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7月的松毛岭,一场惨烈的战斗正在上演。越军13000人的攻势如潮水般涌来,我军阵地几乎全部失守,仅剩142高地一处坚守。当越军即将突破150高地时,一个关键时刻到来:越军已经突进到团指挥所下方山谷,正对我军阵地展开猛烈攻击。危急关头,步兵向炮兵发出紧急求援信号,然而炮兵却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回答:"不能打"。这个决定让许多人不解:面对如此危急的战场形势,为什么炮兵会拒绝支援?当时的战场形势到底有多么严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战前态势

1984年6月下旬,越军在河江省军区司令部召开紧急会议。与会的不仅有越军高级将领,还有来自苏联的军事顾问。会议桌上摊开的是一张详细的地形图,上面标注着松毛岭地区的各个战略要点。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制定代号为"MB84"的反攻计划。

苏联顾问建议越军采取"重拳出击"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对松毛岭实施强攻。这与越军此前采用的游击战术形成鲜明对比。在前两次反扑战役中,越军采用分散游击战术都以失败告终。这一次,他们决定改变策略。

整个6月底,越军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调动。第1步兵师、第2步兵师的精锐部队陆续向河江地区集结。同时,第168炮兵旅也在暗中调往前线。到7月10日,越军在河江地区的总兵力已达四万人,其中包括六个主力步兵团和十五个炮兵营。

越南第二司令武立在出征前夕召集各部队指挥官,他站在作战沙盘前掷地有声地说:"这次战役,拿不下老山,我就辞职!"这句话很快在越军部队中传开,成为激励士气的口号。

与此同时,我军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战前准备。通过侦察情报,我军预判越军极有可能改变此前的游击战术,转而采取集中优势兵力的强攻方式。为应对这一可能,我军调集了十二个炮兵连,在松毛岭周边构筑了多层火力网。此外,还部署了四个坦克连作为机动反击力量。

7月初,我军在松毛岭地区展开了一系列工程准备。工兵部队日夜不停地加固阵地,修筑交通壕,布设雷场。后勤部门则在各个重要位置预置了充足的弹药物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军在关键地段构筑了多个地下坑道工事,这些坑道后来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时间推移到7月中旬,战场上的气氛越发紧张。我军侦察兵发现,越军开始在夜间秘密向前沿阵地渗透。同时,越军的炮兵阵地也在不断调整,呈现出明显的攻击态势。所有迹象都表明,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二、首战告捷

7月12日凌晨2时30分,松毛岭地区一片寂静。第119炮兵团团长赵扣斌接到侦察兵报告,发现清水河以北300米区域有异常活动迹象。赵团长立即向上级请示,决定对该地区实施试探性炮击。

两轮齐射过后,炮火准确命中目标区域。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往常遇到此类炮击,越军必定会进行还击,但这次竟毫无反应。这种反常现象让指挥部一时难以判断敌情。经过研判,指挥部认为可能是情报有误。

然而,这正是越军精心设计的战术。事后证实,我军的炮击确实造成了越军重大伤亡,其中包括两名营长在内的多名军官当场阵亡。但越军严令各部队,无论遭受何种打击都不得暴露位置。这种超乎寻常的隐忍,成功迷惑了我军判断。

凌晨3时整,战场突然爆发惊天动地的枪炮声。越军六个团约13000人同时发起总攻。原来,越军早已悄然潜伍到距离我军阵地仅500米的位置。他们采取"两翼牵制、中央突破"的战术,主攻方向直指142高地。

第一波攻击来势凶猛。越军168炮兵旅和十五个炮兵营对我军阵地实施了长达40分钟的火力覆盖。随后,越军步兵分三个梯队发起冲锋。第一梯队负责突破我军阵地,第二梯队负责扩大战果,第三梯队则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如此规模的进攻,我军展开了顽强抵抗。各炮兵阵地开始对越军实施地毯式轰炸。炮击强度之大,以至于许多炮管都被打得通红。据第40师一名炮兵回忆,当时每门迫击炮至少准备了三根撞针,因为高强度射击导致撞针频繁弯曲。炮管温度高到不需要火柴,只要将烟卷轻轻往炮管上一碰就能点燃。

战斗进行到早晨6时,越军凭借兵力优势,已经突破我军多处防线。142高地的战斗尤为激烈,越军采取"蚁群战术",不惜伤亡地持续发起冲锋。我军阵地上的战壕和工事遭到严重破坏,通讯线路多处中断。

然而,越军的进攻在抵近战中逐渐失去优势。我军利用地形优势和预先构筑的交通壕,灵活转移火力点,对越军形成多个十字交叉火力网。同时,炮兵部队针对性地打击越军后续梯队,有效阻断了他们的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