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对于中国队来说,这一阶段的比赛没有一场是简单的。
既然在上一场赢下了印尼,重新捡起了信心,那么中国队自然应该继续努力下去,毕竟我们自己弱,其他人实际上也没比我们强多少。
就像这场比赛要对阵的巴林。
这场比赛之前,巴林仅仅领先我们2分,这意味着只要在客场收获一个足够完美的结果,中国队就可以拿到6分,从而完成反超的同时,追上身前的对手们。
这无疑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想要完成,首先要尽人事。
在首发层面,伊万科维奇其实没有给出太多的惊喜。
依然是他所坚持的442菱形中场,在张玉宁和拜合拉木的身后,依然是有一定单打能力的韦世豪,在这之后,依然是覆盖压力很大的三中场和四后卫。
所以在客场作战,巴林自然希望掌控球权和场面,但中国队也一直试图打断对手的进攻,尽管开场的两次尝试向前全部失败:
但中国队没有放弃,于是在比赛第11分钟,中国队打出了一次很偶然,但很好的机会,可惜张玉宁没有把握住:
这个机会的错失固然可惜,但这个机会的来临也给国足球员形成了正向反馈。
的确,作为球迷的我们总是希望球队“永远战斗”,然而球迷终归不是在球场上踢球的人,所以很难感同身受球场上的种种情绪。
如果中国队始终无法创造出机会,向前的尝试也屡屡失败,你很难不会沾染上球场里会慢慢出现的沮丧情绪,会萌生出一种“踢不过”的心理状态,进而怀疑队友能否传出好球,怀疑自己能否压制对手,然后便是我们常见的场上状态:队友失误的时候埋怨别人,自己失误的时候垂头丧气。
这样一来,比赛就没法踢了。
所以,第11分钟这个机会虽然没有打进,但在开场的向前尝试屡屡失败的情况下,这个机会让国足球员能够坚持下去,相信坚持下去是有意义的。
所以在之后的比赛当中,你会看到在后卫线有意识地长传当中:
国足的前场还在保持着点对点的发力,从两个前锋,到韦世豪和林良铭,一直都是如此:
这样一来,巴林的后场就不会好过,在点对点的层面,他们始终处于被消耗的状态当中,而在整体层面,巴林的球员会彼此呼喊起来,进而导致他们的向前和进攻会没有那么容易开展。
而且还是一个最淳朴的道理:既然我们能打出机会,那就说明对手就没有多强。
上半场比赛,国足在这样的进攻方式之下,自然很难打出多么有威胁的进攻,因为消耗还没有到位,我们自己也难寻在一个球里就可以击败对手的出色球员,所以球权大多旁落于巴林的脚下,但即便对手拥有更多的球权,他们制造进攻威胁的能力也比较一般,整个上半场,无非就是这两次没有衔接上射门动作的这两次传中:
而且两次传中,都发生在空间充足的转换阶段,真的在阵地进攻环节打出来的机会,其实完全没有。
除此之外的大部分时间,巴林都只是凭借自身球员在灵活和柔韧性上的特点,保持着球权在脚而已,但即便如此,依然会被中国队的外围形成抢断:
所以,巴林的模样不至于到纸老虎,但确实也没有多么强大。
真正有威胁的尝试,其实是巴林这两次大范围的对角线斜传,这样的传球会直接暴露我们的菱形中场在宽度上的覆盖不足,从而让我们的边后卫直接形成和对手的一对一:
万幸的就是,对手的一对一能力并不算强,而且弱侧参与进攻的套路也比较粗糙,这也是中国队在上半场能够顶住的重要原因。
一头一尾,前场能够形成消耗,后场能够顶住压力,中间的联系方式在可控地情况下选择尽可能地简单一点,避免被对手在中途形成拦截,打出就地反击。
上一场对阵印尼,中国队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只不过当时的我们主场作战,而且印尼的实力更为逊色一点,所以中国队很快就建立了两球优势。
但是,这一场显然是苦战。
这种踢法自然没有问题,毕竟战术本身就没有高下之分,适配球员的特点,做出针对性的布置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你有肯于付出的前场球员,愿意覆盖的中场球员,顶得住压力的后场球员,而且在身体素质上可以达标,自然就可以选择这种相对粗糙的套路,而且即便看起来粗糙,但只要对手不舒服,那么对我们来说就是收获。
就像上半场的巴林球员在争顶时,频频被我们球员的胳膊压在身下一样。
但是,教练也需要看到,这种战术既消耗对手,也消耗自己。
上一场的中国队之所以在形势不错的情况下,在比赛后半段被印尼形成压制,我们自身的原因就是伊万科维奇在2-0的情况下不敢换下首发球员,宁可坐视主力球员消耗殆尽也不敢相信替补球员。
你不能说这种思路全无道理,因为最后为印尼球员送上助攻的失误解围,就是替补登场的汪海健送出的。
然而即便如此,情况仍要分出孰轻孰重,当你的球员已经无力完成最基本的战术动作之后,你仍然需要换上有生力量,祈祷他们顶住区区的30、15,哪怕是最后的5分钟。
而在这场比赛,中国队做得好的地方,就是换人没有拖沓和犹豫。
上半场的中国队就因伤率先做出了调整,所以导致换人情况只剩两次和四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伊万科维奇在下半场回来就做出了一次不占用次数的换人,用徐皓阳换下了李源一。
这样一来,中国队就比巴林队的换人领先很多,而且在体能压力最大的中场区域已经做好了调整,形成了接力的模样。
这其实是最为关键的一手棋。
所以在下半场,巴林继续暴露着自身在转移进攻方向的时候的能力不足,这次已经打出一半的横向转移,半路上又掉头回去了:
而在中国队这边,我们在前场打出机会,形成角球和边线球的攻门尝试: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主场作战的巴林开始着急,毕竟作为赛前第四名的他们,必定希望在第六名的中国队身上拿到三分,于是从60分钟前后,他们有意识地拔高了比赛强度。
第57分钟,他们直接从左肋形成了进攻,险些制造了点球:
第63分钟,巴林队的斜长传打出,这次弱侧投入的进攻力量开始增加,只不过效果依然不佳:
第66分钟,强攻从两侧全出:
第68分钟,巴林主帅连换两人,6分钟后,再上一名前锋,搏命的意图已经非常清晰,于是在第76分钟,巴林的长传衔接弱侧进攻又来了:
但在这个时候,伊万科维奇的换人也来了,这才是他更为习惯的换人时间,他在中场和前锋线对位调整。
所以在巴林打出进攻的同时,中国队也可以进行反制:
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互捅的局面,只不过发生在比赛的最后时刻而已。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队应该在最后时刻寻求加强防守,因为在第85分钟这次防守可以看出,当巴林也开始采用相对简单的进攻套路的时候,我们的中卫线已经很难控制对方得到加强的前锋线:
但伊万科维奇将最后一个换人名额交给了汪海健,这在当时看起来两头不靠。
于是在第87分钟,巴林先是用左路的传中考验了朱辰杰:
随后在外围收回球权:
王子铭被铲倒之后,你很难指望他再爬起来继续压迫,所以你可以看到,中国队当时收得太深,致使巴林起脚的时候,我们没有形成足够的力度。
王子铭、汪海健和徐皓阳,三名替补上来的球员无所作为,让这脚长传打到了朱辰杰的身后,直接形成了斜长传打到后点的结果:
然而,越位判罚拯救了中国队,也拯救了伊万科维奇的换人选择,因为他在后卫线和前锋线的四个位置换掉三人,在2分钟后的前场边线球争夺里起到了作用:
中国队在前场完成抢断,林良铭、汪海健、王子铭和张玉宁形成联系,让此前89分钟的消耗没有白费。
就这样,中国队在惊险之中,完成了自己的绝杀,从而在客场拿到了关键的三分,一跃反超巴林和印尼,成为了这个小组的第四名。
这个意义,就不用多说了。
所以,中国队今天赢在了哪里?
首先,依旧是伊万科维奇在合适的人员基础上,选择了相对简单的方式和套路。
长传球不是万恶之源,但你如果让梅西作为中锋去争顶,自然是暴殄天物,而在你没有梅西的情况下,发挥自身的身体素质,尤其是对抗环节的优点,自然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尤其是在客场面对一个实力不逊于自己的对手,让他们踢得不舒服,就已经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伊万科维奇的战术只是回到了正确的人员和战术轨道上。
最重要的,还是换人。
中国球员的能力不足,其实体现在方方面面,也包括我们现在当作优点的身体素质层面。
如果你让张玉宁一个人顶在前锋线上,别说在绝杀时保持基本的门前精度,他甚至都无法坚持到最后时刻,最近两年,张玉宁的身体情况我们不必多说。
所以,两个都能干活的前锋是必要的,但即便如此,两个前锋也都很难从0坚持到90分钟不下线,最重要的是,前锋占掉两个位置之后,中场区域自然难以厚实起来,加上我们这里一贯的30岁球员做主力的毛病。
如果不重视换人和调整,中国队一样只能打出60分钟的强度。
所以这场比赛,伊万科维奇的换人做好了,这是所有要素都能坚持到足够久的时间的重要原因。
然而,这一切和李磊的受伤下场会不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换句话说,如果李磊没有受伤,我们的第一次换人是不是依然会拖延到72分钟才来,那就没有人知道了。
然而,至少在这场比赛,笑到最后的是中国队,这可能就已经够了。足球场上,很多事情都和运气息息相关,你不承认这一点不行。
不管出于什么样的逻辑,中国队在这个晚上尽好了人事,所以他们听到了天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