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未知的东西,尝试‘打破’,这可能恰恰是一种生命的本真状态。
表面裸露的航空器之上,15米长的金属针直刺天空,破碎的天被斑斓的布料重新缝合,华丽而震撼。
这是61岁的女艺术家尹秀珍在上海带来的作品《刺天》,象征着人类的探索精神。 强烈的能量爆发带来的震撼,和她本人相对瘦小的身体形成对比。
作为中国当代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尹秀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便走在中国艺术的前列,作品在十几个国家进行过展出。
她常使用旧衣物、布料、鞋子等纤维材料进行创作,探索个体与集体、记忆与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她的艺术创作不仅是对物质的转化,更是对人的情感与经历的深度关怀。
尹秀珍
德国作家Gregor Jansen评论她:“尹秀珍的作品得益于她的人文眼光、对历史独特的洞察力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在她的作品前你会有一种独特的感觉——不是任听极速的全球化进程摆布,而是作为一个分子在更加伟大的过程中参与其中。”
我在现场见到了尹秀珍,她说创作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女王一样:“我觉得(艺术)是我最随意最想没有人管我的地儿,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喜欢被别人约束。”
2024年《尹秀珍:刺天》展览现场
刺天再补天
用了1000多件旧衣服
尹秀珍想要“刺天”,已经准备了很多年。
很早之前她被邀请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勘场,后来艺术史学者巫鸿说想要给她做一次策展,她把这话默默记在心里,没想到一等就是20年。
2024年《尹秀珍:刺天》展览现场
对于作品应该宏大还是微观,她好像已经没有明确的界限。脑海中很多碎片化的想法,和巫鸿一次次讨论,最后被拎出来整理捋顺。
展览的核心是同名装置《刺天》,由《飞行器》、《刺天》和《补天》三件作品组成。
《飞行器》曾参展第七届上海双年展,它将农用手扶拖拉机、上海桑塔纳轿车和模拟的波音747民航飞机嫁接在一起,覆盖以白色旧衣,象征着不同人群的汇聚。
尹秀珍,《飞行器》
2008年,穿过的衣服、不锈钢、木板、汽车、拖拉机
第七届上海双年展“快城快客”展览现场,上海美术馆
《刺天》则以15米长的金属针直刺天空,象征着人类探索外太空的欲望。
与之对照的《补天》邀请公众捐献上千件旧衣物,将它们缝制成一体,借用“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修补被刺破的天空,展现了“破碎”与“修补”的双重特性。
对于尹秀珍来说,宇宙象征着未知:“了解更多未知的东西,尝试‘打破’,这可能恰恰是一种生命的本真状态”。
2024年《尹秀珍:刺天》开幕现场
衣服是人的第二张皮
在整整十年里,尹秀珍收集了来自不同国家数不清的人的衣物,背后是一段段无可复制的人生经历,她将这些生活的片段“缝合”起来,重新开始新的历程。
小时候因为家里苦,尹秀珍的衣服都是姐姐穿完自己穿,自己穿破妈妈补上再改,实在家里兄弟姐妹都穿不了了就用了纳鞋底,一件都不会浪费。
于是就有了作品《衣箱》,她将自己过去30年来穿过的衣服放入父亲制作的衣箱中,用水泥封存,衣箱盖上刻着一行字,记录着这些衣物所承载的个人经历和时代印迹。
《衣箱》 1996
《行思 上海》延续了之前她在银川当代美术馆的作品,在上海收集了100双有着不同故事的鞋,和主人的故事一同展出。
尹秀珍这样描述这幅作品:“每双鞋和一条织物的长“腿”相连,像是被拉伸的肉身继续生长,打结、悬挂。悬在空中的脚或可看到鞋底,或脚尖着地如同芭蕾。”
“有人说过你不能把世界上所有的路都铺上毛毯,但你可以在自己的脚上穿一双鞋。鞋与路相伴,行万里路如读万卷书,穿过的鞋都带着不同人的经历、记忆、印痕和审美。既是“生活物”又是“认识物”。收集穿过的鞋就是收集经历,我用这种方式‘搜尽经历打草稿’,让经历成为创作的重要元素,使离开肉身的鞋产生新的能量。”
《行思 上海》不同人穿过的鞋、针织袜筒,2024
《时间纤维》将不同人穿着过的衣物碎片浸泡在瓷泥中,经过高温烧制,布料纤维全部燃尽,只留下坚硬而洁白的瓷块,而布料的纹路和空隙却被完整保留。
这种感觉就像人的经历、记忆还有岁月瞬间都没了,只留下一层空壳和白色碎片。
Installation view, Yin Xiuzhen: Along the Way, May 21 – June 26, 2021, Pace Gallery, New York © Yin Xiuzhen
还有《内省腔》结合了旧衣物与玻璃,探讨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可携带的城市》利用旧衣物构建城市地标,反映全球化背景下的流动与归属;《尹秀珍》将自己成长的10个阶段的肖像放入鞋中,在岁月变迁中感念个人经历。
尹秀珍《可携带城市:纽约》
2003年,旅行箱,衣服,放大镜,地图,声音
尹秀珍《内省腔》(局部)
2008 年,穿过的衣服,不锈钢,镜子,声音,海绵
尹秀珍《尹秀珍》
1998年,装置,摄影
尹秀珍说:“我感兴趣的是搜集的是人的经历而并非简单的衣物材料,社会是由人来组成,是人改变的世界,世界因为人而改变,我所搜集的不同地方的衣服含义又不一样。”
“穿过的旧衣服承载着很多信息,它们携带着人们的经历,散发着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我把它看作是人的‘第二张皮’。或许是不是陌生人的衣服已不再重要。把这些衣服缝合在一起的过程本身,便形成了一个新的集体,一种新的能量。”
月入72.5元
三分之二用于创作
尹秀珍的母亲在京棉二厂的服装厂工作,童年时期的尹秀珍便在那里与衣物结缘,成为滋养一生的创作灵感来源。
她在家中排行老三,却因跳芭蕾舞而身材“袖珍”,这段经历影响了她的身高,却也给了她更多时间去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画画。
高考落榜后,她一度迷失方向,只能跟随父亲学习刷油漆,这项工作让她有了收入,也为她后来的艺术之路埋下了伏笔。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她了解到中央美术学院的绘画培训班,通过自己的努力,她最终考入首都师范大学,踏上了成为艺术家的第一步。
在大学期间,尹秀珍与后来的丈夫宋冬相识,两人因共同的艺术追求而走到一起。他们一起画画,一起探讨哲学和艺术,这些看似闲聊的时光,却成为激励她走下去的能量。
尹秀珍(左)与宋冬(右)
尹秀珍回忆说:“那时候能获得信息的渠道非常少,最兴奋的事儿就是去图书馆、书店和逛书展。”
她的收入是72.5元,每个月三分之一用来生活,三分之二用来办展和买书。“虽然整个生活也是捉襟见肘,但就是特别满足和充实,好像一下子充满了电,是一种特别愉快的感觉。”
在“85美术新潮”的影响下,两个年轻人开始尝试实验变形和不同于传统的艺术表达方式。
2001年,这对夫妻合作了作品“筷道”。
他们将婚姻关系隐喻为一双筷子,分开时独立平等,结合起来无所不能。这种合作方式成为两位艺术家保持各自独立敏锐性的同时,又保持情感连接的特殊创作经验。
《筷子》2002
宋冬创作了一件铜质“如意金箍棒”,其创意源自于《西游记》里的定海神针,尹秀珍则利用废旧布料手工制作了一双布制的筷子,表面装饰着众多口袋。
两人在创作过程中相互保密,直到展览现场才第一次见到彼此的作品。尹秀珍说:“这种合作方式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你不知道对方会做什么。”
这一次的《刺天》展览,宋冬全程担当尹秀珍的助手,正如他一直强调的:“我们俩之间在工作上各自独立,完全没有主导者和跟随者这样的角色分配,互为对方的工人。”
2024年《尹秀珍:刺天》圆桌交流现场
策展人巫鸿
在《刺天》中,尹秀珍通过逾二十件巨作,串联了过去的标志性作品与最新思考,堪称一场跨越宏观宇宙与微观个体的探索之旅。
本次展览策展人、著名艺术史学家巫鸿评价:“展览涵盖了从‘宇宙’到‘微尘’的连续维度,以当代艺术为媒介触摸这个大至极大、小至极小的辽阔场所,关键在于人的存在。”
文:海带
编辑:海带
图片:佩斯画廊、NATIONAL ARTS、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刘振亚
©外滩TheBund
/ /
/ /
/ / /
/ / /
/ / / /
/ / /
特别企划
外滩 X AIGLE/ /
/ /
/ / /
/ /
/ / /
/ / /
热门跟贴