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向奔赴

共育花开

在浣江书院学习图书管理,

和社区小朋友在融爱星面馆包饺子,

用歌声与普通学生建立友谊的桥梁……

10月以来,海亮融爱星组织诸暨市融爱学园康复中心和融爱家园残疾人之家的心智障碍青年不断走出去,与诸暨市江东社区共同开展“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在付出和分享中,心青年们收获了来自社区居民的帮助、鼓励。同时也让所有活动参与者感受到乐观、向上的力量。这种双向奔赴的“大思政”教育,正推动融爱星社会助残工作不断向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青年走入社会大众

让公益倡导更具影响力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融爱星作为海亮教育对外展示社会责任与教育创新的窗口,专注服务孤独症等心智障碍人士,在“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中,坚持将助残工作的社会融合实践与公益紧密结合,充分挖掘诸暨市江东社区、华润商业万象汇、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海亮艺术中学等党建共建单位以及诸暨残联、杭州残联等政府部门的资源优势,全力开展助残社会倡导工作。在特教老师的守护和帮助下,心智障碍青年进入社区、走上街头,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学习与人交流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有的在公益活动中向人们宣传孤独症知识,有的走进创意市集向居民、群众义卖手工艺品,有的在图书馆、甜品店尝试实习工作。丰富多彩的社会融合实践,“让孩子们胆子越来越大,与人交流时更开朗了,也越来越有表达欲”。在特教老师们的辅导下,大家努力用双手创造价值、在造福社会中寻求更多自力更生的可能。积极的精神面貌,也影响带动了许多人自发了解、支持心智障碍人士成长与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目前,融爱星已通过社会融合实践,吸引了众多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公益助残事业,为社会公益倡导提供活动场地、艺术资源、社会传播等方面的支持。同时,融爱星面向社会发起“心青年”职业辅导岗位体验邀请。希望让人们有机会深度了解心青年,共同关注心智障碍人群的发展困境,在助人中深刻感受生命的价值,学会尊重、包容,增强社会责任感。

普通生与融合生彼此支持

让校园充满向上力量

在带领心智障碍青年不断走出去的同时,融爱星还将“大思政课”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融合。首先从海亮教育的学校着手,联动社区发动周边普校共同开展共上一堂党课活动、共鸣成长康复协同小组、手拉手班级融合伙伴计划等一系列活动,让普通生和融合生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党课活动中,融爱星邀请普通学生、老师和家长走进融爱星,沉浸式体验心智障碍儿童的成长和生活现状。通过医院专家、特教老师、心智障碍儿童家长代表的故事讲述和知识科普,让普通学生和家长们了解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同时激发大家的同理心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共鸣成长康复协同小组、手拉手班级融合伙伴计划执行中,普通生通过帮助融合生学习,变得更有责任心、自信心了,融合生和大家的交流、融合也越来越好。在特教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大家共同参与融合乐队、绘画共创、融合足球赛等集体活动,彼此分享礼物、互相鼓励。这一系列举措,让融合生获得更多与普通生建立情感链接的机会,不断增强孩子们的表达欲和协作意识。融合、共进的学习氛围也让孩子们对于集体和校园有了更强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破传统课堂的界限,把“大思政课”带进融合大课堂。融爱星通过融合实践,让德育教育落在实处,不仅为孤独症等心智障碍人群搭建起展示自我、融入社会的广阔舞台,也让思政教育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