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14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将向吉利汽车转让11.3%极氪股份,交易完成后,吉利汽车极氪的持股比例将增至约62.8%。同时,为推动极氪和领克进行全面战略协同,吉利控股对领克汽车进行了股权结构优化,极氪将持有领克51%股份。

对于本次合并,很多人不理解:吉利为什么将两个独立发展的品牌进行合并?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节点进行合并?这次合并释放出吉利的哪些信号?对此,汽车十三行独家采访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尝试从宏观经济、全球汽车产业以及吉利和李书福等多个维度寻找这些问题答案。

作为经济领域研究汽车产业最多的学者,李稻葵始终关注不同时代中国汽车产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创新合作模式。尤其在当下中美、中欧经济环境变迁的时代,李稻葵致力于增进不同经济体之间的互信合作研究,在包括汽车产业多个领域提出了许多创新发展经济理论。

从《宁波宣言》的独立发展和赛马机制到《台州宣言》的五大聚焦战略,吉利从萌芽已经成长为中国自主品牌领军企业。李稻葵认为,在当前环境下,消费者已经进入记忆过载的阶段,统一协同将成为未来两三年的核心趋势。面对特朗普2.0时代,拼规模、给补贴、搞出口模式已经行不通,需要更加关注汽车产业的研发与成本问题。极氪与领克的合并,将会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协同竞争的标志性事件,也会是统一协同发展的开端。

处在大竞争环境下的领克和极氪,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如何看待极氪和领克这场合并?

李稻葵:现在中国的电动车的品牌太多以至于消费者目不暇接、审美疲劳,已经记忆过载。吉利将极氪和领克合并是改变行业格局的第一步。我相信会逐步统一到“一个吉利”的电动车品牌里去,统一发挥吉利的品牌号召力,是极其符合逻辑的,我认为这也是中国电动车这个市场未来两三年的大趋势。

极氪控股领克会带来哪些利好?

李稻葵:我认为这一次的调整对吉利恰到好处。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以后会出现不同车企融合的情况。相关部门已经释放信号,鼓励充足与兼并,过去资本扩张带来的无序化将逐渐结束,是时候需要整合体系,向消费者提供品质、效率、技术与成本各方面综合优质的产品,这注定企业必须做好内部的整合。

为什么吉利总会变革?

李稻葵:如果说用一个词形容吉利汽车,那么可能就是模式。吉利在汽车行业一直致力打造一套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全球汽车思维。用李书福的话说,要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在这个目标下,吉利的变革对象感来自于消费者,这家企业的变化不是自己要变,而是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就像当年收购沃尔沃一样,是中国日益提升的消费品质需求,让吉利看到了机会。

吉利的体系变革是个案还是行业发展方向?

李稻葵:我们可以看看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走向,就连华为打造的“界”系列,都在整合成一个鸿蒙智行,这就说明整合是大趋势。过去,中国新能源汽车靠品牌效应走了很长时间,碎片化的竞争,已经让这个行业度过了初期市场阶段。随着消费者与宏观经济需求,新能源汽车将从过去资本催生、无序规模、低质低效,开始向高质量、技术创新力、成本与效率发展。整合,是市场化竞争提炼后的必经之路。

下一步中国新能源汽车拼的是什么?

李稻葵:一个是成本,一个是技术。过去这些年,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堆积时代结束了,碎片化创新结束了。接下来看的是企业的垂直整合能力,企业的技术厚度以及体系力。各个车企的竞争要开始重视内部体系的本质,而不是靠宣传和流量,流量和品牌已经过载了,消费者的辨知能力越来越强。

整合,不仅仅是人才和企业结构,还有技术。我认为技术的集成能力越强,迭代越快,企业的竞争力就会越强,六个零部件变成一个,就是未来的新能源汽车竞争力。另外,汽车的市场化要求,接下来新能源汽车不能靠外力发展了。面对特朗普2.0时代的全球经济格局,中国汽车产业要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准备。

如何评价李书福的求变?

李稻葵:李书福的商业特点是永远在学习。在运营企业上,李书福永远走在变化前。和他的接触我发现,这位企业家的学习能力在汽车界数一数二。对于当前汽车产业的创新与企业家,我认为好的商业运营者首先必须有开放和学习力,不自大是最基本的特点。对任何一个创业者来说,敬畏经济规律与一个行业的底层逻辑,保持长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这是李书福求变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