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热门之选!“博物馆之城”呼和浩特,体验还是太全面了!
新城区人民政府
·内蒙古
“了解一座城市,先走进博物馆”
是时下很多中国年轻人的共识
来呼和浩特逛博物馆
绝对是你的“最佳首选”
近年来
呼和浩特
紧紧围绕提升首府文化能级目标
全面推进文博事业发展
全力打造
彰显时代风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之城”
各类文博场馆品质不断提升
全年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
等活动3200余场
博物馆已经成为本地市民、外地游客
最喜爱的旅游去处
今年
呼和浩特加大力度
打造更有深度、广度的展览活动
通过加大与故宫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等合作
让市民游客
不仅可以看到本土文物
还能感受来自全国各地的展品魅力
现在正在呼和浩特博物馆展出的
《盛世琳琅——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玉器展》
更是吸引着大量“逛馆”爱好者前往
有兴趣的小伙伴快去瞅瞅~
在呼和浩特
逛博物馆
为什么能成为
游客体验这座城的新选择
市民生活的新风尚?
呼和浩特这座“博物馆之城”到底有多火?
一起来!往下看
呼和浩特的博物馆有多火?
来看一组数据
要说呼和浩特的博物馆能有多火?
小编搜罗了几组数据带你了解
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
仅4月5日
呼和浩特市内主要文博场馆
接待参观人数超5.6万人
“五一”小长假截止到5月3日
呼和浩特重点文博场馆
累计接待国内游客超17万人
呼和浩特博物院六馆
今年参观人数再创新高
前三季度共接待游客约495万人次
是去年的1.5倍
文博资源丰富
就怕你有选择困难!
呼和浩特的文博资源丰富
这也是各大博物馆能够“火出圈”
打造“博物馆之城”的深厚基础
这里不仅拥有2400多年的建城历史
更拥有30家文物资源丰富的备案博物馆
其中
仅国家一级博物馆就有4家之多
逛逛这座“博物馆之城”
体验绝对是“量大管饱”
在“青城十六景”中
仅博物馆相关景观便有6个
包括
青冢拥黛——昭君墓(位于昭君博物院)
白塔耸光——万部华严经塔(旁边就是丰州故城博物馆)
五塔映月——五塔寺(位于五塔寺博物馆)
屏藩朔漠——将军衙署博物院
白马访古——呼和浩特博物馆
丝路匠心——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
这些景观
是呼和浩特诸多景点中
最精华、最经典、最不容错过的
打卡必去之地
另外
作为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
文创产品实现了
文博爱好者“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美好愿望
呼和浩特与博物馆相关的文创也越来越“卷”
美味的文创蛋糕、可爱迷你的冰箱贴......
如你想把关于旅行的记忆带回家
融入历史文化、美食美景的文创产品
必须列入买买买清单
不出门行“ 万里路 ”
文化饕餮来啦~
想在家门口就能看各地精美文物
呼和浩特满足你
不出门咱也能行“万里路”
近几年
呼和浩特的格局越来越大
不断强化与
故宫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等合作
将逛馆热度再推新高
今年
相继推出
《彩唐神韵——五塔寺精品唐卡展》
《跃马万里——马文化特展》
《问蜀——东周时期的蜀文化展》
《盛世琳琅——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玉器展》
《交融之美—昭君出塞和亲之路沿线精品文物专题展》
等各具特色的精品展览20余场
围绕北疆文化
呼和浩特还打造了
“驰骋北疆——蒙古马特展”
等百余场文博展览
文化盛宴“不断”
对文旅、文博事业都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内容形式丰富多元
体验感赚足!
看展还不够过瘾
多彩的文博周边活动、贴心的服务
更为市民、游客的“逛馆”之旅增色
今年
呼和浩特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博活动
汉服游园、国风音乐表演
实景剧《王昭君》、茶艺表演
《千秋昭君塞上情》街景式实景演出……
沉浸式体验浓浓的历史文化韵味
在玩乐中探寻文化
“古风神韵·畅游衙署”主题游园
实景剧《王昭君》
“明月华章 国潮中秋”汉服游园会
还没完!
呼和浩特将悠久文化底蕴与现代科技结合
全市各博物馆相继推出
“云上寻纹送吉祥”“云游博物馆”
等线上系列活动
借助多样化数字手段让文物“活起来”
足不出户赏文物
此外
呼和浩特各大博物馆
持续优化服务
适度延长开放时间
探索夜间开放模式
“夜游博物馆”成为新娱乐风尚
上班族表示
这一波举措贴心又暖心
高质量建设“博物馆之城”
让博物馆和游客实现“双向奔赴”
今年
随着呼和浩特博物院
伊利草原乳文化博物馆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
晋升“国家一级博物馆”
呼和浩特的“博物馆之城”名片成色更高
武川博物馆、呼和浩特市大盛魁文化博物馆等正式开放
更是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文化魅力
8月23日至26日举办的
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
更是将文博热度推上新高
在呼和浩特
来自全国的552家博物馆及相关企业“大聚会”
35万人次进行观展
为历届之最
首府博物馆知名度不断提升
持续高涨的“文博热”
成为呼和浩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真正成为人们接受文化教育的新空间新平台
满足了多层次、多元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博物馆也在承载历史记忆的同时
更好延续青城文脉,助力北疆文化建设
未来
呼和浩特将充分发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势
高质量建设“博物馆之城”
让城市文有所归、心有所依
让博物馆和游客实现“双向奔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