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工业史上,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令人唏嘘。1931年,中国东北的一家工厂里,一辆承载着民族工业希望的卡车缓缓驶出车间。这是中国第一辆自主研发的汽车,承载重量达2吨,其70%以上的零部件都实现了国产化。然而,命运弄人,这辆名为"民生75型"的卡车,连同整个生产线,最终却成就了另一个汽车帝国的崛起。为什么这条生产线会辗转到日本?为何丰田喜一郎会说张学良是丰田的开山鼻祖?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揭开这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张学良与中国早期汽车工业的萌芽

1928年,东北军阀张作霖在皇姑屯遇害后,其子张学良接掌了东北军政大权。与其父亲不同,年轻的张学良有着更为开放的视野和发展理念。在他主政东北期间,积极推进东北地区的工业现代化进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军工企业向民用工业的转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北的军工体系始建于张作霖时期。当时,东北与苏联、日本等国有着频繁的技术交流,建立起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兵工厂。这些工厂不仅引进了先进的机械设备,更培养了一批技术精湛的工程师和技工。其中,奉天迫击炮厂就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军工企业之一。

1929年初,奉天迫击炮厂厂长李宜春向张学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当时,随着东北地区与南京政府的关系改善,军工企业的订单锐减。李宜春建议将部分军工生产线改造成汽车制造线。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张学良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推进这一计划,张学良派出多个考察团赴欧洲考察汽车工业。其中,最重要的是1929年夏天派往德国的考察团。这支考察团不仅参观了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的工厂,还成功招募了三位德国工程师来华。这些工程师此后在改造生产线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同年秋天,张学良又从瑞士引进了一批精密机床,并从美国购买了一套完整的发动机装配线。这些设备的引进,为后来的汽车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负责采购的东北实业局局长曾在美国福特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详细了解了流水线生产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0年初,改建工程正式启动。原本用于生产迫击炮的车间被改造成汽车装配车间,新建了发动机测试台和底盘试验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学良还在工厂旁边建立了一所技工学校,专门培养汽车制造人才。这所学校不仅为工厂输送了大量技术工人,还培养了中国最早一批汽车维修技师。

在资金投入方面,张学良采取了军费与商业投资相结合的方式。除了军费拨款外,他还动员了一批东北实业家参与投资。这种军民结合的投资模式,在当时的中国还是首创。通过这种方式,工厂在短期内就筹集到了超过100万大洋的资金,为技术研发和设备采购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