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颓势的逼迫下,德日两个法西斯都把胜利的希望放在超级武器上,纳粹德国尤为突出,除了喷气式战斗机、V1、V2导弹外,还搞出一大堆战术导弹,甚至连飞碟都造了出来。
相比之下,日本法西斯的科技水平就差了许多,几乎没有像样的“高科技武器”,比美军都差了一大截。不过到了战争后期,日本通过潜艇与纳粹德国进行技术交流,再加上自身的技术实力,还是研制出了几种导弹武器。
日本人最上心的防空导弹,因为美军的空中优势太大了,B-29轰炸机任意轰炸日本城市,日本的战斗机和高炮都拿B-29没有办法。因此,最先取得成果的日本导弹就是用来防空的。
这种导弹被称为“奋龙”2型,长2.4米,弹径0.3米,全重370公斤,采用固体燃料,飞行速度可达845公里/小时,最大射高5000米。考虑到B-29的飞行高度接近一万米,“奋龙”2型的实用价值不大,日本很快展开“奋龙”4型的研制工作。
“奋龙”4型比2型大得多,长度增加到4米,重1.9吨,改用液体燃料,速度也提高为1099公里/小时,最重要的是射高居然达到15000米,可以满足对B-29轰炸机的拦截。
这两种“奋龙”导弹都采用波束制导方式,简单地说就像打游戏一样,由地面人员通过操纵杆对导弹进行遥控,一边飞向B-29轰炸机,一边不断纠正导弹航向,直至进入战斗部杀伤范围,最后地面人员发出起爆命令摧毁目标。
最早期的导弹基本上都采用这种制导方式,无论德、日、美、苏各国都是如此。据说,“奋龙”导弹参加过实战,但美军方面没有相应的记录,要么导弹打飞了,要么就是美军飞行员根本没发现。
除此之外,日军还研制过反舰,三菱公司就有一款“イ号”,外形像小飞机,重1.4吨,装炸药800公斤,飞行速度550公里/小时,射程11公里,由轰炸机携带,用于攻击航母和战列舰等大型军舰。
“イ号”导弹的制导方式与“奋龙”防空导弹差不多,也是靠人工操控。对防空兵来说,这种制导方式勉强还可以接受,对轰炸机却很不实用。
原因是为了保证命中精命,轰炸机必须平直匀速飞行,而在美军战斗机的围攻下,这种飞行方式等于自杀。所以,“イ号”导弹尽管造出200余枚,但始终没有投入实战,
不过,“イ号”导弹也不是一点战绩都没有,1945年2月的一次试射中,导弹打偏命中了一家温泉旅馆,炸死一名女服务员,还有几名正光着身子洗澡的旅客受伤,看来战争期间应该尽量避免外出洗澡啊。
各种导弹的研制计划眼看要开花结果了,日军已经计划将导弹装在大而无用、却又不能弃之不理的“大和号”战列舰上,将其改装成“武库舰”。可惜,这个计划还没开始实施,日本就投降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