以来,最近一周,离岸人民币汇率从7.09跌至7.24,跌幅高达2%。

对应的纳指中国金龙指数、恒生指数也连续录得大跌。

恒指今天跌到了19600点附近,相比10月初的高位23241点,下跌超过15%。

完全跌破了10月份以来的均线,一副“争先恐后跳楼逃生”的惨烈姿态。

可见外资看空的心态、撤出的势头有多凶猛。

相比起来,上证指数离高点只有7%的跌幅,甚至还位于10月均线之上,震荡向上的趋势并未被破坏。

上证指数今天午后2点左右,甚至顽强崛起,最终收涨0.51%,稳住了3400点的位置。

外资和内资对于中国资产的看法,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外资,核心逻辑是“特朗普交易2.0”——

1,特朗普当选后,本周陆续公布阁员名单,大量任命“对华鹰派”进入关键岗位。

比如预计任命卢比奥为国务卿、沃尔兹为安全顾问、斯特凡尼克为联合国大使、莱特希泽为贸易代表。

卢比奥堪称“极端对华鹰派”,曾多次在XJ、HK、RQ问题上提案对华“制裁”,认为让中国加入WTO是重大错误,要在科技、医疗等高端产业上对中国进行全面打压。

沃尔茨是共和党“中国问题特别小组”的核心成员,主张加大对台军售,团结亚太盟友印澳日韩,增加对华军事压力。

斯特凡尼克在众议院中曾经领导了号称“中国周”的一系列涉华法案,强调要“遏制中国全球扩张的野心”。

莱特希泽是特朗普上一个任期对华毛衣战的主将,主导对中国发起了大量的301调查和征收重税。

这些人对中国都存在极端仇视心态,并且没有一个是“善茬”。

他们的纷纷入阁、占据关键高位,显示出特朗普正在组建一个“对华战斗内阁”,风险之高让人不寒而栗。

2,特朗普当选后,12月降息预期会不会暂停。

特朗普上台后,最先启动的将是其权力范围内就可以推动的遣返非法移民+对华加征关税等。

而国内削减企业税、传统能源扩产、减少对乌克兰军事援助等政策由于需要国会配合,可能推进速度较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话,就会造成一个问题,遣返移民+加关税将很快形成通胀效应。

而抵消通胀的手段(能源扩充+俄乌停战),却迟迟未至。

因此,明年初的通胀反弹有可能比预期更激烈。

这显然会影响市场对12月降息可能性的态度,目前市场对美联储12月18日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押注,已经从一周前的近80%降至69%。

以上,便是近期外资看空,对“特朗普交易2.0”冲击比较恐惧的主要原因。

当然,A股的主力资金还是内资

内资的态度,才是决定A股未来走向的关键。

而现阶段,一直到明年两会,内资关注的重点将始终围绕着“政策预期”展开。

这是A股整体保持淡定,并没有被外资完全带偏的重要原因。

对于中国的政策预期,相信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大家都明白了,外资和内资的理解经常是“南辕北辙”的。

在西方,政府领导人需要跟民众充分沟通,获得民意支持,并且也只用考虑四年任期内尽快出政绩。

因此在政策流程上,往往倾向于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一开场就把所有菜端出来,让所有人都满意。

但在中国,并不是这样的。

中国还不是富裕的国家,中央财力只能算是“小康程度”,因此决策层往往倾向于保存实力,节省着花钱。

在流程上,更多根据市场的饥饿程度,一盘一盘的上菜,吃到七成饱就好,不饿死,也不浪费。

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外资按西方的逻辑来理解中国,往往开始会有过度预期,随之又过度失望,情绪波动很大。

但内资显然更能理解国内决策层的逻辑,对后期的政策出台依然保持着普遍的信心。

现阶段,很多A股机构的态度都是:

“短期涨太多了,调整一下也算正常,预计也不会大幅调整,毕竟接下来还会陆续有政策催化,跌不下去的。”

“每一次调整,都是加仓机会,关键是如何把握主线的演绎,别踏错了。”

综合市场各方的观点和信息,君临对未来主流板块的判断如下:

1,金融地产板块可能维持震荡。

金融+地产板块是这轮A股上行最大的受益板块之一,主要基于“央行新政”带来的流动性改善和信心修复。

从10月以来的股市和地产市场表现来看,实际效果是明显的,A股稳住了,地产也回暖了。

但同时也意味着,短期内可能不会再出台同样力度的政策了。

金融方面,流动性现在相当充裕,融资余额冲高至2015年以后的高位,政策短期内不会有“增量”了。

房地产方面,接下来至明年初也可能会迎来政策的真空期,只有在市场再次转冷或出现加速下滑后,才可能加大政策力度(迎来新一轮机会)。

2,科技和自主可控板块主要看业绩和海外动作。

现阶段,市场各方对科技板块的争议是最小的,基本一致看多,基本面和业绩也有保障。

比如AI板块、芯片、智能车、光电子、光通信等,三季报业绩翻倍的个股比比皆是。

另外,接下来的HW手机和AI业务发布会陆续召开,市场预期较高,中美博弈之下高层也会加强政策支持,都将带来情绪的提振。

这也就造成了,科技板块的估值相对偏高。

未来要获得超额收益,一看业绩进展(一月中下旬披露业绩预告),二看海外的动作。

有可能需要等到特朗普上台之后,应对海外的压力加强,国内的政策支持才会不断强化,成为一条持续性的市场主线。

但现阶段(11-12月),可能还不是最紧急的。

3,内需消费医疗板块可能超预期。

市场对内需板块的估值争议很大,一方面业绩差,估值长期低迷,另一方面又存在政策加码的可能性,有很大的超额收益机会。

从内资机构重视的政策预期逻辑来看,现在地产已经回暖了、化债也完成了,这些都可以丢下不管了。

那么下一个阶段的重点,就该轮到“消费刺激”了。

消费刺激是明年出口遇到困境的情况下,中美博弈能否“稳住”的关键,重要性毫无疑问。

从严重性、紧急性的优先程度来看,10月份CPI指数环比下降0.3%,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8%转为下降1.2%,低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显示消费通缩问题还需要高层重视。

并且,临近年末,今年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就将结束,明年会不会继续,会不会扩大,都是需要高层考量的。

因此一般认为,下一轮重要政策的出台节点,将是12月的ZZJ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至此期间,接下来政策重点转向支持内需板块,可能性很大。

比如昨天“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和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医保基金预付工作的通知”,让近期低迷的医疗股暴涨,已经显示出了这个苗头。

接下来,还有消费补贴是否加大力度、生育政策的支持、地方化债对消费回暖的影响、基础设施投资有没有增量等等,都将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一旦有相关传言出现,很可能就酝酿一轮向上跳升的行情,会来得非常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