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耐火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主要用于高温炉窑、锅炉、热交换器、烟囱等高温设备的关键部位,以保护这些设备不受高温环境的影响,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此外,耐火材料还用于航空航天、军事、电子、石油化工等高温领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1]。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源可能导致的风险,如中毒窒息、灼烫、火灾、爆炸、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起重伤害、尘肺等,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甚至威胁到员工的生命安全。因此,识别和评估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对于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保障职工安全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2]。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通过对危险源的识别和风险评估,可以了解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程度,为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提供依据。此外,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还有助于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形象[3]。
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识别
2.1 高温危害
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高温环境是不可避免的。长时间接触高温可能导致皮肤烫伤、灼伤,甚至引发火灾。此外,高温还可能导致窑炉等设备设施的热膨胀和热变形,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在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隔热服、佩戴防护手套等,以降低高温危害的风险。同时,企业还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高温危害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4]。
2.2 粉尘危害
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原料的粉碎、混合、成型等环节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长期吸入粉尘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如尘肺病等。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降低粉尘浓度,保护员工的呼吸道健康[5]。此外,企业还应当为员工提供防护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
2.3 有毒有害气体及物质流危害
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一些原料和制品在高温下会分解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有毒有害气体对员工的呼吸道和眼睛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能导致呼吸道炎症、眼部刺激等症状。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的通风和防护措施,降低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同时,企业还应当建立健全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系统,定期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6]。
2.4 高处作业危险
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有些环节需要员工在高处进行作业,如堆垛、装卸等。高处作业容易导致员工摔落,造成骨折、内脏破裂等伤害。因此,在高处作业时,应当确保作业平台的安全稳定,设置防护栏杆等安全设施,佩戴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装备。同时,企业还应当对员工进行高处作业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7]。
2.5 作业环境复杂
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作业环境往往较为复杂,如高温、高压、高尘等。这些复杂的作业环境对员工的生理和心理产生较大的压力,可能导致操作失误、疲劳过度等问题。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当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保证员工的休息时间,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企业还应当加强对作业环境的监控,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8]。
2.6 设备设施缺陷
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设备设施的故障或缺陷可能导致设备运行异常,甚至引发生产事故。因此,应当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同时,企业还应当建立健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对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
2.7 技术与工艺缺陷
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技术和工艺的缺陷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甚至引发生产事故。因此,应当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保证产品质量。同时,企业还应当加强对员工的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降低生产事故的风险[9]。
2.8 防护装置缺陷
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防护装置的缺陷可能导致生产事故和职业病。因此,应当定期检查防护装置的完好性,及时更换损坏的防护装置。同时,企业还应当加强对防护装置的维护和管理,确保防护装置的有效性。
2.9 有限空间
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有些环节涉及有限空间作业,如料仓、炉窑、管磨机、脱硫脱硝塔等。有限空间作业容易导致员工缺氧、中毒等事故。因此,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当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确保空气质量,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同时,企业还应当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规范有限空间作业流程,降低有限空间作业风险。
2.10 危化品风险识别
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原料和制品可能属于危化品,如氧化铝、氧化锆等。危化品的管理不当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等事故。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当对危化品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危化品的安全使用。同时,企业还应当建立健全危化品管理制度,规范危化品的使用、储存和运输流程,降低危化品事故的风险。
2.11 设备设施加脱硫脱硝设施风险识别
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可能涉及设备设施加脱硫脱硝设施。这些设施的故障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生产事故。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当对加脱硫脱硝设施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降低环境污染和生产事故的风险。
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评估
3.1 危险源的定量风险评估
3.1.1概率分析
概率分析是定量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各因素发生的概率。在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包括设备设施故障、操作失误、原料不合格等。企业应当根据历史数据和实际情况,对这些因素的发生概率进行统计分析,为后续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3.1.2后果分析
后果分析是对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方面。在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事故发生的具体环节、事故规模等因素。企业应当对不同类型的事故后果进行详细分析,为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3.1.3风险矩阵
风险矩阵是将概率分析和后果分析相结合,对危险源进行定量风险评估的方法。企业可以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将危险源划分为不同等级,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例如,对于概率高、后果严重的危险源,企业应当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防护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对于概率较低、后果较轻的危险源,企业可以采取定期检查和维护等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10]。
3.2 危险源的定性风险评估
3.2.1风险等级划分
定性风险评估是通过专家评审、现场观察等方法,对危险源进行等级划分。在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危险源的性质、特点和风险程度,将危险源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对于高风险的危险源,企业应当优先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对于中风险的危险源,企业应当制定合理的措施计划,逐步降低风险;对于低风险的危险源,企业应当进行定期监测,确保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3.2.2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是针对危险源的性质和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和应急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企业可以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有: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完善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4.1 设备设施改进
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设备设施的改进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此外,可以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对设备设施的操作界面和防护设施进行优化,使操作更加简便安全,减少员工操作失误的风险。
4.2 技术与工艺改进
通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耐火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对于高温、高压等高风险环节,可以研究采用新型生产工艺,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从而降低安全风险。此外,还可以通过改进原料的加工和混合方式,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4.3 防护装置改进
加强防护装置的改进和维护,提高防护装置的有效性,是降低生产风险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定期检查防护装置的完好性,对于损坏的防护装置要及时更换。同时,可以研究和引入更先进、更有效的防护装置,提高员工的安全防护水平。
4.4 作业环境改进
优化作业环境,提高作业环境的安全性,有助于降低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企业应加强通风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空气质量。对于高温、高尘等恶劣环境,可以采取措施进行改善,例如安装空调、增加绿化等。此外,企业还应围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加快关键工序、核心设备安全技术改造,加大高危区域智慧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精准实施隐患排查,减少高风险、高危岗位操作人员,持续推进工业机器人、无人化行车、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
4.5 安全教育培训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是预防生产事故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安全培训计划,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应涵盖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防护措施、应急预案等方面。也可引入先进的AR、VR信息技术,拓展安全培训教育场景,增强直观感受,提升培训效果;适时组织外出培训,学习同行业先进安全管理经验;研究开发手机端培训程序,分类分层按需培训,抓重点人群,盯薄弱环节,强精准培训,实现全流程线上管理,促进全员安全素质提升。
4.6 规章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和管理,是降低生产风险的有效途径。企业应制定和完善生产安全操作规程、设备设施管理制度、防护装置维护制度等,确保生产过程的有序进行。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规章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规章制度的认识和遵守程度。
4.7 事故应急预案
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是降低生产风险的重要措施。企业应根据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包括事故应急组织、应急响应流程、应急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内容。
4.8 践行“有感领导”
安全为人人,人人保安全。安全需要公司、车间、班组、一线全程联动、全员行动。作为安全管理骨干的公司、车间领导和班组长,要积极践行“有感领导”,以身作则,带头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带头严格执行企业各项决策部署和安全制度措施,积极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影响和带动全体员工自觉执行安全规范。
结 语
从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评估方法和控制措施。针对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采用了定量风险评估和定性风险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对危险源进行了风险等级划分,并制定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从设备设施、技术与工艺、防护装置、作业环境、安全教育培训、规章制度建设和事故应急预案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为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章来源:山东冶金
作者单位:山东耐材集团鲁耐窑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红霞.先进耐火材料创新助推国家战略实施[J]
[2]申敏.中温煤焦油轻质化生产过程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研究[D].
[3]杨莹.供电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
[4]刘佳.油气集输过程中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及评价研究[J].
[5]汪东达.液氯生产过程中危险源的识别及安全控制研究[J].
[6]张姗姗.化工园区生产安全动态综合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
[7]陈培仙,张海,杨燕,等.两种风险评估方法在粉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比较[J].
[8]蔡涛,刘培林,霍有利,等.海洋平台火灾爆炸危险源识别与评价研究[J].
[9]沈国光.重大危险源评价法在环氧乙烷罐区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J].
[10]张益臣,吴晓霞,蒋一欣,等.含过氧化氢的气田水回注工艺过程安全风险评价[J].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