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商科教育如何培养出有担当、有使命的商科人才,是时代交给商学院的必答题。
文|石丹
ID |BMR2004
封面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易靖韬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易靖韬表示,这对于一线教育机构来说,需要思考的是:在学科没有调整之前自己能做什么;为了学科调整,学校或者学院可以先做些什么。“优化调整学科设置,在一线的教学机构都会有深度参与去献计献策的过程,但在这之前,我们可以做的是一些教学或者学习方式的创新,在探索中发现更优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以下称“人大商学院”)自1950年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崭新的征程而诞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春风中成长,在孕育了众多商界英才的同时,也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与广阔的国际视野,是中国商科教育与研究的重镇。
商学院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早已不再只是一所“学术机构”,更是一个开阔视野、拓展思维、迭代认知的发展高地,切实帮助企业家实现转型升级,为企业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持续赋能。
易靖韬指出,在大国博弈、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大商学院提出了“长期主义”理念和学科建设的“三角形”战略,培养担当时代责任和使命的商科人才。这三大战略分别是:构建中国自主的工商管理知识体系;促进数字时代的管理理论创新;服务实践,通过对企业发展的规律进行识别和提炼,助力世界一流企业的成长。构建助力管理者持续穿越经济周期的全生命周期学习生态系统,重塑具备卓越整合性领导力的企业经营和创新创智高层次管理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商业管理人才根基。
在此战略目标之下,人大商学院做了哪些创新与尝试?又将如何推动商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近期《商学院》杂志记者专访了易靖韬。
01
接受不确定带来的挑战
易靖韬指出,从全球政治和经济环境来看,各种不确定性依然在增加,而且将是一个比较持久的过程,这也是大国博弈发展的必然。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进程就在加速。彼时,国际大环境是主张合作大于竞争,这为我们赢得了20年的“黄金增长期”。但到中国经济体量占美国GDP总量的2/3时,中国的发展引发了美国的关注,也就是从特朗普时代开始,美国逐渐调整了对中国的政策方向,这也奠定了中美竞合的总基调。
另一方面的不确定性来源于技术变革带来的经济形态变化,这使得部分国家、政府、企业不太适应。比如在早年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的时候,大部分国家采取的是相对宽松的政策,直到它的商业模式给社会带来各种挑战,比如侵犯用户隐私、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等,相应的监管政策开始逐步趋紧、趋严,这也带来了部分企业的不适应。易靖韬强调,实际上,趋严的监管是为了让数字平台能够在更高质量、更规范的框架中运行,让中国的数字经济更加健康持续发展。
所以,企业家学员们需要学习的“第一课”是:接受这种不确定性及其长期性并拥抱这种不确定性,同时,还需要学习在制度约束的情境中优化企业决策。企业家们需要学会顺应和响应外部政策层面的变化,把对外部客观世界的理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见解,找到当下属于企业的最优生存方式。易靖韬坦言,这不仅是企业家们要面对的现实,更是商学院在未来若干年中需要去研发的课程。
02
推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课程和教学方式
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商科教育如何培养出有担当、有使命的商科人才,是时代交给商学院的必答题。
易靖韬说:“无论是MBA还是EMBA都叫工商管理硕士,这是一个商科学位,学科属性决定了商科的基础课程和基本模块是不变的。实际上,无论什么背景的学员,最终需要具备一些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这些功能性课程的基础之上,再去思考怎么才能真正意义上结合商业的本质,发挥商科知识的价值。”对于创新的思考和尝试,易靖韬向《商学院》杂志记者分享了人大商学院的一些实践。
新增人工智能管理MBA。随着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展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可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此,培养融合“商业实践+AI技术应用”的商界引领型高层次管理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当代商科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使命。基于此,人大商学院在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下增设“人工智能管理MBA”,其核心是培育兼具商业管理实践与AI技术融合共生的引领型商业管理人才。培养学员系统掌握管理理论和人工智能前沿知识,胜任人工智能开发、使用、推广等领域高层管理工作,掌握复杂环境下的分析决策能力,系统了解中国本土管理实践,具备全球化视野以及将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应用于商业管理、数据分析和商业决策的综合能力。易靖韬介绍,人工智能管理MBA采用在职学习方式,融合课程学习、企业管理案例研讨、国内外实践游学、学位论文撰写等多种教学场景模式,注重培养学员坚实的商科管理基础知识,突出聚焦实践能力。易靖韬提出,未来的商科教育,就是要以“管理+技术”的模式,全面升级商科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提升管理者应对技术变化的信心。
共创课堂。易靖韬介绍,人大商学院是全国最早推出管理整合课的商学院,其方式就是集合若干个不同学科背景的教授共同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这就形成了一种融汇多学科视角的思考方式,来观察和深度解读案例或商业现象,最终形成整合性的解决方案。
“我们做过这样的尝试:依托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若干个“A+学科”的优势,其中有一门管理整合课程讲授数字化转型与组织变革,邀请六位院长亲历共创管理整合课程。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通常,一个企业面临的绝对不是单一视角下的一个问题,跨界整合式的学习也是我们在探索的实践。”还有一种方式的共创课是“教授+案例企业创始人”的方式。易靖韬解释,有时候学生的理解和教授的解读与企业实践会有一定的偏差,而企业在做决策时又缺乏理性的思考,二者的结合与碰撞便能形成一个非常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彼此也能有真实的收获。“这样的课程模式是我们现在正在探索并发力的方向。”易靖韬说。
关注可持续发展议题。全球性的宏观议题是易靖韬一直以来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他认为,商学院和管理学者的使命,就是在全球性的宏观挑战中,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易靖韬指出,当下企业需要关注的可持续发展议题包括:“双碳”战略与绿色可持续发展;“黑天鹅”和“灰犀牛”等不确定性冲击;贫困阶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等。例如,“双碳”战略要求企业家和管理者具有绿色思维与创新意识,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践行绿色管理、绿色生产、绿色金融等理念。而针对“双碳”战略,人大商学院设置了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相关的课程,帮助中小农户应对经营中的挑战。“宏大议题背后反映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将会成为未来若干年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商科教育需要适应和涵盖这些宏大议题,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传递给企业家和管理者们。”易靖韬说。
03
自主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
众所周知,师资资源是商学院最核心的财富,如何给商学院里优秀的师资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如何与他们共同推动课程的创新与变革,是易靖韬和人大商学院一直关注的重点。
易靖韬坦陈,过去很多年学院践行的是比较快速迭代的师资路径,更偏向短期性、导向性、可实现的目标。然而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是长周期的,而且老师对学院、企业家学员、社会能贡献的价值也不限于某一方面。因此,人大商学院提出了“长期主义、六边形人才”战略。
“我们用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方式,自主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易靖韬强调,“长期主义即是关注老师长周期的发展。一些科研成果也不是一两年能做出来的,因此我们会给老师足够长的时间和容错的空间,让老师们真正关注值得做的研究项目。”
而与长期主义相配套,对商学院教师的考核与评价也不再是“科学研究”这单一维度,还要加上“立德树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深度管理洞察、讲好中国故事、文化传承”等这些方面一起做评价,这即“六边形人才战略”。易靖韬介绍,老师在任何一个维度做出卓越贡献,都可以被认定为考核符合要求。因此,老师们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做自己擅长的事,实现对学院贡献的最大化。
而在践行学院战略、推动高质量教学的同时,很多配套的制度改革也面临落地的挑战。比如,在推动“共创课堂”时,形式和授课效果都非常好,但在考量教师对应工作量的计算上,有一定的约束。具体而言,有的教师参与到“共创课堂”的教学并不能对应到他的教学学分中,因此,如何更加科学地进行工作量的分配和学分计算方式,对学院的管理者也是一个挑战。其核心在于应该构建一个怎样的激励机制,以考验学校或者学院,是否愿意在此时加大投入去激励教师,最终转化为学习成果,并实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成果。
易靖韬认为,这一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学院、学校等部门同向发力。这一改变过程也类似企业的组织创新与变革,其中一定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但只要方向是对的,那就持续推进,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学院和学科发展才会蒸蒸日上。
04
终身学习,构建全生命周期实训体系
易靖韬表示,无论是当下大国博弈的时代背景,还是技术变革带来的冲击和改变,都使得当代企业家面临更大的挑战。这就需要他们重新思考和定位企业发展的方向与战略,重塑企业发展的竞争力。
易靖韬以企业转型为例。很多企业转型不成功或者充满痛苦,往往是因为“人”的问题。企业转型意味着组织转型,而组织转型中最核心的就是人的能力和认知的转变。当一些个体不能适应变化就可能成为变革的阻力。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创业者、老板、中高层管理者还是一线员工,都需要系统性的学习和培训,其目的就是理解当下环境变化的长期性并学习应对之道,理解变化中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及能作出的贡献。
尤其是对于企业决策者来说,其方向感和自我认知在企业面临转型的时候都需要做出调整。“就好像当一个人跑步的时候,如果没有方向,跑得越快可能偏离预期目标越远。最好的方式是停下来想清楚,重新充电储备能量。当你再次起跑,可能就是事半功倍。”易靖韬说,“到‘象牙塔’来学习,实际上是让自己能够有一个在家庭和工作之外的‘第三场所’,可以进行独立思考和沉淀思想。”
从2023年开始,易靖韬就在提倡服务于校友终身学习的“全生命周期的实训体系”,为校友提供“终身保养”的服务,赋能他们及他们企业的成长与转型。“我们认为整个实训体系可以分成“上半篇”和“下半篇”,“上半篇”是学校学习和训练过程,“下半篇”是离开学校以后的成长。”易靖韬说,“学生在进入学院后,我们打造了一整套以大实训体系做支撑的四大模块相互循环的实训体系,包括参与行动式学习、跨界融合式学习、模拟立体式学习以及导师教练式学习。”以行动式学习为例,人大商学院从2011年就启动了“团队实践项目”(Team Action Project,简称TAP),目前已完成13期,共计完成项目105个,6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第14期即将启动。由商学院资深教授领衔、中青年教师辅助,带领MBA学生团队直接进入企业,针对企业征集提出的管理问题和建设发展需求,深入展开管理咨询服务。
“下半篇”则是人大商学院希望提供给学员终身教育、职业提升的体系,旨在为他们在个人职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以及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进行定制化的服务和支持,帮助学员与企业找到各自的“第二增长曲线”,为其发展增加动力和信心。“商学院不仅仅具有教育功能,还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功能。因此,某种意义上说,应该加大研发和培训的投入,让更多失去目标的企业家可以通过商科教育重拾信心,找到自身和企业发展的新路径。这也是大转型时代,商学院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易靖韬坦言,“人大商学院希望把上下半篇的实训环节全部链接起来。这也是人大商学院接下来会花若干年时间不断地去提炼、去思索、去打造的全生命周期培训体系。”(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 |《商学院》杂志2024年11月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