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在后世人的心目中,一直都是一副圆滑、幽默、乐观的形象,这个在之前韦老师的多篇文章中也有过呈现。
然而,即使是伟人,也是人,也会有忧虑;而且处于那个位置的忧虑,一定会比常人放大很多倍。
今天,就来讲一讲丘吉尔人生中最黑暗的那一年。
1.
危如累卵的形势
在当时英法一步步对德绥靖政策中,能保持像丘吉尔那样清醒的人不多。
早在1939年夏,丘吉尔就在报纸的评论文章中提醒英国民众:德国代表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邪恶组织”。
不久德国就突袭波兰,印证了丘吉尔的预言。
此时的英国,各方面都处在一种无奈甚至无助之中,曾经的帝国威严不再。
政策上,无论是“慕尼黑协定”还是“苏台德计划”都以失败告终,沦为笑柄,张伯伦推行的“绥靖政策”全盘破产。
经济上,虽然大英帝国名誉上还是世界一流,但美、苏、德、日来势汹汹,并驾齐驱,已经完全可以和英国平起平坐,甚至一决高下。
领土上,日不落帝国的疆域也正在不断缩小,大大小小的殖民地,要么已经独立,要么正闹独立。
军事上,英法联军在与德国的对战中一败涂地,还有30万大军被包围在敦刻尔克海岸,命运多舛。
社会方面,大量中下层绅士在一战中非死即伤,而老一代绅士则明显已与社会脱节,跟不上时代,出现了严重的断层。
现实中,面对战无不胜的德国,英国国内人心惶惶,甚至连皇室也打算流亡加拿大,整个国家到了危亡时刻。
在这样的关头,英国急需一位救世主来力挽狂澜。
最终,在群众的呼声下,1940年5月10日,国王乔治六世任命丘吉尔为新首相,并让他着手筹备新政府。
后来在回忆录中,丘吉尔这样写道:“我觉得自己好像是跟随命运的脚步在前进,我过去的人生都是在为这一刻作准备。”
而丘吉尔一上台,就面临着一堆几乎无法解决的难题:
首先,他并非第一人选,而是第二顺位人选;
其次,他上台之初,并不为英国皇室所接受;
再次,在日理万机中,他还要面临政敌的轮番攻击,随时可能被轰下台;
还有,30万英法联军当时还被围在敦刻尔克,如何解救?
还有,在加莱的四千英军,是明知全部牺牲也要继续战斗,还是把他们撤回本土?
最后,大多数英国人对他也没有太多了解,只知道他为人粗鲁任性,脾气暴躁,这个人能否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这一系列问题,都是丘吉尔要面对并作出抉择的。
于是,受命于危难之中,他来了。
但此时的他,已经66岁,不再是年轻气盛的青壮年,而是一位迟暮的老人。
2.
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5月至6月的形势,对于英国而言,真的是一片黑暗。
5月,挪威投降,纳粹德国向法国、比利时及荷兰发动猛攻。德军长驱直入,盟军节节败退。在德国装甲军团的压迫下,三十万英法远征军被困于敦刻尔克港内。
战时内阁虽然努力策划营救方案,但根据总参谋长艾恩赛德的预计,三十万英军最多只有百分之十活着撤回英国。
在这段时间内,丘吉尔就任首相,一方面与以张伯伦及哈利法克斯勋爵为首的主和派斗争,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发电机计划”的实施,令海军部招募民船,组成一支杂牌而浩荡的民间“无敌舰队”,驶过英吉利海峡营救被困英军。
最终,超过30万英国远征军成功从法国撤回,虽几乎丢失了全部装备,但保存了未来反击的有生力量,这是战略上的大胜利。
后世鲜有人知道,这条“小船营救大军”的妙计,是出自丘吉尔。
然而,此时整个西欧只剩下英国还在孤军奋战,面对不可一世的德军,英国还能抵抗多久?连丘吉尔也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这时,希特勒向英国伸出了橄榄枝。
对于希特勒来说,英国也算是“准日耳曼民族”,并没有你死我活的仇怨,敲打几下,只要乖乖认输,能不战而降对双方都是最好的结果。
不料丘吉尔是个硬骨头,压根没理希特勒那一套。几次劝诱无效后,希特勒恼羞成怒,下令制订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丘吉尔作为新首相,面对即将到来的纳粹势力的入侵,身边是一群毫无准备的人民群众,和一个怀疑自己的国王。
他将要面对最黑暗的抉择——
曾经骄傲的日不落帝国,接下来是要屈服于德国,还是与世界不愿妥协的人民站在一起来共同反抗法西斯?
3.
下议院演讲
强硬的丘吉尔当然是选择了后者——决不妥协,他要集结整个国家和世界热爱和平的力量,与纳粹抗争到底!
1940年6月4日,丘吉尔发表了他职业生涯最精彩的一段演讲,向全世界表态: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我们将在空中作战,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绝不投降。
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在英国舰队的武装和保护下也会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这些演讲将无可阻挡的韵律和反复使用的语句连在一起,让人想起莎士比亚的那种皇家气势。可想而知,在天空都是灰色的日子,这样的话语,对当时在收音机旁的英国民众有多大的震撼。
英国人们也终于开始相信,即使现在看不到希望,也还是有和敌人拼死一战的理由。
4.
不列颠空战
然而,空洞的语言虽然能鼓舞士气,但并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
丘吉尔的表态,虽然振奋了英国民众,但也彻底打消了和谈的可能,大英帝国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这场血战,已是不可避免,接下来就是好好想想怎么打的问题了。
德国的战争机器随即又全力运转。
要渡过英吉利海峡,必须首先彻底摧毁英国皇家空军。所以,人类史上最大的空战开始了,德国的数千架飞机开始对英国进行无休止的轰炸。
到了不列颠空战的第二阶段,英国皇家空军的家底已基本消耗殆尽。
1940年8月,英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德军对英国南部机场实施了毁灭性攻击,英国空军顽强抵抗,最关键的战争还在持续。
8月20日,丘吉尔发表重要演讲,高度赞扬英国皇家空军的飞行员:“在人类战争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次像这样,有如此之少的人,为如此之多的人,作出如此巨大的牺牲。”
丘吉尔真不愧是一位语言大师,看起来像是输的很惨,但是却说得如此荣耀与伟大。
似乎是命运的垂青,当皇家空军岌岌可危之时,希特勒却执拗地改变了战略,把空袭目标从对方的空中力量转向了城市。
伦敦、考文垂等一个个城市沦为一片废墟,市区超过100万幢房屋被炸毁,无辜平民死伤达14.7万,占英国在战争中死伤人数的20%。
城市和市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却换来了皇家空军的喘息之机。
随着英国空中力量的逐步恢复,不可一世的德国空军最终望其项背,无可奈何,海狮计划只能遥遥无期地推迟,大英帝国终于避免了灭亡的命运。
5.
如果你觉得此时的丘吉尔,每天肯定是焦头烂额地,想着怎么防止纳粹铁蹄踏入英国本土而无暇顾及其它,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尽管本土已岌岌可危,但他的思维还是飘过了英伦三岛,继续关心着整个日不落帝国的世界政策和利益:
在争取美国的同情和援助上,他除了积极发展同罗斯福总统的私人关系,还不厌其烦地用各项数据和事实,列举纳粹继续向大西洋扩张和假如英国沦陷后对美国的严重后果,让美国的援助变成是义务而不是同情的意味,尽管这期间要忍痛牺牲很多帝国的利益。
在对待纳粹的准盟友——西班牙和土耳其等中立国的政策上,他刚柔并济恩威并施,巧妙地周旋其中,使得这些国家都没有最终与大英帝国为敌。
在中东、地中海和北非,他和希特勒针锋相对,主动出击,凡是涉及到大英帝国的利益,他都毫不吝惜地从本就不多的资源中抽调,处处对抗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这无形中也在向敌人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我不但可以守得住本土,我还有多余的力量在世界各处与你抗衡。
在东方,面对红色帝国苏联和德国剪不断理还乱的暧昧关系,他也在不断注视和警惕,尽管未来他和苏联会走向同一战线,但此时的他依然是一位坚定的反共分子。
在远东,面对同样咄咄逼人的日本,他也在时刻关注和提防......
那一年的丘吉尔,不仅仅是一位捍卫英国利益的首相,也是丈夫、是父亲,是偶尔也会爆发脾气、难以取悦的上司。
在口述公文的中途,他忍不住爆出粗口、咒骂希特勒,像受了委屈的孩子、像愤世嫉俗的爱国者、像高傲的贵族、也像街边满身愤怒的混混。
他并非一路顺风顺水地坐上高位,也不是胸有宏图、游刃有余地带领民众走向胜利的领导。那一年,是他人生的至暗时刻,他像常人一样,有恐惧、有疑惑,有挫折,有暴躁、有傲娇,有脆弱,也有迷茫。
但最重要的,他有最后必胜的信念。
2017年12月1日,由乔·赖特执导的电影《至暗时刻》在中国大陆上映,生动还原了从1940年5月10日到6月4日那段最黑暗的时期,一个血肉鲜明的首相是如何带领英国人民奋起反抗、度过黎明前最黑暗时刻的故事。
那样黑暗的日子,身患抑郁症的丘吉尔熬了几乎两年,直到1941年12月初的珍珠港事件爆发,他“终于可以安心地睡个好觉”。尽管那之后的半年正是法西斯势力的巅峰,英国和美国都不可避免地继续承受挫折,但无论是他还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坚信——这场战争,他们赢定了。
II 附——您可能还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哈尔科夫反击战曼斯坦因70万德军胜560万苏军?还敢再夸张一点吗》
《1944年华沙起义苏军隔岸观火见死不救?苏联:不好意思这锅我不背》
《什么是领导的气场,胜利阅兵时斯大林一个细节让朱可夫终身难忘》
《二战苏联为何不败?为防帝国主义群殴准备了20年 结果只来个德国》
《这一仗后,斯大林高兴地说:这下可以让小日本老实几年了》
《很抱歉,你们眼中如此厉害的古德里安,没被封元帅并不冤》
《墨索里尼的寂寞:创业太顺利,整个意大利除了他,谁都不想打仗》
《同样是儿子被俘,看斯大林与赫鲁晓夫的反应,就知道两人格局差距》
《做人当学学圆滑的丘吉尔,成人只讲利益,小孩才分对错》
关注号——“韦老师讲二战史”,
将为您呈现更多鲜为人知的二战轶事与人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