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育学笔谈

有人生来就在罗马,还有人生来就是“骡马”。

家庭条件不是制约个人发展的绝对因素,有志向和骨气的人一定会拼命逆袭,但一路走来的辛酸肉眼可见,家庭让他们背负了太多的压力,有时候连气也喘不过来气。

近日,从西南大学传来一条让人痛心的消息,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闫罗彬在河北老家去世了,而他才37岁,学生、同事和家人都无比痛心,如此优秀的一位青年学者,怎么会就这样离开了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去世的原因也非常明确,2024年初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当时还是在春节期间,有了一些症状后没有太在意,但随后检查发现患有白血病,于是开始了检测、化疗、移植。

6月份做完手术,都以为一切都会好起来,而且状态也还不错,但没想到9月份开始出现排异,最终导致无法控制,去世前经过多次抢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家人一直在坚持,不愿意放弃,但终究还是没有出现奇迹……

据了解,闫罗彬老师是一名致力于研究丹霞地貌的专家型学者,工作认真努力,深受学生欢迎,从本科一直读到中山大学的博士,并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做过访问学者,最终入职西南大学,从事科研和专业课程教学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闫罗彬老师患病去世让人痛心,但他一路走来所经历的,更是让人感慨万千,如此年轻和优秀的年轻人,为何会突然患病?网友众说纷纭,背后的原因值得重视。

闫罗彬从小家庭条件就很差,经历了很多同龄人未曾经历的苦,2007年上大学从家里拿了8000块钱,从此以后就完全靠自己,没找家里要过一分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他硬是完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学业,这里面吃了多少苦,可想而知,据知情人透露,他从来没有穿过新衣服,还有一些衣服都是在当家教时别人给的。

上学期间在食堂只吃3元的面条,吃饭只点8毛钱的豆腐青菜,再加上4毛钱的馒头……

这是无法想象的生活状态,直到读博的时候生活才有所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即便如此,闫罗彬在上班期间还是无比节俭,在同事的印象中,春夏秋冬似乎都是一双鞋,吃喝方面还是那么不舍得。

评上副教授后,按理说待遇好多了,而且也有了项目,但他还是在拼命加班,做项目,晚上干到12点是常态。

很多人很不理解,生活改善了为什么还要如此拼命呢?

原来他承担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家庭负担,有一个亲弟弟患有肾癌,他需要竭尽所能为弟弟筹集医药费,不幸的是弟弟在7月份还是去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各种压力下,闫罗彬真的能扛得住吗?

知情人对他的评价是:

“太懂事了,他短暂的一生都是在为别人而活!很坎坷,很可怜……”

看到这里,相信大多数人都明白了怎么回事,疾病我们无法预测,但他的压力肉眼可见,一生吃了太多的苦,承担了远超年龄的重负。

闫罗彬原本有着美好的前途,在业内已经崭露头角,先后考察过全国200多处丹霞地貌,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他还曾经在央视出镜讲解地貌科普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课程在西南大学也非常抢手,上课风趣幽默,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对他的课程评价是:

“旅行的意义”是一门“最伟大”的通识课。

在闫罗彬治疗过程中,母校中山大学和工作单位西南大学方面都给了很多帮助,很多人为他筹款,解决了大笔医疗费问题。

他崇拜人性之美,曾经希望能回报所有人的帮助,遗憾的是他食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他面对命运所表现出来的不屈的精神,以及承担家庭责任的勇气,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会给更多人带来积极正向的影响。

闫罗彬也再次提醒了那些打拼的年轻人,尽管生活很苦,压力很大,但还是要先照顾好自己,只有自己活着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